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贵为皇帝,为何要向七品小官赔罪,原来他怕一个人

赵匡胤贵为皇帝,为何要向七品小官赔罪,原来他怕一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61 更新时间:2024/4/12 18:56:02

这名小官叫张霭,字伯云,福建崇安人。宋朝建立后,他担任侍御史一职,侍御史是低级官员,但权力却很大,可以直接弹劾朝官。那么他有什么本事,能够令宋太祖赵匡胤向他赔罪呢?

根据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载,有一次张霭去向赵匡胤奏事,恰逢赵匡胤在花园用弹弓打麻雀。皇帝兴致正好,本不想搭理张霭,但传话太监说张霭行色匆匆,称有紧急事务要汇报。

赵匡胤兴致虽高,但也不能放着国家大事不理,只好赶快宣张霭过来。谁知张霭汇报的,只是一些平常事,赵匡胤随即龙颜大怒,斥责张霭用一点小事坏了自己的兴致。没想到张霭却回答:“臣以为尚急于弹雀。”就是说我的事再小,也比你打麻雀来得重要。

赵匡胤一听更生气了,史书记载:“太祖色愈厉,引斧柄撞其口,坠两齿,霭徐拾之。”意思是赵匡胤用斧柄打到张霭的嘴巴,结果将其两颗牙齿打落。张霭也不敢向皇帝发脾气,便只好默默捡起牙齿,放进袖子里。

见张霭还捡起牙齿收起来,赵匡胤讽刺道:“欲讼朕耶?”就是问张霭收起牙齿,难道还想作为证据,去找谁告状吗?其实言下之意,就是说天下就他最大,张霭还能找谁告状呢,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其实以赵匡胤这种态度,才能够让人理解,毕竟他是皇帝,就算打了大臣也没人敢问罪。可奇怪的是,张霭回答了一句话后,赵匡胤立马就向其赔罪道歉,原来只因他怕一个人。

被责问难道要找谁告状后,张霭回答道:“臣不能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耳。”他作为一个臣子,当然没办法状告皇帝,不过史官自然会将今天发生的一切,如实记录下来。

历朝历代都会设置史官,专门记录本朝的历史,以流传后世。史官必须要秉笔直书,刘知几在《史通》中就说:“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

因此历史上的史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将帝的言行随时记录下来,就算有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能歪曲事实,“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史官的记录,直接影响到后世对皇帝的印象,所以往往皇帝都会很紧张,当赵匡胤听到张霭提到史官,他一下就慌了。

如果史官将今天的事如实记录,那么赵匡胤就给后世留下一个脾气暴躁,殴打大臣的坏形象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有一个办法,能够挽回形象,那就是及时认错,于是他立马向张霭赔罪,又“赐金帛慰劳之”。

不过赵匡胤好歹是皇帝,让他拉低身份去向大臣道歉,心里怎么也不好受,所以之后他一直闷闷不乐。宦官王继恩见状,就问他为什么不高兴,赵匡胤说:“早来前殿指挥之事,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故不乐了。”

赵匡胤虽然是武将出身,但他对史官还是相当尊重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十分在意后世对他的看法。他希望在后世心中,他是一位贤明的君主,是一位值得被称颂千年的皇帝。

至于张霭,他之后一直很受重用,宋太宗即位后,对他“眷宠尤渥”,拜御史中丞,后拜大理寺丞。

(参考文献《宋史》《涑水纪闻》《史通》)

更多文章

  • 纪晓岚的墓碑找到!7个清朝女子成白骨坐在坟前,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纪晓岚墓被挖出7个女人,纪晓岚的墓地图片大全,纪晓岚墓碑图片

    纪晓岚的墓碑找到!坟前坐了7个女子是做什么?有何寓意吗?有一部电视剧叫做《铁齿铜牙纪晓岚》,在人们当中的传播率是非常广的,而且还拍摄了好几部,还有微服私访记等等,几乎都是围绕乾隆皇帝以及纪晓岚和和珅这三个人所展开的,给人们描述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清朝时期的景象,也让纪晓岚的形象爱的深入了人心,尤其是跟和

  • 顺治请教高僧:大清国运如何?高僧回答2句话,后全部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顺治问高僧14字预言,顺治之死深度解析,历史上顺治死了还是当和尚了

    作为皇帝,一般都是非常关心王朝的国运的,因此古代的很多皇帝都曾经向那些得到高僧,相士,或者是道士等人询问国运。即使是有些皇帝更相信人定胜天,但是他们为了寻求心理安慰,也会找人预测一番。顺治皇帝也曾经做过这种事。 清朝的顺治皇帝是清军入关之后的第一位皇帝。虽然当时国家已经统一,但是仍然有很多不安定因素

  • 顺治帝曾问一高僧:我大清国运如何?高僧说了八个字,一一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顺治问高僧14字预言,顺治与高僧的关系,大清皇帝顺治

    一语成谶在历史上数不胜数,像什么“网秦这户”“楚虽三户能亡秦”清朝统治者是来自关外的满族,所以对手否能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一直是皇帝们发愁的事情,虽然经过一系列的镇压给压了下去什么“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这些都是汉人们难以忘却的痛,顺治作为入关的第一位皇帝,自然对这个问题很是关注。 顺治从小就信奉

  • 雍正:以后要善待此人,不要动他,乾隆一登基就把他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的皇帝们当中,最孝顺的大概就是乾隆皇帝了。虽然乾隆皇帝皇帝做的不如他的父亲和祖父,但是论孝道却远远胜过他们。乾隆对自己的母亲是非常孝顺的,每次南巡和游山玩水的时候都带着她,而且即使是生病的时候也不忘给自己的母亲请安。 他对自己的母亲这么孝顺,对于将皇位传给他的雍正自然也是不用多说。雍正死前曾经

  • 李鸿章的爱将叶志超,一直打起仗来不要命,为何在甲午海战成逃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叶志超自小父母去世,与舅父生活,虽然生活贫困,但不影响叶志超长成一个健壮的小伙,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青年时成了乡团里的一名伙夫,凭着魁梧的身材和天生的大力,破格允许参战。在这次战斗中,叶志超的表现非凡,极其勇猛。战斗初始,叶志超的腰部就被击中了,就在大家以为他死了的时候,他竟然出人意料地又站了起来,

  • 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名声为何那么好?雍正勤勉努力,名声却很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评价李世民,雍正比李世民差多少,历代对李世民的评价

    把读书人伺候好了,给了他们足够的利益,那你就是个明君圣主,哪怕你杀兄杀弟也是逼于无奈。把读书人给得罪了,剥夺了他们的利益,那你就是个无耻昏君,只能被千古唾弃。雍正是怎么得罪读书人的呢?雍正皇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名声都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他彻头彻尾地把读书人给得罪透了。他是一个热衷于改革的皇帝,如果当

  • 雍正问清官:你可有贪污?清官:不拿点没法养家!让人捏了一把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对清官的态度,雍正是否曾说过清官应一律杀掉,雍正晚年误抓多少清官啊

    在古代的时候由于我们的监管力度可能没有那么好,所以很多的官员都存在贪污的行为,虽然每一朝皇帝都会严查这样的行为但是毕竟天高皇帝远,就算是皇帝手段再狠对于那些离得远的官员来水也是没什么用的,他们贪污起来毫无畏惧因为古代通讯并不是很发达,他们的行为几乎很难被发现,就算你只是一个小官,也可以靠着贪污大赚一

  • 雍正的清西陵被打开后,为何突然有人大喊:赶快离开,把墓封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清西陵开过吗,雍正为什么迁移清西陵,雍正为啥会到清西陵

    要说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文明从未断绝,可以大体连贯的传承下来的,那么我们中国可以非常自豪的站出来,因为我们中国从上古时候起就有了记载历史的习惯,这个好习惯千百年来从没有被废除过。也正是由于这样,所以我们才能知道各朝各代的历史,不断吸取经验,也才有了如今我们的千年文化,不过凡事都有纰漏,历史也一样,

  • 雍正的三大宠臣中,为何只有李卫得以善终?其实秘诀只有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对李卫到底有多好,李卫为什么是雍正宠臣,雍正四大宠臣之李卫

    雍正之所以能够顺利登上皇位,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隆科多与年羹尧,但是他们的下场却非常惨。这并不是因为雍正想要卸磨杀驴,而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年羹尧和隆科多曾经为雍正的登基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因此年羹尧在雍正继位之后,年羹尧手握重兵,拥有非常大的权力。但是后来年羹尧仗着自己劳苦功高,就开始渐渐地目中无

  • 雍正登基后大家才知道:为何康熙临终前选择了四阿哥,而非八阿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可以说是清朝生儿子最多的皇帝,能排上序号的皇子就有24位,还有11位尤殇,还未来得及排上序号就拜拜了,所以皇长子胤禔的前面还有4位小阿哥,可惜都没活过2岁。要是后来的咸丰、同治也能有这样的生育能力,也不至于让慈禧把持朝政了。不过儿子多也有烦恼,那就是继承人问题。早年的康熙最喜欢的儿子是胤礽,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