大国泱泱,大潮滂滂。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圣火未曾断绝,从远古的华夏民族到如今的五十六个民族的万众一心,少数民族和“众数民族”之间,无不想要傲然独立,但本质上却盘结交错,现实中有白种人的崛起。
此白种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欧美国家的白种人,而是栗特人。粟特人是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的人,他们是古老民族,属古中东伊朗语。而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他们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白种人少数民族。
公元前139年,“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即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张骞,他开辟了丝绸之路,受益的人群之一就是栗特人。栗特人属于欧罗巴人种,他们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他们擅长经商,丝绸之路将他们带到东汉,并在东汉繁衍定居。在丝绸之路往返的道路上,形成了粟特聚落。
到了隋唐时期,“昭武九姓”、“九姓胡”就成了粟特人的代称。昭武九姓”指的就是康、史、安、曹、粟特人被称为石、米、何、火寻和戊地。看似栗特人与汉人格格不入,其实历史上他们的族人可真不少,有经商的小贩,有开国皇帝,有谋反的乱臣贼子,还有卖国求荣的千古骂人。
“昭武九姓”的来源?普遍认为与地理方位有密切的关系,“昭武九姓”顾名思义与昭武城有关,昭武城一般认为在现在一般都认为在甘肃省张掖市的临泽县鸭暖镇昭武村。到了唐朝中期,藩镇问题严重,“昭武九姓”中的很多人都是当地的节度使,这时栗特人的身份日益尊贵起来。
栗特人的高光时刻
“紫色龙袍加身,君临天下谁同。”中原大地上,群鹿逐雄,皇权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人,一代又一代的人。皇帝九五之尊,皇权至高无上。大多数人都是对皇权都是憧憬的,不然又会有皇子相互残杀的有违人伦的事情发生。
在众多的皇帝之中,大多数是汉族人,但其中也不乏也有少数民族掌权的例子,像辽是契丹族,西夏是党项族,金朝女真族(满族前身),元朝是蒙古族,清朝是满族。这些少数民族,像是蒙古族,和满族,现在遍布中国大江南北,人数众多,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里,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小众的民族。
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却也是皇室的一员,九五之尊。这些失落的民族就包括中国的白种人即栗特人,曾经出过三位开国皇帝,一共建立了两个王朝,在人才济济的中原大地上,这实属不易。
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个奴隶皇帝——赵明帝石勒,就是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是后赵的开国皇帝。他的祖先是是匈奴别部——羌渠部落的后裔,而羯族起源于西域古国----石国,属于昭武九国之一,与栗特人密切相关。
石勒的出现,让历史记住了这个民族,根据史书记载,石勒出生时红光满屋,白气从天上直连接到庭中,看到的人都感到十分惊奇。他从小就异于常人,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鸿鹄之志。长大后更是武艺超群,宏才大略。靠着自己的雄才大略和英雄胆识,石勒在混乱黑暗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后赵,占据了一席之地。
唐朝经贞观之治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繁荣景象,而唐太宗的孙子李隆基将其发扬光大,初继位时,任用贤臣,励精图治,开创了整个唐朝最繁荣的时期即开元盛世。在位后期,唐玄宗没有了最初的激情,日益懒怠,宠爱杨贵妃,轻信奸臣,藩镇问题一天天加剧,安禄山和史思明趁乱反动了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安禄山拥有栗特人的血统,他的父亲是栗特人,母亲是突厥人巫婆。安禄山是拥有典型的栗特人特征,长相魁梧,身形剽悍,唯一的暇处是身材矮小,但是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权力使人眼花缭乱,纸醉金迷。
由于唐太宗的政策失误,边境的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不久,安禄山渴望更高的权力,想推翻唐明皇的统治,取而代之。天宝十四载(755年)他建立了一个燕政权,年号圣武,这一逆反者的王朝自然不会被后世承认,他虽然是燕的开国皇帝,但称不上王朝。
时间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唐代末年,群雄割立,生灵涂炭。在这个黑暗的时期,建立过不少的政权,也出过不少的皇帝。其中,后晋政权建立者石敬瑭就是栗特人,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
石敬瑭本是后唐的河东节度使,但是,中国的皇帝就是如此的令人着迷,为了称帝,他向强大的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称儿称臣,并且做出了丧权辱国,卖国求荣的事,割让幽云十六州后,才得以建国登基,在契丹的支持下击败唐末帝李从珂,开辟了五代之一,后晋。
栗特人的现状
从东汉的丝绸之路开始,越来越多擅长经商的栗特人定居在中国,到了开放的唐朝,栗特人的数量更是达到了顶峰,并形成了“胡风”的开明风尚。到了北宋中叶,在中国定居的粟特人就已经是白种人民族的雏形,他们经过数百年的融合,在外形上已经与汉人相差无几,著名的北宋书法家米芾就是栗特人。
没有到中国定居的栗特人,依旧留在中亚地区的栗特人,与当地的居民融合,他们民族自己的文字文化也逐渐消失,大部分的栗特人不再使用自己的文字。而今天在塔吉克斯坦西北部山区的居住的雅格诺比人,他们普遍认为是粟特人的后裔,他们仍使用栗特文。由于与世隔绝,这才保留了自己的文字和文化。
在中国文化繁荣的大地上,人数众多的汉族绝不是一枝独秀,它只是在包容文化中的冰山一角。我们与少数民族有过冲突、有过磨合、有过团结、有过融合。我们有着不同的习俗,却有着相同的血脉。栗特人与汉族人民,相爱相杀,又相互依偎。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栗特人虽然没有在历史留下太多的足迹,但无疑,留下了“惊鸿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