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最令世人痛恨的便是贪官污吏了,正是因为有贪官污吏的存在,才导致许多王朝国库空虚,百姓怨声载道,最终覆灭,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
世人皆知,和珅是清朝第一贪官,曾令人们咬牙切齿,百年来从未被谅解,然而人并不是生来便是十恶不赦的,和珅亦是如此。在他贪污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苦衷,而他的苦衷也在临死前与嘉庆的一次谈话中道出,嘉庆这才明白谁才是大清的第一贪。
和珅出生在一个落魄的小官吏家庭,父亲常保为官清廉,得到人民的爱戴,但却使得家中贫困潦倒,和珅自小便懂得人间疾苦。在他三岁之时,他的母亲生下弟弟和琳之后便离世了。母亲离世后,父亲很快便又再娶。
但和珅的继母却并不是一个贤惠大度的女人,进门后她便一直苛待和珅两兄弟。既没能得到富足的生活,也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的和珅从小便表现出过人的意志力和不同于其他孩子的成熟稳重。
年纪尚幼之时,他便早已立下了鸿鹄之志,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权倾朝野的大臣。只是祸不单行,在他九岁那年他的父亲也因病去世了。从此世上便只有他与弟弟相依为命,两个孩子差点流落街头,所幸有位老家丁和偏房亲戚收养了他们,他们才得以长大成人。
后来和珅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咸安宫官学,通过不断努力,厚积薄发,他成为一位掌握了满、汉、蒙古、藏族四种语言,并且对汉学、历史有深刻的见解的才子。
凭借渊博的学识,和珅很快得到了他的老师吴省兰和吴省钦的赏识,在老师的引荐下,他结识了一位大臣直隶总督冯英廉,冯英廉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从此和珅的人生似乎开挂了一般。
然而上天对他的考验不仅仅止于此,在他19岁那年,满腹经纶的他信心满满地参加了科举考试,原以为再不济也会是个探花,然而结果却令他大跌眼镜,他竟然名落孙山了。这次落榜令他措手不及,尝试之后他便也对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这一道路否定了。
于是他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三等轻车都尉,自此他便进入宫廷,陪伴在乾隆皇帝身侧。四年后,他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乾隆皇帝是一位十分有才华的皇帝,他也喜欢与自己的手下谈论古今,谈论文学,然而却极少有人能对得上。
一次,有大臣上奏说缅甸逃犯跑了,他便说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这句话原是问罪的意思,但身边的人除了和珅却无人能听懂,和珅便回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
此时,乾隆皇帝才注意到这个已经待在自己身边四年的和珅,在看到他的与众不同之后,也经常以古代文学来考他,而和珅却一一解答了。因此乾隆皇帝越来越喜欢他,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和珅,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宠信的和珅,离儿时的梦想越来越近了。从此,他开始走上了一条平坦的升官发财之路。
原本和珅在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之后,他也立志成为一位清官,因他年少时经历坎坷,也曾因贪官而受尽磨难,而父亲也是难得的清官,一直是他的榜样。和珅在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之后,便身居要职,风光无限,许多人都为了能够谋求官职前来贿赂他。前来贿赂和珅的人数不胜数,但却一一被和珅拒绝了,只因和珅永远记得自己的初心。
然而能够真正坚持自己的初心的人,在这世间又有多少人呢?和珅因为看中了一位名叫安明的人的才识,便引荐他进入朝中担任官职,但是此人利欲熏心,为了能够不守孝,便隐瞒自己父亲的死讯,最终东窗事发,他受到惩处,也连累了和珅,许多嫉妒和珅的朝臣都上奏处置和珅。
虽然最终乾隆皇帝没有重罚和珅,但却也稍作惩处。这次的变故彻底夺走了和珅的最后一丝善良,从此他只为权生,只为财灭,成为十恶不赦的贪官。
公元1795年乾隆将皇位让给了永琰,自己当起了太上皇,于是永琰继位,是为嘉庆皇帝。乾隆还在世时,嘉庆未敢动和珅,但在嘉庆四年,乾隆去世后,嘉庆便火急火燎地将和珅扳倒,他下令处死和珅,没收和珅的家产,而从和珅府邸搜出来的东西令人大吃一惊。
从和珅府邸搜出来的东西里有古玩,字画,房契地契、黄金、白银等,总共8亿两白银。看着从和珅府里搜出来的东西,嘉庆内心气愤不已,他气自己的父亲太过信任和珅,才导致和珅有机会贪污了相当于国库10多年的收入,他决定在处死和珅之前要见他一面。
于是他便让人将和珅带到宫殿,问道,既然他已有了先皇的宠信和滔天的权势为何还要如此贪污?
听闻嘉庆之言,和珅便不急不缓地回答,正是因为他敢贪污才会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他之所以拥有今天,全然是因为“贪婪”二字,他提及乾隆几次三番下江南从未用过国库的钱,而那些钱财都只有一个源头,那便是和珅的口袋里,而他也不过是乾隆的储财罐罢了。听到和珅如此辩解,嘉庆由当初的愤怒转变为惊讶。
良久之后,他缓缓道:“如此,那你的所作所为,先皇都了然于心?”和珅答道“确实如此,不过先皇身为九五之尊,许多事不能让外人知晓,于是臣便只能当下如此骂名。”
而嘉庆接着说道:“为了成全先皇的身后名,维护皇室的尊严,你却不能不死。”和珅大义凛然地说道:“臣死不足惜,但请皇上能留下一具全尸。”于是最终嘉庆将处死和珅的方法由凌迟处死改为赐白绫一条。
在朝堂之上叱咤风云的和珅,最终白绫一条便夺走了他的生命。其实说到底,乾隆才是那个真正贪财的人,只不过和珅替他背了黑锅而已。
他生前是乾隆的钱罐子,他的死也是为了维护乾隆的名节和皇室的尊严,他的一生虽然看似大奸大恶,是众矢之的,但却不得不说他真正做到了为皇室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权倾朝野,颇得皇帝信赖,看似风光无限,其背后却是道不尽的苦楚和悲哀,替人承担这大奸大恶之名,哪怕身死百年之后,其恶名依旧不除,着实令人心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