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尉迟恭用长枪穿入李元吉的后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喊了一声妈

尉迟恭用长枪穿入李元吉的后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喊了一声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541 更新时间:2024/1/2 21:18:48

玄武门之变,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一场赫赫有名的宫廷之变。是兄弟父子之间一场因为权势争夺而引起的残酷无情的斗争。

这场斗争的双方是唐高祖李渊的三个儿子:一方是秦王李世民,另一方则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李渊

李元吉可能没有自己的两个哥哥有名气,但也参与了这场政变。

李元吉小的时候也是挺悲剧的,作为唐高祖‬李渊的第四子,本应该开心快乐地长大成人,可刚出生的李元吉就把他的母亲给吓了一跳。

因为他实在太丑了,以至于下人们都不愿意抚养。如果不是侍女陈善意心地善良或许将来就没有李元吉什么事了。

影视剧中李元吉的母亲

年幼的李元吉从下人口中以及母亲的态度得知自己小时候被遗弃的这件事。这件事在李元吉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阴影,内心逐渐被黑暗占据。

《新唐书》:猜鸷好兵,居边久,益骄侈。

后来李元吉稍稍长大一些,每天都练习射箭,性格十分暴虐。当捕猎已经满足不了他的凶残时,便直接用活人来代替猎物。不仅如此,李元吉还与继母德妃张婕妤有私情。

当初救他一命的恩人陈善意好心去劝说,没想到,十几岁的李元吉恼羞成怒失手把陈善意给杀死了。虽然事后也有些后悔,但是也没有办法改变陈善意已经死了的事实。

古书上记载,李元吉的武力值跟尉迟恭不相上下,他的骑射能力也是屈指一数,甚至可以达到百步穿杨的高度。

李元吉

反观,同样作为李渊儿子的李世民有父母的疼爱,并从小被李渊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只有大哥李建成对李元吉十分的疼爱,有了这样的对比,李元吉内心自然就更加偏向李建成。

《旧唐书》:“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用晦而明,殷忧圣。运属文皇,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乃定。

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正式打响。

玄武门之变

在太极宫的北宫门即玄武门附近,秦王李世民带着手下军队提前做好了准备布下埋伏,只等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从此门经过,进入长安城。

而不知道情况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骑马奔向玄武门,在临湖殿的时候,两个人隐隐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立刻掉转马头准备返回东宫跟齐王府。

李世民见他们要跑,就骑马跟在后面呼唤,李元吉一看跑不过直接拿起随身带的弓把箭射向了李世民。可不知道是心虚还是慌张,一连三次都没有把弓拉满,一箭都没有射中。

在李元吉晃神之间,李世民逮到机会拉弓搭箭射向了李建成,并且一箭毙命,之后将李建成首级取下。

接着,尉迟恭带领着七十骑兵赶来支援李世民,李元吉被士兵用箭射中跌落下马,后来被尉迟恭的‬长‬枪‬射杀。

死前李元吉终于想起陈善意的告诫,但为时已晚,朝天叫了一声“妈”就一命呜呼了!最后,玄武门之变以李世民取得胜利而告终。

尉迟恭

李元吉的心中一定是很懊悔的,如果李元吉没有因为自己的过失把陈善意杀掉,如果李元吉当初听从陈善意的话戒骄戒躁,性格上收敛些不那么目中无人,可能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智慧是命运的一部分,一个人所遭遇的外界环境是会影响他的头脑的。—— 莎士比亚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没有父母的干预下,年幼的李元吉养成了阴郁的性格,缺乏亲情上的关爱,只能把时间、精力放在舞刀弄枪上面,当失手把恩人杀了之后,可能他也带走了他人生当中最后的一丝羁绊。

昔有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能让他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不惜一次又一次为了孩子而搬家。和现在很多家长都费尽心思把孩子送往校送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孩子。

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挪威)易卜生。

李世民

对于无可避免的一些坏影响,家长应给予正确的引导,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而我们作为孩子本身也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让自己从逆境中找到善于自己的目标。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玉环的魅力到底有多大,这两点缺陷都无法阻止李隆基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玉环的样貌简介,李隆基杨玉环吻戏完整版,杨玉环李隆基是什么连续剧

    美的方式有很多,由于朝代的不同,美的欣赏方式也不同,唐朝的美并不像现在一样,什么细腰瘦腿高颜值啥的。大家都知道,唐朝以胖为美,脸什么的并不重要,为现在努力减肥的妹子感叹一下,奈何没生在唐朝。如果把杨玉环拿到现在来对比,很显然这个女人的肥胖,完全不足以让她脱颖而出。 有句话说的好:“一白遮三丑”,

  • 李渊被逼退位,他是否记恨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出身名门望族,年幼丧父,很早就世袭了其父的爵位,即“唐国公”。 要说隋朝时期,身为皇室的杨家对李家还是不错的,李家在杨家的庇护下也是高官厚禄,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隋朝后期由于杨广的统治,全国上下闹起了农民起义,起义的火烧遍了全国。李渊在此时也想分一杯羹,于是就带着儿子们起兵了,这也就有了

  • 重温《芈月传》,芈月之所以选择秦王嬴驷,放弃初恋,是因为两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芈月传芈月祭奠嬴驷,大秦帝国芈月和嬴驷,嬴驷带芈月去见故人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心心相印,矢志不渝,是初恋最美好的样子,黄歇跟芈月正是如此。黄歇是太子伴读屈子高徒,是楚国数一数二的青年才俊,出身高贵,芈月是楚国的庶出公主,聪明漂亮,与黄歇少年相识,两个人一直相爱,本是一对良配。可是,芈月身不由己,自从失去了宠爱她的父王之后,日子就一落千丈。手握生杀大权的楚威

  • 荆轲刺秦失败只因想活捉秦王,高渐离同样惨死秦王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这首歌再熟悉不过了,就是荆轲出发行刺秦王前,在易水边吟唱的一首悲壮歌曲。然而这首歌并不是荆轲在临行前独自吟唱,在他出发前也有一位挚友击筑相送,才致使荆轲由此佳作,这位挚友正是高渐离。[var1]荆轲是什么人,身逢乱世,他是一名刺客,此刺客可并

  • 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隆基怎么评价武则天,武则天李隆基的儿子,李世民李治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李渊,大唐开国皇帝,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公元617年起兵反隋,公元618年登基为帝。时年51岁,在位9年。后因玄武门之变被迫退位。公元635年驾崩。历史上对李渊评价不高,而之所有不高。是因为李世民对历史的篡改。原因就是为了让自己篡位趋于“合理”。但毛主席对李渊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倜傥豁达,任性真率

  • 窃符救赵的关键人物竟是一名女子,她和信陵君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风云迭起,各国为了争霸与扩张土地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同时乱世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千百年后,那些名人贤士的风姿仍受到后人的敬仰与膜拜。其中的战国四君子在当时就是偶像式的人物,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大家一定都熟知,固然信陵君的智慧与胆量让人欣赏,可是在这个事件中起关键作用的却是一

  • 秦国到底什么样?看诗经中怎么描写秦国贵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的历史特点,关于秦国历史的史书,秦国时期的故事有哪些

    一提到秦国,大家总是会不由自主想到刻板的秦律,赳赳老秦锐士的勇武,以及那首慷慨激昂的《无衣》,似乎非刚烈不足以代表秦国。其实先秦时代秦国的生活也多姿多彩,《诗经·秦风》收录的十首诗歌便风格迥异,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秦国生活。我们不妨来看看这首《秦风·车邻》。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阪

  • 秦军曾坑杀赵国40万将士,却在26年后遭受赵国极大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军攻灭赵国过程,赵国对秦军有过屠杀吗,秦军和赵军伤亡对比

    [var1]除了秦国,在其他六国中赵国自推行胡服骑射政策后,也迅速发展成一个十实力强悍的国家,两强相遇则必有一战。在历史上,秦赵两国发生过一场非常著名的战争,那便是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发生的长平之战。最后的结局是以赵国惨败而告终,那次战斗几乎导致整个赵国亡国,秦军竟然坑杀了40万赵国的将士

  • 魏忠贤一手遮天,为何却崇祯轻易拿下看似风光背后却隐现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忠贤为何能稳住大明,崇祯死前为何秘收魏忠贤遗骸,崇祯穿越重用魏忠贤的小说

    其实在各种分析中,对于此类现象,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但不管哪一种专权,实际上和皇帝本身的信赖不无关系,但我们一说到宦官专权,普遍认为明代最厉害,特别是刘瑾、魏忠贤时期,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权的年代里面,甚至可以做到随意捕杀朝臣,做到与皇帝肩并肩的地位,但实际上明代的宦官掌权远不如唐代那么厉害。这就要说到刘

  • 西辽国号竟暗藏五行理论?身处西域,为何还对中原文化如此执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喀喇契丹,国号里藏着的五行秘密其实西辽对中原文化的坚守可以说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西辽的官方语言始终是汉语。虽然现代所发现的西辽官方文书极少,但在所发现极少量西辽文献里,汉语都占据了主要地位。另外西辽的皇族自始至终都即用了中原王朝特有的庙号和年号,并采用了中原的历法。而在西辽流通的钱币也基本是刻有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