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战士自带传奇色彩,拥有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如果有人知道他的一些事迹一定会被吓一跳,毕竟,没有人能想象“小个子”的超凡事迹是怎样的。接下来,我就把这位自带传奇色彩的'小战士'的故事,讲给你听。
一、李安甫的背景
今天这位已经96高龄的老人,名叫李安甫,别名李正安,1925年出生在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县。李安甫老人之所以会参加抗日活动,这与他的原生家庭分不开。李安甫老人的原生家庭是一个当地的普通地主,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
但真正让李安甫踏上抗日的这条道路上,绝对离不开李安甫的两个哥哥和父亲对李安甫的耳濡目染。李安甫的父亲,李锦林,李锦林由于自身社会地位拥有的财富,让他拥有的了接触新的社会思想基础。走上革命的道路是必然也是偶然。
二、参战缘由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社会时代,一个普通的地主家庭,开始慢慢地接受当时的社会思想,并试图将自己也融入时代的潮流中,李锦林在当地的抗日战争中,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并配合当地党组织的敌后抗战工作。由于积极的工作表现,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开始在当地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并协助地下共产党的发展扩大工作。1925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血腥的年代。诞生在那个年代,每个人的结局似乎也早已注定,或死于平凡,或死于伟大。
每个人的结局都是死亡,但我们每个人好像都希望自己的死亡具有一定的意义。每个人都不想死于平凡。李安甫的一生,深受父亲的影响。这仿佛就注定他不平凡的一生。
三、“小个子”的强大
李安甫的身高不足一米二,但李安甫的父亲以及两个兄弟,都生的人高马大的。他之所以身材矮小,是因为在他九岁的时候患上了“侏儒症”。但这并不影响他父亲将自己的一下枪法与本领传给李安甫,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他练就了一身极好的枪法。
1931年,李安甫的两位哥哥先后到北平投军,拜入干姑父宋哲元的部队,开始了他们二人的抗战之行。中日矛盾不断激化,抗战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民被迫卷入战争中,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不断高涨,一团小小的抗日之火在年幼的李安甫心中不断蔓延。
于是就让当时年龄尚小的李安甫担任自己的司号员。在以后的大大小小的实战与练习中,李安甫的枪法不断精进,1929年,部队化整为零,李安甫返回家中,对外说部队精简,自己不当兵了。实际上李安甫在暗中不断收集信息情报。
暗中不断扩大发展抗日力量,由于李安甫自身身体的独特条件中,又有一手的好枪法。在执行刺杀行动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李安甫身材较小,不易引人注目,敌人的防备相对较低。对于李安甫本人来说,多次的刺杀行动让他拥有了更高的侦查力和刺杀能力。
对于日军来说,对李安甫忌惮万分,暗地里将其称为“会遁地术的土行孙”。据李安甫本人说:“印象中,我刺杀了日军驻乐陵第一任宪兵队长茨谷五雄,第三任宪兵队长小野田守,日军教官川岛谷川,还有一些汉奸等。”他最后还强调说:“都是一枪毙命。”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李安甫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据他本人说,1943年,在一次刺杀汉奸的行动中,被敌人察觉,为躲避敌人的追捕,李安甫跳进茅坑里,茅坑里臭气熏天,无数的蛆虫不断灌进耳朵和眼睛里。这样死里逃生的情况不是一次,是一次有一次。
结语: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数个像李老这样的人,愿意舍出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鲜血和身体,筑起一道道人体城墙。抗日胜利是他们的,抗日的光辉是我们享受的。愿我们都能承先人之志,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