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征辽东时有多猛?2位顶级名将当敢死队长,3万横扫15万

李世民征辽东时有多猛?2位顶级名将当敢死队长,3万横扫15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767 更新时间:2023/12/15 15:53:15

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总有一些兼而备之之人,他们既能上阵冲锋也能指挥大规模战争,是全能型人才。巨唐皇帝李世民就是这样的人,太宗皇帝在争辽东时带领的人数不多,却有两位能进武庙的将领做前锋,三万人马扫平了高句丽十五万将士。

高句丽

中国的将领一般有两个丰碑,第一个是封狼居胥,西汉大将霍去病攻打匈奴到了狼居胥山,在那里祭拜天地,从此被认为中国武将最高成就。

第二个是攻打高句丽,因为辽东以及朝鲜半岛地区经常骚扰关外地区,隋帝杨广四次攻打高句丽失败最后导致隋朝灭亡。

隋末年起义将领王薄做《无向辽东浪死歌》中有“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可见隋帝攻打高句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

高句丽是西汉年间由在中国东北的扶余人建立的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因为政权是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内建立,所以称为高句丽。现在的朝鲜和韩国都不是高句丽人的后裔,他们是新罗人的后裔。

高句丽在西汉建立后,一直窃据辽东部分地区和朝鲜半岛,是中原王朝身上的一块牛皮癣。一直到唐高宗李治彻底灭亡高句丽将高句丽民族融入中华民族之中。

出征

624年,高句丽大臣渊盖苏文杀高句丽王高建武,扶持高藏做新的高句丽王,自己做了莫离支。

莫离支是一种权力远远超过宰相的职位,实际上是为权臣独揽大权而设立的职位。盖苏文上台后不仅大改以前对大唐的友好政策还欺负大唐在朝鲜半岛的盟友新罗,将新罗打的还剩最后一口气。

新罗把状告到天可汗太宗皇帝这里。太宗皇帝最近本就心情不好,太子李承乾造反被流放,大将侯君集也因为造反被杀。

结果朝鲜半岛还出事,想到前隋时期高句丽将汉地男儿的头颅割下来做京观就一阵窝火,太宗皇帝最后为了压自己老丈人杨广一头,他也想亲征一把高句丽。

太宗皇帝先派使者去高句丽训斥了一顿,结果遭到盖苏文反抗。于是太宗皇帝趁机去攻打一波高句丽散散心。

公元645年,太宗皇帝兵分两路攻打高句丽。第一路是平壤道大总管张亮带领500艘战船和4万兵力直扑卑沙城(今大连市)。第二路是太宗皇帝御驾亲征,以李绩为先锋,李道宗为副先锋,兵力总共六万人,从陆上进攻高句丽。

李绩是谁?那是在名将如云的巨唐能排的上前三的人物,压他一头也就是灭国狂魔、托塔天王李靖了,还有就是太宗皇帝,这是进了武庙的顶级武将。

李道宗是谁?他是李唐宗室,也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名将,在李唐早期的战争中几乎都有他的身影,几乎可以说的上百战百胜。就是这样的大佬在给太宗皇帝做先锋。李世民不愧被毛主席评为千古皇帝武功第一的人物。

就这样,攻打高句丽还带上了凌烟阁第一名臣、名贯青史的老狐狸长孙无忌,千古门神、黑脸公尉迟恭,还有唐初名将牛进达。说句实话,能被这样一群名将殴打,确实是高句丽的荣耀。

冲杀

渊盖苏文想着中原王朝也就这样,高句丽能把隋朝拖垮也一定能够将唐朝拖垮,他想让太宗皇帝做隋炀帝第二。

渊盖苏文派出四万骑兵对付前锋李绩和李道宗的一万人。一万唐军已经在高句丽境内冲杀一阵了,有了一定损伤,还非常疲惫。面对四万骑兵,大家心里多少有点没底,他们建议原地坚守等候太宗皇帝的援军。

李道宗打心底看不起高句丽军队,一瞪眼就要冲垮敌人的阵型,李绩也不甘示弱,你冲我也冲。原本能做元帅的两人就开始做起冲锋的猛将。

李道宗带领几千人在四万人中一阵冲杀,就好像敌军在等着砍。他冲上一个高坡,一眼就看出敌军破绽,随后又是一阵冲杀把敌人杀的一阵懵。

李绩看到李道宗冲杀方向,也发现了敌军破绽,他便从侧翼掩护李道宗,最后两人合力带领一万骑兵将对面四万骑兵打的掉头鼠窜。

残兵败将逃进安市城之后说什么都不开门,看来是真被打怕了。太宗皇帝这时候也赶到了,也没给两位大将赏赐什么好东西,说实话这都是小场面。

太宗皇帝看对面不出来,就想像年轻的时候诱敌。他每天带着几个侍卫在安市城门前晃悠,希望守将看着他人少快派兵来攻打。太宗皇帝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就敢带着尉迟恭对着几千人冲杀,高句丽这点残兵败将实在不算什么。

太宗皇帝整天晃悠,安市城守将就是不出门。你李世民长得像诸葛亮,那我今天就做一回司马懿,你就是给我送女装我也不出去。

这边安市城里不出门,那边渊盖苏文受不了了,没办法国家没粮食了,赶紧解决吧。于是渊盖苏文派高延寿、高惠真两人带十五万军队来救安市城。

唐太宗去掉守城的两万人,手里能用的满打满算还有三万。三万对十五万,优势不在我啊。可就是这样的劣势,朝中大将竟然纷纷请战,说自己分分钟拿下对面。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决定李绩带领一万五千人正面硬怼,长孙无忌代带领一万人背后偷袭,太宗皇帝带领剩下五千左右侧翼收割,顺便指挥战场。

打仗,真的不是人数多就能赢。就这样高句丽十五万军队被三万唐军打的找不到北,是真的压着头打,一点没给高句丽翻盘的机会。这场战争对唐太宗最大的收获除了城池和物资外恐怕就是找到了白袍小将薛仁贵。

小结:

巨唐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把唐朝周边国家给打服了,甚至经常灭国,搁谁谁也受不了啊,可以说唐朝对我国的民族大融合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作为战役指挥者的唐太宗其实并不认可这场战役,甚至认为自己输掉了这场战役,最大的原因应该是他与太宗皇帝的以往战绩相比不值一提,没有达到太宗皇帝预想的灭国效果。

更多文章

  • 中国四位千古一帝的画像:李世民最面善,康熙脸上有痘痕但很干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与康熙比较,李世民当皇帝的画像,康熙与李世民谁功绩大

    中国历史上四位“千古一帝”,第一位就是秦始皇,秦始皇虽然被称为暴君,但他有“开创”之功,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

  • 李世民的托孤重臣里,为何没有文武双全的李勣?原因并不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绩李世民,李世民对李治说李绩,李绩和李世民什么关系

    在位期间,李世民到处设立文学馆,拉拢那些有才能的人,让整个朝廷的运转,变得更加高效。不仅如此,李世民还特别善于听取臣子的意见,是一个虚心纳谏,肯办实事的好皇帝。与此同时,李世民还经常用兵对外开疆拓土,不断扩大华夏的版图,被周边的番邦小国尊称为天可汗。公元649年,李世民这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实权皇帝,在

  • 中医药王孙思邈,居然给死去的妇人接生,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药王孙思邈救活产妇是扎哪个穴位,中医泰斗孙思邈,孙思邈的熏眼治病故事

    思邈据说是一个道士,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是一个道医,经常外出给人家看病,医术医德都有了,据说有一天,孙思邈到远处去出诊,当他经过一个村口时,正巧见几个人抬着一副棺材,匆匆地出了村子,后边还跟着几个送葬的人,情景甚是凄凉,死人出殡能不凄凉吗,一般人碰到这些绝对觉得很正常。可是孙思邈就是孙思邈,他见棺材抬过

  • 城府深的人,头脑有多厉害?看大诗人汪伦骗李白的故事,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谊故事,汪伦骗李白,李白的人生态度

    李白写过一首妇孺皆知的诗,名叫《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这首诗,其实是汪伦用了一个小心机,“骗”来的。唐开元年间,汪伦做过泾县的县令,也是一个诗人,但属于是不入流的诗人,没几个人知道他。汪伦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就特意将其家由黟县迁往泾县,居

  • 李世民不顾众将反对不杀他,还给金银当盘缠,结果反倒救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的三大预言,李世民最怕的三个人,李世民不杀魏征

    隋朝末年的时候,李世民可以在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中,像黑马一样脱颖而出得到最终的胜利,跟他的用人之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心胸就像大海一样,可以放下自己的私人恩怨,把不同阵营的人都聚集到自己的手下,让他们忠心耿耿的为自己办事儿。比如历史上有名的谏臣魏征原本是李建成手下的谋士,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不计前嫌

  • 康熙传位雍正清朝走向巅峰,乾隆为清朝灭亡敲响丧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传位雍正是因为乾隆吗,康熙雍正乾隆的名字,雍正康熙乾隆怎么排序

    康熙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千古一帝,仅有的一位不是开国皇帝却能得到“圣祖”庙号的皇帝。康熙8岁即位14岁亲政16岁用计杀死权臣鳌拜收回朝政大权,之后平三藩、收台湾、逐沙俄、征漠北统一全国,康熙功绩不亚于清朝开国的任何一位皇帝。康熙儿子众多,虽然早立太子,但还是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二阿哥在当了

  • 清朝名将傅恒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傅恒简介,清朝名将傅恒是怎么样一个人,历史上真正的傅恒

    不过,这仅仅是傅恒人生的开始,事实上他是乾隆执政前半期最为得宠的大臣,与乾隆帝关系非常要好,亲如兄弟,而乾隆后半生最得宠的大臣,则是我们所熟知的和珅的。傅恒全名富察·傅恒,出自于沙济富察氏,沙济富察氏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其先祖旺吉努在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率众归附,给了努尔哈赤很大的帮助,家族也由此开

  • 清朝人口为何从7千万迅速增到4亿,这种爆炸式增长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人口为何从7000万猛增到4亿,清朝人口达到4亿的原因,为什么清朝人口能暴增

    其实,这主要得益于康雍乾时期采取了一些非常积极的措施,让百姓减轻了负担,从而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01,明末清初人口锐减的原因。崇祯年间,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发起了推翻清朝的运动,明朝陷入了无休止的内战当中。农民起义的初衷是好的,但过程却充满了血腥,起义军一方面严厉打击清军,实施

  • 康熙说索额图是大清第一罪人,而不是说鳌拜是第一罪人,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说索额图是第一罪人,鳌拜怕索额图吗,鳌拜与索额图的关系

    顺治皇帝去世时,留下了四大辅政大臣,而鳌拜是其中之一,按照当时的排序,鳌拜在这四人中,仅排在第四位。前三位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以及遏必隆。但鳌拜仗着战功卓著,且对清太宗皇太极有救命之恩,另外对顺治皇帝有翊护之功(即拥戴辅弼的功劳),所以日见张狂,最终走向了擅权干政,威福自专的道路。比如,康熙曾任命一

  • 多尔衮去世后被追尊为帝,但因其与清世祖及满洲贵族的矛盾而取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多尔衮死后,历史上多尔衮哪年去世,多尔衮的死亡对历史影响

    这个皇帝,就是谥号为“清成宗”的多尔衮,并且,多尔衮这个谥号,还是顺治皇帝亲自追封的。不过,在顺治追封多尔衮为“清成宗”的仅仅两个月后,他便追夺了多尔衮身上的一切封典,紧接着他又下令,对多尔衮“毁墓掘尸”,即陵寝夷为平地,尸体则“挫骨扬灰”。是什么仇什么怨,让顺治在刚追封多尔衮不久,就态度大变,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