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与所处时代格格不入的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与所处时代格格不入的儒家学派创始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775 更新时间:2024/2/9 8:14:26

[var1]

孔子出生在陬邑,也就是如今的山东省曲阜市。他有着各种各样的头衔,孔子既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又是政治家,还是教育家,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真的称得上是传奇。

孔子是私人家教的鼻祖,他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展了私人讲学的一种风气。孔子还倡导仁义礼智信,这被奉为儒家学派一个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而这个道德准则,一直被沿用到现在。

但其实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孔子提出来的。孔子一开始只提出了仁义礼,后来的“智”和“信”是被孟子董仲舒提出的。在中国伦理的发展历史中,这五常作为生而为人必备的品质,一直被沿用到如今。

孔子的弟子粗略估计至少有三千人,其中贤人有七十二位。他为了扩宽弟子的视野,曾经带领弟子们去周游附近国家十四年。孔子还在生平修订了很多古籍,比如现在的《诗》《书》《礼》《乐》《易》《春秋》。

[var1]

在小时候,大家都以为《论语》是孔子的著作,并一直称之为孔子的代表作。但其实不是,《论语》是在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生前的言行举止和思想方式所做的记录,最后编成《论语》。

孔子是在那个时代在学术学问这一领域里,最有发言权的人。孔子可以算是这个时代最博学的智者,在当时被人们称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至今都被人称为孔圣。从人们对孔子的这些尊称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化对我国的影响有多大。

孔圣人的事迹

历史上关于孔子的事迹有很多,但大多都是一些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一些好的正面的事情。孔子的优良事迹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而且孔子的“善”不只是表面的善,更是更深层次更有深远影响的“善”。

[var1]

鲁国曾有一道法律,说只要鲁国人见到在异国他乡被沦为奴隶的同胞,只要花钱把这些同胞赎回来,就能从国家得到相应的补助。孔子的学生子贡为了做好事,就免费地帮鲁国人把他们的一个同胞赎回来,并没鲁国索取一分钱。

从表面上看,子贡做好事不求回报,貌似是做了一件好事。可孔子却说他错了,因为这样一来,大家看到帮忙把鲁国人赎回来的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那么其他人就不会再去做这种事情。而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在鲁国救了一个落水的人,并且收到了那家人的感谢礼,也就是一头牛。孔子对于这件事很高兴,因为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救助落水的人了。

[var1]

孔圣人的“圣”

孔子,孔圣人,本来是代指一种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而人们之所以把这种品德称之为孔圣,也是对孔子的一种尊敬与认可。但延伸到如今,孔圣人所代表的“圣”这一精神品质已逐渐偏离轨迹。世人把“圣”这一字过分地夸大其词,使孔子这项好的品质变得十分浅薄。“圣”逐渐变为为人处世多此一举的方式方法,这貌似违背了孔子的初衷。

这类优秀品质更被世人嗤笑,世人认为,在世间能照顾一家老小,操心家庭已然是不易,又哪来的精力去帮助他人呢?如果世人都自顾自己,那独自一人的人们岂不是感觉世上孤立无援?不知何时,孔子的圣已然不再美好,圣也不再代表孔子的高洁品质,反而是一个贬义词。这让坚持孔子思想的人们心寒,本意是帮助他人,却被他人认为是多管闲事。

[var1]

虽然“圣”的意义在后来有些许转变,但孔子所坚持的这种品质与思想却是有史以来拥有最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孔圣人的生平,是不少人为此一生的范本,又岂是三言两语能否定的。更何况,孔夫子的思想曾是,现在也是生而为人的必备品德。

参考资料:

《史记》

《孔子家语》

更多文章

  • 齐国宰相生下一儿子,嫌弃出生时间不好,没想到还成就一番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齐国最后一位宰相,隰朋死后谁接任齐国宰相,齐国宰相完整版

    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有个卑贱的妾室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文。这个儿子出生于五月五日。而在古代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是瘟月,是不吉利的。尤其是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必然携带者妖邪之气。[var1][var1][var1]所以当时田婴很气恼,对这个妾室说:“这个时辰出生的孩子真是晦气,孩子扔了,不用养他。”可

  • 一美女拒与孔子同乘一车,孔子说了一句名言,她被后世骂两千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简介孔子家谱,此女拒与孔子共乘一车,由孔子游春想到的孔子的名言

    在文人里面,为世人所熟知的便是“文圣”孔子,作为儒学大家,推行了各种思想,在汉朝时期作为国家思想,受到了世人的尊重,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也是受到了各国的尊重。[var1]在这个时期也发生了一件事,便是孔子曾经与一美人发生一件事,就是有一美人面对圣人孔子,当众拒绝与孔子乘坐一辆马车,为此孔子说了一句流

  • 韩信死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哪四个字?被世人诟病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信之死萧何后悔吗,刘邦对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评价,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是对韩信一生的高度概括。汉朝之所以能建国,除了刘邦领导才干之外,他手底下能人辈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提起汉初三杰的大名,很多人都能说出他们的很多轶事。这三位人中豪杰,性格迥异,命运也各不相同。他们三人之中,韩信与萧何非常密切。我们经常听人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

  • 权谋之道:嬴政如何一步步铲除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王嬴政50集全完整版,嬴政妻子,秦始皇嬴政简介资料

    [var1] 此时的嬴政已经亲政,嫪毐也在他去年亲政时因发动叛乱而被铲除,太后也已被幽禁,秦国的大权已经被嬴政收回了很大一部分。他行事没有了太后的掣肘,也没有了嫪毐在背后捣乱。此时国内唯一的威胁就是吕不韦集团。 吕不韦以其出色的智慧和才能两辅秦王,担任丞相十余年。在其苦心孤诣地经营之下,他在军政方面

  • 秦国统一天下用了几百年,为何灭亡仅用十几年?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国统一到灭亡有多久,老梁讲秦国统一中国,如果没有三家分晋秦国能统一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王朝,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var1]秦国为实现统一付出了数百年的努力,建立秦朝后却只存在了十几年。今天就从秦朝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社会民生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1.战时制度不适应和平年代战国时期的秦国是一架典型的战争机器,秦国的每一个都是在位这

  • 看吴国孙权继承兄长遗愿,怎样带领将士建立吴国,使天下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吴国重臣孙权,吴国太和孙权设计大乔,三国吴国孙权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诗词中描写的孙仲谋便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孙权。孙权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乱世之中,他先是继承了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的基业,后来又带领周瑜、鲁肃等将领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并使用计谋夺取了刘备的荆州,从而增加了领土面积。[var1

  • 兵家至圣孙武,编写《孙子兵法》,指导吴国军队多次赢得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孙武离开吴国后吴国下场,兵圣孙武装死离开吴国视频,孙武讲吴国完整版

    这个孙武原本是齐国人,但在齐国不受重用,因此经过吴国朝廷重臣伍子胥的推荐,得到了吴王阖闾的重用,让他担任将军一职。他曾经在柏举之战中率领军队打败了楚国的军队,甚至还占领了楚国的都城,使楚国面临灭亡的危机。而他的著作《孙子兵法》也在历史上占有重要作用,被后世的兵法家所广泛推崇。[var1]除此之外,在

  •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生前与死后的两种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原文,孔子临死前说的三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什么意思

    [var1]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后升迁为大司寇,有宰相的权限。这以后,他又带领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统治者宣传他的一套治国安民的政治主张,但他的主张却与当时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政治格格不入,在外漂泊了14年,累累如“丧家之犬”,最终不得不黯然回到鲁国。此后,他潜心从事文化教育和古籍整理,

  • 关于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以及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情报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报纸起源,带有情报的报纸名字是,海外华文报纸起源

    当然,想把起源期推前的愿望是良好的,但至今确实难以考查出报纸产生于周朝或汉朝的令人信服的原始佐证。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中保存了好几封苏秦写给燕王的情报信,它仅仅是给燕王本人看的绝密函件。唐宋报纸上的消息关于中国古代报纸起源的时间,有“周朝说”、“汉朝说”等多种观点。汉代的确开始了以书面形式传

  • 屈原如何坚守本心,舍生取义,用生命证明坚持自己的原则?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屈原固守本心,屈原舍生取义议论文,屈原的生存之道

    屈原,他是楚国贵族后代,因此在年少的时候接受过较为良好的教育,从小便才华横溢,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在他早年受到了楚怀王的信任,在朝廷中担任三闾大夫一职,主要负责处理朝政事务的同时与其他的国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在政治上,他主张任人唯贤,改革法律制度,对外联合齐国一起抵抗强大的秦国。但是后来却受到了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