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那么这件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且听笔者慢慢道来。死后被葬在这座墓穴中的人,是吴王阖闾,为他修建墓穴的人是他的儿子夫差。阖闾的父亲是吴王诸樊,按理说,按照古代的封建礼教,嫡长子继承王位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诸樊却迟迟没有立下太子,并在临终立下哥哥的王位由弟弟继承,弟弟的王位由长侄子继承的奇葩规矩。因此,阖闾当吴王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久之后,王位由他的弟弟馀祭继承,这让阖闾很是苦恼,但却无法忤逆先王的规矩。于是,馀祭离世后,弟弟馀昧又继承了吴王之位,这时候阖闾成为后世王位继承人的时机到来了。
[var1]
因为馀昧的弟弟季札不愿意继承王位,这时候能够胜任此项重任的就只有阖闾了,然而馀昧的儿子子僚又旁生枝节,自立为王。阖闾本就踌躇满志,此时更是忍无可忍,为了夺取王位便谋划了一场刺杀案,子僚被杀害,阖闾终于成为了一代吴王。吴王阖闾在历史上可谓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本就极富政治才能,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行军打仗,都能将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还善用人才,历史名人伍子胥便是吴国的丞相,再加上能勇善战的孙武做吴国的将军,吴王阖闾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var1]
据说实力威猛的楚国都不是吴王阖闾的对手,阖闾的君王才能可谓是威震东南。但在吴王阖闾的十九年,阖闾带兵讨伐越国的征战中,越国本已是困兽之斗,吴国看胜券在握不由得放松了警惕。不料越国突然派兵突围,杀了吴国一个措手不及,越国的灵姑浮还用戈将阖闾的脚拇指斩断,导致阖闾重伤难愈,最终驾崩。而阖闾的儿子夫差对父亲的死深感痛怀,便耗费巨资为阖闾打造陵墓。并且夫差将3000把宝剑作为陪葬,这是因为阖闾生前视宝剑为最喜爱之物。
[var1]
诸侯王阖闾死后葬在水底,遗体则深埋于宝剑之下。夫差做一件残忍的事,原来他为防后世盗墓者叨扰父亲的安宁,还将修建陵墓的人全部处死,数千人的血将陵墓的石头染得鲜红。夫差后来为父报仇雪恨,将越王勾践擒拿,命其在陵墓做奴隶的工作。见勾践的尊严日益被践踏至尽,夫差认为勾践已没有威胁,勾践便回到了越国。却没想到夫差这一时的心软,竟令吴国亡国。笔者认为,父王阖闾是一代明君。无论是政治谋略还是军事策略上,都颇有胆识,若是能早日继承吴王之位,吴国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