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以盟主身份会合诸侯,开春秋霸主之先河!

齐桓公以盟主身份会合诸侯,开春秋霸主之先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06 更新时间:2024/1/26 20:06:19

君子报仇,不分早晚。虽然自己当了国君,可潜在的竞争对手还在鲁国,何况鲁国还曾发兵伤过自己,于是齐桓公光明正大的兵发鲁国。两国军队在一个叫乾时的地方激战一场。

[var1]

双方这么一交战,高下立判,鲁军不是齐军的对手。齐军先是大败鲁军,而后截断了鲁军的退路,这个打击可不小,那是精神、肉体双重的,消息传来之后,鲁国人非常害怕。

就在这个时候,鲍叔牙代表齐桓公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鲁国。书信的大概意思是,公子纠是我兄弟,对他我下不去手,你们帮我解决了吧。他那个老师,就是召忽和管仲,这两个人挑拨我们兄弟关系,是我齐国的仇人,请把他们押送到齐国来,我要好好伺候伺候他们。鲁国人哪里还有讨价还价的勇气,他们乖乖的杀掉了公子纠,那个召忽不想受辱,干脆自杀了,只有管仲被关到囚车之中,押送到了齐国。

想想自己中的那一箭,那可是管仲亲手发射出来的,要不是我及时装死,就真的死掉了,齐桓公就想杀掉管仲,一解心头之恨。这个时候,鲍叔牙为管仲求情了。原来啊,鲍叔牙同管仲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知道这个人本事极高,于公于私,都想为齐国留下这个人才。

鲍叔牙告诉齐桓公,臣比较幸运,能一直为您效力,现在您贵为一国之君,我也沾了不少的光。如果您只是想做个好国君,那么我鲍叔牙的本事,再加上身边的几位大夫,就足够了。可如果您志存高远,想在天下成就一番霸业,那就非得管仲不可了。我这一点也不夸张的说,以管仲的大才,他去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您要好好考虑一下。

那齐桓公确实不是一般人,鲍叔牙是自己的亲信,听他这么推崇管仲,心里也就是一动,他把管仲请到身边,他咨询治国之道。管仲也对得起鲍叔牙的抬举,把齐桓公如何称霸天下的路径,梳理的清清楚楚。齐桓公非常高兴,就任命他为大夫,一点点的考察他的能力,到后来更是委以重任。

[var1]

除了管仲以外,齐桓公还任用鲍叔牙等几位大夫,在这些人才的辅佐治理之下,齐国重现了曾经辉煌的景象,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发展方面,都焕然一新,甚至有超过齐僖公全胜时期的意思。

几年之后,齐桓公在国家内部树立起了威信,得到了齐国人民的认可和拥护,接下去,他就想对外用兵,让周边的国家,也再次见识一下齐国的厉害了。我们上一篇讲过,齐桓公在外出逃往的时候,曾经路过谭国,可那个谭国国君对他态度非常不好,齐桓公就以这个为由,在公元前684年,发兵攻打谭国。那小小的谭国,那里是齐国的对手,很快就被齐国消灭并吞并,谭国国君逃到莒国去了。

牛刀小试之后,齐桓公想玩点大的了,自己的父亲齐僖公,曾经小范围内的同几家诸侯结盟,他这次想扩大规模,多组织几家诸侯举行会盟,让天下诸侯都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正好还出了个机会,当时的宋国比较乱,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后面会有机会讲到,这里就不细说了。大概的情况是,宋国国君跟掌权的大臣不和,国君不尊重有势力的将军,最后将军杀掉了国君逃跑了,新国君上任,就是宋桓公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以平息宋国内乱的名义,在齐国举行了“北杏会盟”,参加这次会盟的国家有齐国、宋国、陈国、蔡国和邾国。齐桓公以盟主的身份,主持了这次会盟,号召大家齐心协力,帮助宋国渡过这次难关。

这么大规模的会盟,诸侯以盟主的身份主持会盟大会,那还是头一次。从此以后,齐桓公在诸侯中的地位,一下子就高出了一截,怎么说哪,就好比天子下面应该是诸侯,可齐桓公,是位列在天子和诸侯中间的,还是独一份的存在。

还有一件事情,也能突出齐桓公的特殊身份。在这次会盟之前,齐桓公邀请一个小国遂国,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遂国国君拒绝了邀请,没去参加。等“北杏会盟”结束以后,齐桓公马上发兵,把遂国给吞并了。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失去的人才,他是诸葛亮义弟,前途无量,能改写蜀汉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夷陵之战预测,替代刘备参加夷陵之战的小说,火烧夷陵

    马良,字季常,出生于襄阳宜城郡,马氏在当时是有名的名门望族,马良在五兄弟中位居行四,但此人却是兄弟中最为杰出的一位。因为马良的眉毛中有白毛,所以在当地留下“白眉马良”的称呼。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后,于209年自任荆州牧,时年仅22岁的马良,被刘备征召为荆州从事。刘备为了夺取蜀地入川的时候

  • 项羽权位继承到刘邦以后,被楚国统一可能性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且项羽此时不杀刘邦,绝对也会削弱楚国人,就算在楚国灭了刘邦也不能算是彻底灭了刘邦,那么在楚国灭了刘邦之后,楚国灭了刘邦的诸侯,楚国的大王权又该如何继承给刘邦呢?项羽权位继承到刘邦以后,被楚国统一可能性大不大?有人说过,项羽的继承权不大,项羽灭了刘邦后楚国的大王权自然还有公孙衍继承,项羽

  • 他是曹操手下真正第一谋士,却被曹操逼死,他儿子杀尽曹操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在古代历史的地位十分重要,三国小说的精彩以及三国历史本身的魅力所在让历朝历代的人们都是积极的去讨论有关于三国的桥段。而最常被提到的自然是几位武将了,在战场上,这些人厮杀来回,可是,一个优秀谋士的地位还是要远远超过武将的,毕竟,武将决定的是一场战斗的胜利,而谋士却是决定的大方向的胜利,比如说诸葛亮

  • 长平一战中赵军主力己经被秦军消灭了,为什么40年后才灭掉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或许要说了,范雎就是个奸臣,他收受了苏代的贿赂,然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为名,请求秦昭襄王同意。假如不是范雎在秦昭襄王面前建议秦兵班师,后来又进谗言,说白起的坏话,导致白起被杀,赵国或许很快就被灭掉了,白起的功劳更大了,正如那个说客苏代所说:“白起会在秦国位列三公

  • 三国被严重低估的一位君主,整个三国只有他不在曹操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孙坚的儿子孙策和孙权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孙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拿下整个江东,为吴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孙权虽然在开疆拓土方面颇不如其兄长,但其守成之战略极为出色,终其一生也没有让曹操和刘备占到便宜,而且谋得了荆州,使得东吴跨有扬州、荆州两块地盘。很多人认为孙坚的才能并不如他的儿子孙策和孙权,如果孙坚没

  • 三国唯有他能救关羽,曾留下八个字泄露天机,可惜关羽太傻没听懂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生在三国时期,各国纷争,每天随时都会有战争发生。当年,刘备终于决定入川,于是便派得力大奖关于去镇守关键要地荆州。此消息被诸葛亮听到了,便觉得大事不妙,觉得单凭关羽是守不住荆州的。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因为足智多谋而被人们称为“智慧之神”,所以在当时人人都很敬拜诸葛亮先生,对他说的话可是深信不疑

  • 资治通鉴卷第三(1):张仪说魏王反纵,司马错谏秦灭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资治通鉴张仪详解,史记秦灭蜀,资治通鉴之纵横家张仪

    本卷是《资治通鉴》第三卷,名为“周纪三”,起于周慎靓王元年(公元前320年),止于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共记录了战国各诸侯二十三年间的历史大事。主要事迹有秦惠文王采用司马错的计策收服巴蜀;秦国甘茂攻占韩国宜阳;燕国内乱,名君燕昭王即位;张仪游说六国割地纳币结交秦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振兴赵

  • 诸侯列国都是24个节气,为什么齐国偏偏要有30个节气?^Retitle^1675816105045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齐国有个稷下学宫,学宫里各种人才应有尽有,懂天文地理的也比比皆是,这些人身处于齐国的稷下学宫,但对齐人的风俗都非常不认同,曾说“明国异政,民人殊俗,不及天下。”这就是说齐人跟周人采用的节气不同,是一种“异政”。在周人的观念中,只要带了个“异”字,都不是什么好事情。东夷西戎是“异”,北狄南蛮是“异”;

  • 曹操为什么不请孔明出山?绝对不是请不动,真正的原因很好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有的人说可能是诸葛亮当时隐姓埋名,没有太大的名气,所以曹操并不知道这样一个神一般的人物,理所当然的就错过了,但是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成立。因为诸葛亮是贵族世家,他与刘表等人的关系十分的好,关系网是很复杂也很有用的,可以说的上是名声在外的,曹操不去请诸葛亮并不一定是对诸葛亮闻所未闻。其次刘备请诸葛亮的时

  • 秦始皇用什么办法灭了其余六国,武力只是一方面,而计谋才是王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真实简介,王立群讲秦始皇全集完整版,老梁故事汇秦始皇

    很多历史人物说秦始皇嬴政是一位暴君,要知道当时的年代战乱频繁,只有杀鸡给猴看秦始皇才能实现自己的统一霸业。当时秦国是凭借什么统一了六国,难道真的只是靠庞大的铁骑和武力吗?其实武力只是一方面,真正实现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还是在计谋方面。[var1]从地图来看,当时一共有秦国,楚国,赵国,韩国,齐国,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