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样的字和不同的字排列组合就可以组成新的词语,意思也相差甚远。不光体现在这点上,同样的字还可以有多种读音,可以说中国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是其他汉字所无法比拟的。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断句的不同也能造成所表达含义的不同,这点我们应该都十分的清楚。所以我们在学习和运用汉字的过程中,要非常的细心和仔细,不能出一点的纰漏。
我们现在所学的历史都是从史书上面得来的,有的大概可以将那个时代的点滴记录说明得很清楚,而有的则是一笔带过。所以不是所有的史实都具有研究性和历史性的。众所周知,我们研究历史的过程十分的艰辛,有时候就因为读错一个字而错过了一段历史,而有时又因为断句而贻笑大方。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明朝皇帝朱元璋曾使用的一句话,简简单单八个字,而在如今的许多宫廷剧中却总被读错。
朱元璋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因受到元军的压迫,朱元璋家破人亡,为了活命朱元璋逃到了皇帝寺,做起了和尚。因为在寺庙里经常受到老和尚的欺负,朱元璋就下山了。朱元璋下山后,一直过着沿途乞讨的生活,就是因为这样的生活经历使他变得异常的坚毅。朱元璋游历过许多地方,见识了许多世面,这为他后来的治理国家带来了许多的经验。后来因当时民间兴起“红巾军”的反抗热潮,在朋友的推荐之下,朱元璋加入了红巾军。
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之后表现的十分优秀,获得了头目郭子兴的信任,郭子兴还将其养女嫁给了朱元璋。后来因“红巾军”内部的矛盾,郭子兴被赵钧抓走了,朱元璋就带领军队将郭子兴救回来了,使得朱元璋得罪了另一个帮派的头目赵钧一派。朱元璋便回到老家,招募了七百余人加入了郭子兴的帮派,郭子兴非常的高兴,便提拔朱元璋为镇抚。凭借着自己的军队,朱元璋带领着自己的童年伙伴徐达、郭英等人一举拿下了滁州等地,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后来在朱元璋的不断努力之下,成功的打败了元军的大部分军队,将国家的政权握在自己的手中。
众所周知,每一个登上皇位的帝王,都会用神话故事来包装自己,这样更容易行使中央集权。朱元璋登上皇位后也有大臣建议朱元璋使用神话故事来巩固皇权,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听取大臣的意见,他认为仅仅依靠神话故事不足以巩固政权,更何况有些神话故事过于夸张。经过认真的思考后,朱元璋便决定从汉字角度出发,使用特定的汉字来威震百姓和维护皇权,显而易见,其中的这八个字是非常有用的。
这八个字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对于这几个字,我们应该都不会陌生。这八个字在古装电视剧上面可以说是频频出现了,但是其实每一次出现太监都把这几个字给读错了。首先我们看一下,为什么读错呢?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断句完全取决于读书人的文化水平。到我们现在的年代,开始使用断句了,但是如何才能正确地将这几个字念出来呢?
古代书籍的写作方法大多都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秦始皇是首次使用“皇帝”称号的,那时候凡是使用到这两个字时,必须将皇帝放在高于其他文字的地方。从视觉效果上讲,皇帝一定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因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刚好八个字,又到皇帝书写的时候另起一行,所以很容易读错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这个读法一直都是错误的。
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面的“奉天承运”就是说遵从天意的意思,后面的皇帝是整句话的主语,所以说前面的是为了修饰主语皇帝的,诏曰后则是开始描述皇帝的旨意。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古装剧都是读错的,所以大家耳濡目染,也就将其念错了。现在有的电视剧不管是哪个朝代的都将这八个字作为皇帝圣旨的开头,其实这几个字是明清之后来开始使用的。所以我们在观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要明辨是非,汲取正确的历史知识,去其糟粕。
编辑:梁晓茗
专注历史文化解说,纵观古今人文趣事,更多精彩就在你身边,快来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