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口逼近两亿,某项配置却远远落后,这才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人口逼近两亿,某项配置却远远落后,这才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539 更新时间:2024/1/22 13:36:13

明朝灭亡,清军只是外因,根本原因是农民军起义。

而农民军主要来自陕北,骨干也以陕北饥民为主。陕北闹饥荒并非因为土地兼并,真实原因是,明末人口逼近两亿,而粮食增长的空间耗尽,各方面都出现崩溃的征兆。与此同时,西北(特别是陕北)的军人及预备役军人很多,是明军的兵库,但他们生活得很惨。

崇祯时,都督卢象升巡视边防后朝廷汇报西北军人的惨状,说现在军队欠饷太多,军士们吃不饱穿不暖,病弱惨死者甚多,他见了都不免潸然泪下。实际上,明亡之前的二三十年间,部队因为欠饷哗变的事屡见不鲜。

难道明朝官员没脑子,故意开罪军人?不是。农民军起义之初,总督鹤计划招抚,出粮赈济。农军一听政府有粮食补助,便偃旗息鼓,不闹事了。但陕北那么多人,政府怎能赈济得过来?本来赈济就杯水车薪,再碰上中间克扣,所救者不及十分之一。最后陕北义军卷土重来,席卷南北,也就天下大乱,不可收拾了。

如果农民军都是普通农民,政府或许可以动用职业军人镇压,但农民军的骨干也是职业士兵,这仗就不好打了。同为职业军人,一边是有饭吃的官军,另一边是快饿死的农民军,谁的斗志更强呢?而且官军也闹粮荒,不少官军打着打着,饿极了,也造反了。

因为土地有限,粮食产量增长有限,所以人口增长高于粮食供应这个问题无法根本解决。那怎么办?一种办法是节育,这在避孕措施并不普及的明朝只能是社会奇谈。另一种办法就是打仗,互相杀戮,人死得差不多了,残存者又可以继续生活。很不幸,明朝就剩下后一条路。

饥荒引发叛乱,反过来叛乱又破坏秩序,秩序一乱,种粮食的人也就少了。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越乱,越没人种粮食;越没人种粮食,越乱。据记载,农民军狠,官军也狠,双方疯狂抢粮,最后吃光了粮食,吃光了农民,部队内部互相残杀,惨不忍睹。

除此以外,大明帝国就没有别的解救办法了吗?有。

当时,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革命正在全世界进行。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印第安人培育的农作物如番薯、玉米、马铃薯等迅速传遍全世界,包括中国。这些农作物产量高,尤其是番薯,适应各种土壤和环境,抗虫能力强,适宜大面积种植。

这些农作物传到中国东南部时,明末大战乱还未开始。如果崇祯真有眼力,发现这些高产农作物的价值,并及时引进到西北部,缓解极度紧张的粮食问题,或许可以避免灭亡的悲剧。可惜,真正吃到大馅饼的是清朝。正是清廷的大力推广,这些高产农作物才遍植中国,使从西汉末到明末从未超过两亿的中国人口,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达到前所未有的2.9亿!

明朝覆亡、康乾盛世,它们的基础不是什么帝将相,而是玉米、番薯与花生,这就是“粮食政治学”。

有趣,有料,有深度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本作者|杨志文章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大封功臣,大臣说我有一毛病,不能当大官,皇帝听完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每一任皇帝,在登基之时都会赏赐那些有功之臣。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创立明朝离不开那些追随他的人,如今自己上了皇位,而这些人也必须要给他们一些赏赐。在论功行赏时,有一位大臣却说:我有一个毛病,当大官。朱元璋听闻之后,狂笑不止。那这么大臣到底说了什么呢?郭德成与朱元璋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后来更是跟随朱元璋参加

  • 朱元璋请功臣吃饭,刘伯温看到菜后脸色大变,说到:我们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和刘伯温在城楼谈话,朱元璋写信请刘伯温,刘伯温写给朱元璋的最后一封信

    各位读者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明朝的一些历史,相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创者就是朱元璋。而朱元璋也确实是一个非常有领导能力的人才,他也是白手起家,从一个普通百姓混到了皇帝的位置。在朱元璋出生的时候还是元朝统治的年代,当时百姓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为元朝的统治者非常残暴,对百姓也非常的严酷。所以各地

  • 朱元璋要杀功臣,这三兄弟想法自保,老三的方法让人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杀功臣的原因,朱元璋老二和老三,朱元璋除掉功臣

    他们中的老大名为郭兴,他为朱元璋做了许多的事情,而且为人十分的低调,在朝中也没有过多的表现自己。所以他被淹没在了朝廷的大臣当中,也正是因为这个他才躲过了朱元璋的毒手,可能这也是他的能力吧。而他的弟弟与他相反,是朝中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朝臣。曾经在一次战斗中朱元璋被敌人包围了,正当他进退两难的时候,郭英赶

  • 明朝历代皇帝原配是谁,谁没能诞下嫡子,又有几位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明朝有哪些皇帝只娶一个老婆,明朝十六位皇帝的子女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历代皇帝原配都是谁,其中谁没能诞下嫡子,又有几位被废,为何被废。明太祖朱元璋原配马氏:当初朱元璋跟随郭子兴打仗,郭子兴就将养女马氏嫁给了他。马氏与朱元璋感情深厚,两人可以说是患难与共。因此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仍对马皇后十分敬重,也只有马皇后,能够劝住暴脾气的朱元璋。只可惜,马皇

  • 一个明朝将军,为给家族复仇投降清朝,30年后促成中国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投降名将一览表,明朝最后一个抗清将领,与清朝对抗的明朝将领

    明朝时,海盗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向清廷投降后,为了扩大势力,派人前往晋江一带招募军士。当地青壮年迫于生计,纷纷参军,施琅便是其中一员,也由此开始了与郑氏家族四代人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恩恩怨怨。一施琅原名“施郎”,他出生在一个小渔村,比村中那些小伙伴幸运的是,他七岁时被送进私塾,读了几年儒家经典,后因常遭

  • 没有大志,难成大事,李自成注定败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十大预言,单田芳评书李自成300集,84版闯王李自成

    他死后,号称闯王的李自成和农民起义军都懒得搭理,连基本的丧葬也没有。认为他是昏君,死有余辜。他觉得挺好,其实还是格局太小。不管怎么着,本来以为李自成能顺利成为新一代的皇帝,结果却犯下不少的大错,导致一败涂地。可以这么说,李自成不但格局小,还胸无大志,压根没有成就大业的想法。取得绝对胜利后,李自成安排

  • 不知道第一个吃蝙蝠的人是谁,但苏轼一定吃过!有诗为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轼的诗大全100首,写蝙蝠的诗,哪些事迹看出苏轼是吃货

    导语:公元1094年,苏轼被贬到了广东惠州,他曾经是满朝文人仰慕的大学士,而今却因为触怒龙颜被贬到远方,此中心酸真的让苏轼难以忍受。在广东惠州,苏轼本以为这是人生最后的落脚之处了。谁知,好景不长,三年之后他又被调到了更加荒芜的海南儋州。 宋代的海南荒无人烟,这里四面环海,气候炎热,这让久居江南的苏轼

  • 明朝最贤惠的皇后,吃的饭菜都是自己煮的,最后却为了皇帝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最悲惨的皇后,明朝张皇后张嫣,明朝出身最尊贵的皇后

    这位皇后就是崇祯皇帝的周皇后,大家都知道,崇祯皇帝最后的下场同样也非常的凄惨,甚至自己选择在一棵歪脖子树上上吊自杀,而周皇后作为一国之后,同样也要做一个表率,所以最后跟随崇祯皇帝一起殉国了。不过后世对于这个周皇后的评价一直都非常的好,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她是明朝最贤惠的一位皇后,因为她的日常生活一直都

  • 一河北农民在家中发现明朝圣旨!专家要求上交,农民郑重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圣旨河北,明朝出过多少圣旨,民间发现明朝圣旨

    一开始的圣旨并不完善,也出现过伪造甚至假传圣旨的现象,但是随着防伪技术的日渐完善,和相关刑罚的加剧,几乎再也没有人敢假传圣旨了。。。 圣旨在传下去之后,会保存在接旨人手中,这将是十分光荣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平头百姓是不会拥有圣旨的。然而前不久,在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就有一个老农在自己家里发现了圣旨。

  • 金国提了个建议,北宋欣然同意结果赔得血本无归,百年后历史重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宋两个皇帝怎么被金国捉去,金国是怎么消灭北宋的,北宋如果全力抵抗能打得过金国吗

    古人道: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可是在前后300年的皇皇宋史中,却找不到这个道理。北宋将亡前夕,北方雄起大金一国,马蹄嗒嗒,吼声震天,打遍东亚无敌手。但是,无论它的战斗力多么强大,将领多么骁勇善战,士兵多么强悍无敌,元首多么智计百出,毕竟刚由一个部落崛起,兵员有限,初起兵时才3000来人。想要战胜奴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