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降汉不降曹”,暂时跟随了曹操。为了照顾好两位嫂夫人的同时避嫌,关羽夜夜苦读《春秋》,并且不断打探刘备下落,准备随时跟刘备重聚。曹操爱惜人才,先是给关羽封侯,赏美女、财物。关羽却不为所动。曹操就又将赤兔马赏给了关羽。曹操为了留住关羽,将灭吕布时得到的大美女貂蝉,也一并赐给了关羽。曹操让貂蝉献媚关羽,俘获关羽之心,以便让关羽死心塌地的投靠他曹操。
关羽刚烈、忠义,已经为世人所共知。但是从元代到清代,为了凸显关羽的忠义,以及不为女色所诱惑的优秀品质,却伤害了同样忠义的“烈女”貂蝉。貂蝉受王允之托,为了拯救危难之中的汉朝,愿意舍身离间董卓与其义子吕布,让吕布斩杀了董卓。貂蝉此举,乃是舍生取义之举,怎么会是伤民误国的“红颜祸水”。与其说“妖女丧夫”,还不说“刘备害貂蝉丧夫”来的确切。貂蝉同关羽一样义薄云天,而被如此污蔑,激怒了清代批注三国的大文人毛宗岗。毛宗岗痛斥道:“最恨今人讹传‘关公斩貂蝉’之事”,并说:“貂蝉无可斩之罪,而有可嘉之绩。”
于是乎,开始改下一个版本。
《关大王月夜斩貂蝉》的剧情,先是被改为了,关羽将貂蝉召入了账内,关羽责以大义,貂蝉羞愤自杀。关羽没有亲手杀貂蝉,给关羽正了形象。
可是,这也不行呀,貂蝉并无大过,有什么好羞愤的。再改版本。关、貂畅谈之后,关羽觉得貂蝉也是为了大义不得不为,本想要释放了貂蝉,可是身旁的青龙偃月刀不慎倒落,误杀了貂蝉。还有一个误杀版本,说是关羽拔剑,也有说用青龙刀,本来想斩貂蝉的影子,以示惩罚之后,放了貂蝉。结果,关羽不慎误杀了貂蝉。这些版本中,关羽已经不想杀貂蝉了,而是惺惺相惜了。貂蝉虽死,但纯属误伤,并非关羽本意。但是,有人觉得还是不合适,怎么可以让如此深明大义的烈女子就这么死了呢。
还是不行那就再改版本
关羽将貂蝉唤入账内,一番作为之后,关羽让貂蝉乔装打扮,到乡下等他。待到他找到刘备,将两位嫂嫂安全交托之后,再去接貂蝉。此后,刘备得荆州,关羽就接貂蝉往荆州同住,并生下一女。后来,关羽败走麦城,貂蝉听闻,自尽身亡,追随关羽而去。关羽乃是忠义的化身,而貂蝉也是深明大义的烈女子,干脆撮合一段好姻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