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到底是怎样一支卫戍军,硬是让陈胜、吴广梦碎咸阳城外?

到底是怎样一支卫戍军,硬是让陈胜、吴广梦碎咸阳城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30 更新时间:2024/2/11 6:55:46

本文系作者原创且头条独家首发

公元前209年9月,秋风肃杀。

在绵延不绝的秦帝国驰道上,一支数十万人的部队正在急速西进。

骑马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人名叫周文,而他身后的这支部队则是两个月前在大泽乡起义的“张楚大军”。

临行前,陈胜曾嘱咐他,动作一定要快,要赶在秦军没反应过来之前就攻占咸阳!

因此,这一路上,周文可以说是日夜兼程,进兵神速了。

然而,《史记》却记载:

当大军行进到骊山戏水河畔时,周文的脚步却停了下来。

他到底遭遇了什么呢?

难道是后勤供应不上了吗?可即便如此,前面就是咸阳啊!只要攻破咸阳,还怕没有吃的吗?

那么,只剩下了一种可能:

周文遇上了一支实力强劲的部队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支驻扎在戏水河畔的秦军正是大秦帝国最后的希望——

咸阳卫戍军

周文(周章)进兵路线

在首都咸阳,有8万左右的禁卫军守卫着皇帝的安全。

皇帝身边最核心的一层防卫线,是由1000名武装郎官组成的,郎中令是这支部队的首领。

第二层防线是由30000名卫士构成的护卫团,白天实行静态警戒,晚上则实行动态警戒,时刻监视着整座秦皇宫。

最后一层防线是由50000名士兵组成,他们专门负责保卫咸阳城和关中地区的安全,这支部队是秦帝国最重要的机动部队。

而这三支部队的最高首领只能是皇帝本人。

咸阳卫戍军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6年,当时秦国主政的是秦昭王,而第一任咸阳卫戍军的首领便是魏冉

根据《云梦秦简》的记载:

咸阳卫戍军的待遇标准要比普通士兵高出至少2个档次,这2个档次主要体现在物资分配上。

秦国普通士兵只能分到小米;而咸阳卫戍军则可以额外领到豆类和干草。

可不要小看干草,这是只有获得第三级爵位的人才能享受的待遇——因为只有到这一级才能配战马,其他都是步卒。

高待遇就意味着高标准,能被入选到咸阳卫戍军的人也不是普通士兵可以比拟的。

根据大秦律例,男子到了15岁就要办理入伍手续,办理完后,这些男子就成为了大秦帝国的预备军人。

之后这些人每年都要服一个月的“更卒之役”,这一个月里,他们不干别的,专门为家乡承担劳役,比如修河堤、开渠、修路等等。

大约在20岁的时候,这些“更卒”就要转正成为“正卒”,这就意味着他们正式成为了大秦帝国军队的一员。

“正卒”们首先要在地方部队服役一年,而后根据服役期间的军功来评定他们是否可以晋升。

当然,所谓的“晋升”其实就是从地方部队编入中央卫戍部队,其中就包括咸阳卫戍军。

值得一提的是军功。

自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就开始实行“军功赐爵”制度,而军功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斩杀敌方的首级数量。

因此,秦军对于敌人的首级是十分狂热的,哪怕是六国一统后,这份狂热也丝毫未减——

对于他们来说,自己斩下多少首级直接决定了自己能否进入咸阳卫戍军。

在这种“军功优先、首级优先”的政策激励下,大秦帝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古典军国主义的先河,而在这种政策下培养出来的士兵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

虎狼!

那么,咸阳卫戍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呢?

在大多数影视剧中,总是会不自觉地把“秦军箭阵”作为秦军战斗力的典范,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战国七雄中,“秦弩”的排名最多也只能排在第三名——秦弩是没有弩机匣的,所有的零部件都是直接装到弩臂中去的,这样的结构稳定性很差,同时还削弱了弩机和弩臂的强度,导致秦弩的拉力也不是很强。

事实上,包括咸阳卫戍军在内的秦军,最强的战斗力来源于白刃战。

之前也提到了,秦军对敌军的首级很感兴趣,也只有白刃战才能收割敌人的首级。

《云梦秦简》记载:

“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

这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一个骁勇的秦军士兵左手提着人头,右手拿着秦刃,不要命地往前砍杀,所到之处都无人敢近身,血肉横飞,惨烈至极!

试问这样一支军队是六国可以比拟的吗?

秦铍

除此以外,整个咸阳卫戍军还配备了秦铍。

铍,是一种源自于春秋时代的兵器,秦铍刃长25cm,并非是平面的,而是六面的扁平体,前锐后宽,刃口直线前收作为刀锋,极具杀伤力。

在配合作战的时候,一般是“强弩在前,秦铍在后”,即咸阳卫戍军在弩箭的掩护下,步卒发动冲锋战,以构成所向披靡之势。

这一点,在兵马俑上也有所体现。

兵马俑的一号俑坑,由前锋、本阵、两翼和后卫组成。

前锋为三横排,每排68人,多为身披重甲的士兵和盾兵。

本阵由38列纵队组成,多数为轻装上阵的战士。

两翼是各170人的单列警戒部队,负责掩护整个方阵。

后卫则是秦弩兵,夹杂着少许盾兵以防敌人绕后。

相比之下,张楚大军的军队配置就要差很多了。

第一是兵器,秦代对于青铜制品是管制的,铁器的铸造也要登记在册,这就意味着农民起义军的武器绝大部分都是从农具改良的,最多也就是开个刃口而已,和秦弩、秦铍是无法抗衡的。

第二是军阵,起义军的战斗方针主要是人海战术,大家一拥而上,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撤,毫无章法可言,在面对井然有序的咸阳卫戍军的时候,这种战术的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

《云梦秦简》并没有记载战斗的过程,但却记载了战斗的胜利:

“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十馀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

由此可见,张楚大军首领周文最后的归宿是自刎而死。

此次战役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是:

当咸阳卫戍军抵挡住了周文的张楚大军后,大秦帝国获得了喘息之机,皇帝一方面征发骊山刑徒充作兵员;另一方面又将咸阳卫戍军分散到其他部队担任骨干,由名将章邯统一指挥,和陈胜、吴广决战。

最终,由于起义仓促、军队配置的问题,陈胜、吴广梦碎咸阳城外,而陈胜本人也在起义失败后被车夫庄贾所杀。

更多文章

  • 尉迟恭用长枪穿入李元吉的后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喊了一声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一场赫赫有名的宫廷之变。是兄弟父子之间一场因为权势争夺而引起的残酷无情的斗争。这场斗争的双方是唐高祖李渊的三个儿子:一方是秦王李世民,另一方则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李渊李元吉可能没有自己的两个哥哥有名气,但也参与了这场政变。李元吉小的时候也是挺悲剧的,作为唐高祖‬李渊

  • 杨玉环的魅力到底有多大,这两点缺陷都无法阻止李隆基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玉环的样貌简介,李隆基杨玉环吻戏完整版,杨玉环李隆基是什么连续剧

    美的方式有很多,由于朝代的不同,美的欣赏方式也不同,唐朝的美并不像现在一样,什么细腰瘦腿高颜值啥的。大家都知道,唐朝以胖为美,脸什么的并不重要,为现在努力减肥的妹子感叹一下,奈何没生在唐朝。如果把杨玉环拿到现在来对比,很显然这个女人的肥胖,完全不足以让她脱颖而出。 有句话说的好:“一白遮三丑”,

  • 李渊被逼退位,他是否记恨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出身名门望族,年幼丧父,很早就世袭了其父的爵位,即“唐国公”。 要说隋朝时期,身为皇室的杨家对李家还是不错的,李家在杨家的庇护下也是高官厚禄,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隋朝后期由于杨广的统治,全国上下闹起了农民起义,起义的火烧遍了全国。李渊在此时也想分一杯羹,于是就带着儿子们起兵了,这也就有了

  • 重温《芈月传》,芈月之所以选择秦王嬴驷,放弃初恋,是因为两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芈月传芈月祭奠嬴驷,大秦帝国芈月和嬴驷,嬴驷带芈月去见故人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心心相印,矢志不渝,是初恋最美好的样子,黄歇跟芈月正是如此。黄歇是太子伴读屈子高徒,是楚国数一数二的青年才俊,出身高贵,芈月是楚国的庶出公主,聪明漂亮,与黄歇少年相识,两个人一直相爱,本是一对良配。可是,芈月身不由己,自从失去了宠爱她的父王之后,日子就一落千丈。手握生杀大权的楚威

  • 荆轲刺秦失败只因想活捉秦王,高渐离同样惨死秦王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这首歌再熟悉不过了,就是荆轲出发行刺秦王前,在易水边吟唱的一首悲壮歌曲。然而这首歌并不是荆轲在临行前独自吟唱,在他出发前也有一位挚友击筑相送,才致使荆轲由此佳作,这位挚友正是高渐离。[var1]荆轲是什么人,身逢乱世,他是一名刺客,此刺客可并

  • 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隆基怎么评价武则天,武则天李隆基的儿子,李世民李治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李渊,大唐开国皇帝,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公元617年起兵反隋,公元618年登基为帝。时年51岁,在位9年。后因玄武门之变被迫退位。公元635年驾崩。历史上对李渊评价不高,而之所有不高。是因为李世民对历史的篡改。原因就是为了让自己篡位趋于“合理”。但毛主席对李渊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倜傥豁达,任性真率

  • 窃符救赵的关键人物竟是一名女子,她和信陵君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风云迭起,各国为了争霸与扩张土地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同时乱世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千百年后,那些名人贤士的风姿仍受到后人的敬仰与膜拜。其中的战国四君子在当时就是偶像式的人物,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大家一定都熟知,固然信陵君的智慧与胆量让人欣赏,可是在这个事件中起关键作用的却是一

  • 秦国到底什么样?看诗经中怎么描写秦国贵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的历史特点,关于秦国历史的史书,秦国时期的故事有哪些

    一提到秦国,大家总是会不由自主想到刻板的秦律,赳赳老秦锐士的勇武,以及那首慷慨激昂的《无衣》,似乎非刚烈不足以代表秦国。其实先秦时代秦国的生活也多姿多彩,《诗经·秦风》收录的十首诗歌便风格迥异,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秦国生活。我们不妨来看看这首《秦风·车邻》。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阪

  • 秦军曾坑杀赵国40万将士,却在26年后遭受赵国极大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军攻灭赵国过程,赵国对秦军有过屠杀吗,秦军和赵军伤亡对比

    [var1]除了秦国,在其他六国中赵国自推行胡服骑射政策后,也迅速发展成一个十实力强悍的国家,两强相遇则必有一战。在历史上,秦赵两国发生过一场非常著名的战争,那便是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发生的长平之战。最后的结局是以赵国惨败而告终,那次战斗几乎导致整个赵国亡国,秦军竟然坑杀了40万赵国的将士

  • 魏忠贤一手遮天,为何却崇祯轻易拿下看似风光背后却隐现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忠贤为何能稳住大明,崇祯死前为何秘收魏忠贤遗骸,崇祯穿越重用魏忠贤的小说

    其实在各种分析中,对于此类现象,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但不管哪一种专权,实际上和皇帝本身的信赖不无关系,但我们一说到宦官专权,普遍认为明代最厉害,特别是刘瑾、魏忠贤时期,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权的年代里面,甚至可以做到随意捕杀朝臣,做到与皇帝肩并肩的地位,但实际上明代的宦官掌权远不如唐代那么厉害。这就要说到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