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听闻宋江被毒死消息后,武松不悲伤反而冷冷说6个字,原因很现实

听闻宋江被毒死消息后,武松不悲伤反而冷冷说6个字,原因很现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14 更新时间:2024/3/3 5:35:28

梁山108位好汉,个个都是值得让人敬佩的英雄人物,而宋江武松则是众多英雄人物中比较出名的两位,而他们之间的感情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两人初识因久仰大名而成为挚友,一路相互陪伴,但是很快两人之间就因三观的不同,出现了种种不可调节的矛盾,甚至当武松在听到宋江被毒死的消息后,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悲痛,反而冷冷说出了六个字,这究竟是为何呢?

其实,两人之间种种矛盾与变化,在当时环境的影响下,是不可避免的。这时,不免有人会好奇,昔日的好友,无论出现了什么样的矛盾,武松也不该在得知宋江离世消息的时候,表现得如此冷淡。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先去看看其他梁山好汉对此事的反应如何。

首先是李逵,身为宋江的心腹,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两人的初次相识,是宋江救李逵于水火之中,这也就是后来李逵愿意为宋江拼命的原因。

跟随宋江招安后的李逵由于讨伐倭寇有功,被封为镇江润州都制统。不得不说,李逵也许是所有梁山好汉中对宋江最死心塌地的一个,但残忍的宋江临死也不愿意放过李逵。

宋江在得知自己喝了毒酒后,使用计策给李逵也灌上了毒酒。得知这一切的李逵,并没有愤怒,只是痛哭流涕的说道:“罢了,罢了,生前是哥哥的小弟,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而已。”不可否认,李逵真是愚忠。

吴用和华容二人,在听说宋江被毒死的消息之后,他们并没有伤心,只是做出了一个令人出乎意料的决定,那就是自杀。这两人的关系情同手足,不论是任何事情都绑在一起,甚至最后到死都选择一起。

其实,这两人对于宋江的死,并没有太大的感触,毕竟走到今天的这一步,都是宋江自己自讨苦吃,怨不得别人。他们选择自杀的原因是怕朝廷会将毒手伸向他们,因此,在经过不断地思量之后,两人决定在宋江的墓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此时的武松已经成为了一名和尚,他端坐在佛像前,听闻宋江在得到封赏后,并没有那么好过,甚至被人下毒暗算,不治身亡,只是轻轻的闭上眼睛说:“一切都结束了”。

武松表现的如此冷淡,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令人惊讶。毕竟宋江是武松的老大哥,且兄弟两人之间情同手足,但这也与其他人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难道武松真的是铁石心肠吗?

其实,武松淡然表情的背后,另有隐情。当年,武松在梁山聚义之后,他被宋江封为108位好汉中的第十四位,并且任命为步行军的头领,在武松的心中,宋江是他最敬佩的人。

而武松凭借着一己之力,没有辜负宋江的种种重托与期望。在多场战争中,武松的表现都非常地突出,为梁山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宋江也更加器重武松。

但就是这样看似其乐融融的梁山好景象,实则背地里却是暗流涌动,出现了一些不可调节的矛盾,其矛盾的主要源头就是宋江与其他梁山好汉身上本质的区别。

要知道在宋江的骨子里,他就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一直以来的梦想是进入朝堂为朝廷效力,走上梁山更是逼不得已,并非自己所愿。

因此,宋江对于朝廷招安非常的期待,但梁山上的其他人却不这么想,因为他们深受苦难,与朝廷有着深仇大恨,他们也深知朝廷招安无非就是想要削弱他们的实力,因此宋江与他们之间产生了许多分歧。

本以为身为大哥的宋江会考虑到手下兄弟们的感受,与大家进行商量,可令人失望的是,宋江不仅没有商量,反而一意孤行,甚至对持反对意见的人,实施了非常严苛的刑法。

这导致梁山上的势力削弱了很多,虽然此时的武松对于宋江的种种行为颇为失望,但是出于对大哥的敬佩与忠心,他依旧选择了跟随。在招安之后,朝廷就让宋江带领一行人去和方腊作战,其实朝廷稍微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让他们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

正是在此次的征战中,梁山好汉损失惨重,而武松就是在此次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胳膊,看着昔日的兄弟们现如今都死的死,伤的伤,反观宋江却被封官加爵。

心灰意冷的武松选择离开,本以为在离别之际宋江会对他有所挽留,可谁知,宋江的反应极其冷淡,眼中透露出满是鄙夷,只对武松说道:任你从心。就这样,武松放下了过往的种种羁绊与情感,选择出家。

虽然两人曾是非常要好的兄弟,但宋江却在权力面前放弃了武松,放弃了这段感情,甚至昔日的诸多兄弟都因他而丧命,因此,在得知宋江被下毒杀害后,武松冷冷表态:“一些都结束了”,其实不难理解。

纵观武松的一生,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历尽磨难,阪依佛门的晚年,无不说明着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说明了宋江的自私与虚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他深受崇祯的器重,却被孝庄太后一番话劝降,还帮助清军镇压南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崇祯三个儿子为什么不去南明,野史孝庄劝降洪承畴,袁崇焕被孝庄皇后劝降

    当时担任督辽都督的是洪承畴。他以惊人的成绩在23岁便考中进士,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天才,后来眼见国家处于混乱之际,便投笔从戎,当上了崇祯朝的兵部尚书,兼督辽都督。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洪承畴其实出身贫寒,但是却酷爱学习,小的时候便博览群书,曾认真研读过《史记》、《资治通鉴》等著名书籍,在当地还享有治世之良才

  • 朱棣派他去找人,他却在海外打3场立国威的仗,率2000人拿下王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大破69万大军,朱棣三万精兵对抗60万大军,朱棣为显大明之威派出巨型船队

    说起郑和下西洋,好多人可能还不清楚背后隐含的真相。话说当时朱棣篡位成功,把他的皇帝侄子建文帝踢下台去,不过令朱棣担忧的是建文帝竟音信全无,据小道消息得知建文帝逃跑到南洋,于是就令郑和七下西洋。名义上是宣扬国威与世界各国交好,实则是朱棣派他去找建文帝,除后患。于是浩浩荡荡的舰队出发了,但毕竟满船满船的

  • 崇祯父子本不会连锅端,一大臣说了11个字,为李自成送出神助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1644年正月,大明江山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崇祯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往外派太监。干什么用?督军。高起潜监军宁前镇;卢惟宁监军天津、通、德、临津;方正化监军真定、保定;杜勋监军宣府;王梦弼监军顺德、彰德;阎思印监军大名、广平;牛文柄监军卫辉、怀庆;杨茂林监军大同;李宗允监军蓟镇中协,张泽民监军西协。16岁

  • 东周古墓太邪性,北宋盗贼被流沙掩埋,明代神盗掉入陷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墓盗洞,西周大墓盗墓事件,北宋被盗的古墓

    传说在河南上蔡县有座2000年的的古墓,是一座王侯墓,墓内除了数不清的财宝外,还有一个巨大的黄金王鼎,一代一代都这样传,这座墓就没有消停过,到2005年考古队进行发掘时,这座东周楚国大墓发现战国时期、北宋时期、明代以及近代的盗洞多达20多处,但即使这样,墓内的宝藏损失不大,而盗墓者非死即伤。 20

  • 李自成为何要杀吴家30余人?这是不是吴三桂降清的诱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自成为什么不招降吴三桂,吴三桂和李自成实际伤亡情况,吴三桂李自成的历史事件

    但是,刘宗敏抢夺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手书吴襄“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李自成斩杀吴家30余人,吴三桂彻底投进多尔衮怀抱……1、导火索是陈圆圆吴三桂率兵回京勤王,半路上听到崇祯已死、北京城破的消息,马上归回山海关。此时,他在选择多尔衮还是选择李自成间开始投机,脚踩两只船。尽管如此

  • 朱元璋第19世孙隐居山村,挖洞50年建“古堡洞穴”,还自创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晚年回忆录,朱元璋第11个儿子之墓,朱元璋的第十八代子孙

    曾经有一个人,他自称是朱元璋的第十九世孙,隐居山村挖洞50年,还制造了一种文字,这个人名叫朱先功,他在山村里面不停的挖洞,最后居然挖出了一个古堡洞穴,这样的行为真是让人瞠目结舌。朱先功从血缘上来算的话,确实是朱元璋的后裔,但是他并没有享受什么贵族待遇,也没有得到荣华富贵。他一个人去了小乡村,如同隐士

  • 苏轼进寺庙大喊一声“秃驴何在”,小和尚机智回复4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东坡临死前跟和尚的对话,苏轼同和尚对话,苏轼半夜喊人起床

    “伯牙弹琴,钟子期擅听”,伯牙和钟子期这种友情,从古至今都,令无数文人骚客羡慕。当然了,又有谁不想要这种君子之交呢。中国历史上的君子之交除了他们二人之外,还有很多,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李白,他和汪伦的感情就属于君子之交,还有孟浩然和王维等等。不过,以上的君子之交只发生在文人和文人

  • 明朝古墓从没被盗,为何飘出现代毛巾?考古队挖掘后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探索发现明朝古墓,雷岭镇明朝古墓,天津武清明朝古墓

    考古专家得知此事后,认为可能是盗墓贼在用火药破坏古墓,于是赶紧带人到现场查看。抵达现场后,之前的猜测得到证实,出现巨响的区域,还真有一个古墓。这个地方已经被盗墓贼发现,如果不管的话,盗墓贼很快就会再次出现,将里面的宝物全部偷走。因此,考古专家决定进行保护性挖掘。古墓的清理工作非常顺利,只用了短短12

  • 宋太宗为何如此痛恨嫂子?赵匡胤暴毙后,她说了4个让人心寒的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太宗赵匡胤晚年之死,宋太宗赵光义与赵匡胤,宋太宗对赵匡胤的评价

    一个是刚刚说过的十八岁的赵德昭,另一个就是仅仅十岁的赵德芳。因赵德昭年岁与宋氏相仿,所以宋氏为了避嫌而始终疏远着赵德昭,而与年岁稍小的赵德芳关系却很好。据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赵匡胤去世的那天晚上,宋氏一直守在他的灵柩旁,她当时命内侍都知王继恩出宫去召赵德芳进宫,看见王继恩回宫了,她便匆忙的问道:

  • 一妇人公开大骂朱元璋,被问及原因时提一人名,他做一件感人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功臣临死前大骂朱元璋,朱元璋听了老妇人的话后羞愧不已,朱元璋大骂朱由检

    韩成这个名字朱元璋记忆犹深,不能也不敢忘却。老妇人告诉他,她是韩成的母亲。朱元璋听到这,一切都明白了,于是他马上向老妇人道歉,并毕恭毕敬,好好招待她。我们不禁好奇,这韩成是何许人也?他竟然让朱元璋这个天子,对老妇人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时间又回到了1363年,在鄱阳湖朱元璋和陈友谅双方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