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知道吗?刘备临终前的托孤大臣可不只有一个诸葛亮,还有另外一个人,那就是李严。而且刘备虽然对诸葛亮说了那番自己儿子不行他自己掌权上位的话,但是却将军权交给了李严,而从之后李严的举动与表现来说,他与诸葛亮之间似乎配合得相当不怎么样,那么刘备又为何将军权这么大的权力交给他了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李严在刘备死后与诸葛亮之间的互动情况。
诸葛亮汉中的时候,准备北伐,不过自己走了得有一个人来镇守这个地方啊,于是就让李严来,可是呢,李严却不愿意,不仅推脱,甚至还要求诸葛亮将他所在的江州重新划分,组成巴州,他来管理,这个举动让人心里难免有着疑惑。
接着在建兴八年的时候,北边的曹军攻过来了,分三路挺近汉中,于是诸葛亮就让李严去防守,李严就推脱说司马懿诱降他,他如果直接走了的话,所在的江州也就马上回丢了。诸葛亮不得已让他儿子在江州镇守,然后命他为骠骑将军,他这才过去。
一年后,诸葛亮进兵祁山,李严负责粮草运送,当时由于道路比较崎岖难走,他就让诸葛亮先退兵。可是另一面他却跑到皇帝那里说粮食足够,不知丞相退兵何意。后来还是诸葛亮将李严的信件拿给刘禅看,这才解释清楚,于是借此弹劾李严,皇帝就把他贬为普通人,流放走了。
我们从这几件事来看,这个李严完全就是和诸葛亮对着干的存在,刘备为何还让他掌握大权,这里面可能有着这几个原因。
首先就是个人的能力与忠心问题,在前期的时候,李严在独当一面的时候,每当有当地民众叛乱的时候,完全不用请示刘备,仅仅是带领手下的一点对于就能主动的平定了叛乱。而在才学上,他曾参与到蜀汉法律的制定过程,可见他的能力无论是在带兵打仗还是行政管理上都颇有建树。而李严却是早期主动投降刘备的人,可以说多年以来,经住了考验,让刘备对他完全的信服。
其次就是权力的平衡问题,李严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些一意孤行,很多时候让人感觉不怎么好,可是这对刘备来说却是让他和诸葛亮权力平衡的最好人选,他不会完全的听从诸葛亮的指挥,之后证明也完全就是这样。这样一来就防止了诸葛亮权力的一家独大,无人抗衡。
归根结底,刘备还是怕诸葛亮走了曹操的老路,胁迫刘禅成为权臣,而如果在这里加一个人来周旋就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