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白起,王翦,李斯,谁对秦朝做出的贡献最大

商鞅,白起,王翦,李斯,谁对秦朝做出的贡献最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31 更新时间:2024/1/20 7:19:41

1、商鞅

商鞅之于秦国,如同秦王政之于秦国,少这么一个人,就不可能实现统一大业。商鞅给秦国制定法令,移风易俗;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制定统一度量标准;调节赋税,鼓励耕种,鼓励军功,使秦国无敌于东方六国。

[var1]

不可否认的:秦国大统天下成也商鞅,二世而亡同样缘于商鞅。商君之法的严酷最终使陈胜吴广揭杆而起……因此后世很多人称他为“酷吏”:渭水河边一天处决700人,河水变色,哭号声动天地。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仅看当时一刻,还要看对后世的影响。商鞅对于秦朝统一确实功不可没,但也埋下秦朝灭亡的种子。

2、白起

白起对于东方六国绝对是个噩梦!率万余人一战攻破楚国都城;吞并蜀地;打残东方六国的“旗舰”赵国,杀赵括,长平坑40万降卒,秦军兵临邯郸城下。“自是之后,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余城……”

[var1]

白起彻底打破秦国与东方六国的战略平衡,使秦国统一大业曙光初现。后人统计,战国期间秦军共杀六国180万兵士,死于白起之手超90万人。一将成名万骨枯,白起“杀业”太重,尤其是长平“杀降”之举更受到批评。

纵观白起的一生,如同一台绞肉机,除了攻城略地、斩杀之功外,实在别无用途。对此诸葛亮也说:“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

3、王翦

白起是秦国击出的组合拳,王翦则是击倒六国并“读秒”的最后一击。率兵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活捉赵王迁;攻破燕国都城蓟,追杀燕太子丹至易水河边;终极一战,以60万秦军主办灭楚。

[var1]

东方六国中,王翦与儿子王贲领兵攻灭五个,直接成就秦王政的统一大业。更难得的是,王翦军事素养无敌于当时,还历经四代秦王,成为官场上的不倒翁,政治素养同样出类拔萃。统一大业即将告成时,选择彻底隐退,得以善终。

王翦动用60万秦军主力灭楚,历时1年,对秦国的国力消耗巨大。虽然秦国最终完成统一,但是王翦的灭楚成本之高,间接埋下秦二世而亡的祸根。

4、李斯

李斯是秦国大统的规划师,也是2000多年历史发展的奠基人。写成《谏逐客书》,使秦王政广泛纳贤良;制定皇家礼仪;反对分封;焚书坑儒,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var1]

但是李斯所有智商、情商在秦始皇死后全部归零。与赵高矫诏立胡亥为二世,赐死扶苏、蒙恬、蒙毅……最终身受五刑被夷灭三族,父子俩“求牵黄犬出上蔡东门”而不得,最终落得个“听华亭之鹤唳”而亡的下场。

李斯不懂“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的道理,生性贪婪、做人毫无原则,导致自己的人生悲剧。何况还有妒杀韩非之举,实在是人生一大污点。

魏冉、范雎吕不韦与上述四人相比,尽管各有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但终究无法同四人相提并论。

[var1]

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绝非哪个人或哪几个人的力量,正如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一样,贤君备出,自然良将云集、功臣无数。如果六世中有一个昏君,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良臣遇贤主,不是一个良臣,也不是一个贤主,绵绵不绝,终成大业。

图片据网络

文字指动君原创,转载请注明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的祖先分别是谁?能从140多个诸侯中脱颖而出,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七雄是哪七个,战国七雄有哪些霸主,战国七雄的来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战乱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时期。除了思想上的活跃,春秋战国时期的诸雄争霸更是一大看点。从春秋时期的五霸,到战国时期的七雄,各个诸侯国都使出浑身解数势必要在这纷乱的历史上留下一笔。尤其是到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诸侯国的数量甚至多达140多个,

  • 除《山海经》里的异兽,史上还有哪些神兽怪禽,如今还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山海经异兽录十大神兽排名,山海经里的神兽异兽,山海经异兽图片可爱版

    其实,除《山海经》记载的异兽之外,还有很多异兽、怪禽、奇虫被记载于各类史书里,因为记录者不同,加之名称古今差异很大,多数异兽、怪禽、奇虫让后人无法对号入座,从而笼罩上一层神秘面纱。[var1]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山海经》之外的异兽、怪禽、奇虫——1、果然兽是啥?在古交州地区生活着一种动物,人称“

  • 一怒而诸侯惧,战国牛人一生担任三个国家的宰相差点打败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国宰相,秦国最后一任宰相,战国秦魏赵齐有多厉害

    在《孟子·滕文公下》里曾这样形容一个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var1]这个人就是公孙衍,虽然“一怒而诸侯惧”这话看上去让人感觉有点可怕,但公孙衍在历史上并不是很出名,一直以来史书对他的记载似乎是配不上“一怒而诸侯惧”这个分量的。直到40多年前,一本叫《战国纵横家书》的古书在马王堆汉墓中出

  • 康熙帝在孔子墓前不肯下跪,一大臣用黄布盖住一个字,他立刻跪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跪拜孔子,康熙为孔子下跪大臣挡住一个字,康熙为什么不给孔子下跪

    [var1]他一生跪拜过的除了爱新觉罗宗庙里的祖宗,再就是明太祖朱元璋,除此之外,也就是孔子了。据史料记载,当时康熙帝在行完如此隆重的礼节后,还当众亲自诵读了祭文,这可是让在场的士大夫们十分感动,这其中有许多便是汉臣。从孔庙出来之后,康熙帝来到了孔林,打算拜祭孔子墓地,在这里,一般人都会认为康熙肯定

  • 战国时代的特种兵赵国骑兵,强盛时能打过秦锐士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七雄赵国骑兵,赵国拥有着当时最强大的骑兵部队,战国时期赵国骑兵兵团有多少人

    现在,让很多人疑问的是:强盛时期的赵国骑兵能打过秦锐士吗?1、赵国创建制式骑兵的缘由赵国与秦国同宗同祖,都有强悍的血性,立国后就成为军事强国。而赵国崛起的标志之一就是胡服骑射后,拥有了一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骑兵部队。追溯胡服骑射的根源,并使赵国从此拥有了一制式骑兵,首先应感谢的是中

  •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老师没有说,最后付出的代价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后续,蔺相如对完璧归赵做了哪些事,蔺相如最新资料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蔺相如只身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面对秦王的压迫时,他不屈不挠,最终成功地将和氏璧安全送回赵国,而蔺相如也安全地从秦国回到了赵国,故事到这里就完美结束了,看过故事后的我们,还曾感叹蔺相如的机智。蔺相如真的机智吗,完璧归赵的后续,老师没有说,因为赵国付出的

  • 楚国的伍子胥父子,究竟是因为什么引来了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子胥吹楚箫,伍子胥灭楚国过程,伍子胥是被谁害死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伍家被楚平王大开杀戒?说起来,我们除了要说一句“伴君如伴虎”之外,还要感叹一下“性格即命运”的老话。没错!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一场杀身之祸。[var1]1、伍家有直言的传统伍家在楚国官场的崛起,是与他们的忠臣之名密切相关的,而“忠”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敢于直抒胸臆,即使是君王也不留

  • 《山海经》里描述的西王母,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为何山海经有两个西王母,山海经西王母简历,山海经西王母被谁守护

    1、西王母最早的形象是怎样的在《山海经》的《西山经》、《海内北经》、《大荒西经》中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表述。大意是说,西王母披散着头发,戴玉制的首饰,满口老虎牙齿,装饰有一条豹尾,在洞穴中居住,喜欢啸叫。有3只勇猛的青鸟,为西王母觅取食物。关于西王母所在的地理位置,《山海经》称是“昆仑山的北面”,山下有

  • 长平之战前,冯亭送来上党郡17邑,赵国不接受才是明智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长平之战赵国45万大军怎么养活的,长平之战前赵国实力,长平之战赵国死了多少军人

    细究长平之战,有人认为是韩上党太守冯亭引燃的,他为转移秦国对韩国的进攻压力,把上党十七邑送给赵国。赵国君臣目光短浅,贪图领土,却不料引来惊天巨祸。“冯亭献地豹言非,秦间廉颇又不疑。四十万兵降死后,浑输括母一先知。”历代学者对赵国收纳上党十七邑多持否定态度。那么,假如赵国没有收纳就真能避免长平之战?1

  • 武则天只是中国第三位女皇帝,你知道她前面的两位女皇帝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死后谁做了皇帝,武则天是不是史上第一女皇帝,武则天刘晓庆当皇帝

    首先说一下第一位,她叫元姑娘,谥号“殇帝”,当皇帝时自己都不知道,这要从她奶奶辈说起,她奶奶是北魏宣武帝皇后胡充华,宣武帝挂了后,胡充华6岁的儿子继位,史称孝明帝,后面的事大家估计也猜到了。孝明帝年少无知,胡充华垂帘听证,掌握实际政权,电视剧常演。不过这位胡太后对权力的迷恋可比其他太后厉害多了。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