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广真的是一个暴君吗?其实,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

杨广真的是一个暴君吗?其实,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998 更新时间:2024/1/4 5:15:44

其实历史的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从来都是“胜者为败者寇”,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有些故意抹黑前朝的皇帝也不是没有,就拿我们刚才提到的隋炀帝来说,历史上,真正的隋炀帝其实做过很多的丰功伟业,有一些功绩其实还可以千古留名。

隋朝是个短命王朝,而广则是这个短命王朝的第二任统治者。所谓隋炀帝,其实,则是这个皇帝的谥号,是唐朝统治者追谥的。而且从史料的记载来看,杨广是一个从小就十分聪明的皇帝,历史上记载他从小开蒙早,聪慧过人,也十分好学,兴趣爱好广泛,诗词歌赋都十分拿手。

所以他从小就出众过人,长大以后,更是与其他几位皇子拉开了极大的差距,犹如鹤立鸡群。在他年仅二十岁的这一年,杨广曾带领数十万大军进行了当时轰动一时的“平陈战争”,并且大获全胜。但即使他获胜,他也没有得意忘形,他将从陈国所得的一金一银尽数入缴国库,没有私自拿取不属于他的一分一毫,金钱面前也不为所动,如此心性,十分难得可贵。

而杨广也是一个颇有政治抱负的理想主义者,在杨广登基之初,他曾主张修建贯穿南北的大型工程——隋大运河。除此之外,汉末逐渐荒僻的丝绸之路也被杨广重新打通,东西方贸易恢复正

而且,不光如此,杨广还推行了科举制,让天下有才之士都得以进入朝堂实现抱负。在军事方面,这位皇帝亦颇有建树,在他的戎马生涯中曾三次远征高丽。这样的功业,不管放到哪一位统治者身上,都足以被后世歌颂万世。然而,杨广却没能得到后人的赞誉,后人选择性地对这些功在万世的建树视之不见。

关键原因在于这位统治者太过于急功近利了、好大喜功了。杨广总是想以自己这一代人的努力完成人家几代人都达不成的成就,以至于在这过程中消耗了不少的民力和财力。

就拿京杭大运河来说吧,京杭大运河是一项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工程,它的建成促进了南北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且促进了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杨广在建设京杭大运河的时候,消耗了不少的民脂民膏。修建大运河的过程中,每年杨广都要征调上百万个民夫。

此外,在三次远征高句丽的过程中,杨广每次都倾全国之兵赶赴辽东,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所以,活在隋朝的老百姓,完全有资格说杨广是一名暴君,但活在后世的人却不应该这样评价杨广。

杨广做的这些事情虽然功不在当代,但是却功在千秋。不论是京杭运河还是疏通丝绸之路,都是为后世谋福的事。可以说,唐初的盛世便享受到了隋朝的利。

所以,谁都不能否认,杨广为后世做的贡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冲聪明绝顶,为何13岁便早夭了?司马懿说出实情,他是真的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冲怎么死的最真实,司马懿对曹冲的评价,曹冲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对比魏蜀吴三国的实力,会发现曹操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而且除了曹操,二代的曹丕以及后面的曹叡,让魏国在三国时期也傲视群雄。而相对应的蜀国二代就是刘禅,甚至没有三代。但事实上,曹操所领导的魏国,如果不出意外,让曹冲或者曹昂来领导魏国的话,魏国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强。而在曹冲和曹昂的选择中,曹操可能十分倾

  • 李渊退位时说的一句话,李世民没在意,16年后一一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渊退位后评价李世民,李渊退位后李世民对待他好吗,李渊给李世民分析天下大势

    不过也有很多人对李世民的评价是不怎么好的,这主要就是因为李世民得位的手段不正,是踩在自己兄弟和父亲的头上,才登上皇位的。而当初李世民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的时候,李渊说过一句话,当时李世民没放在心上,在16年之后还都应验了。李渊当初虽然选择了退位,但是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于是他就对李世民说“汝杀吾子孙

  • 若是曹操同意华佗做他开颅手术,结局会发生改变吗?下场只有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此评价对曹操来说确实是很合适,毕竟作为一代枭雄徒手建立起来强大曹魏政权,同时也能够雄据北方,与东吴和蜀汉三分天下,曾经最强大的时候哪怕是孙刘联盟也难以与之抗衡,若不是他赤壁之战大败,或者这三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尽管曹操戎马一生,呕心沥血,他还是没能见到魏国一统天下的结局

  • 李世民被邀请喝酒,中毒后吐血数升,为何大难不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唐高祖李渊是幸运的,儿子们个个能力超群,帮助他成功登上皇位,但是随着唐朝疆域的不断扩大,亲骨肉之间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一统天下已经成为公认的趋势,但是朝堂上暗流涌动,大臣们纷纷选择战队表明忠心,渴望能够赌赢,换来家族的未来的荣华富贵,有人选择太子李建成,也有人选择声势正隆的李世

  • 诸葛亮去世前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仅86字,却说透一生,值得所有人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千古名相诸葛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誉为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他的智慧不仅在战场上,在教育孩子方面也能完胜数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数他临终前写给儿子的这封信。《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 三国时期十大武将实力排行:赵云第九、马超仅第四,第二不逊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十、张辽:曾经吕布手下的第一战将,个人实力十分的厉害。关于张辽相信大家一定十分清楚,在吕布手下他就曾大放异彩,而后归顺曹操之后更是势不可挡。在攻打吴国之时,张辽仅凭七千之众就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十分的勇猛。九、赵云:蜀国五虎上将之一,是三国之中唯一没有败绩之人。将赵云排在此处可能很多读者十分的不服,但

  • 无字碑是谁立的?是武则天故意卖弄,还是她的后人无意为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武则天本身就非常具有传奇色彩,所以有关于她的一切,后人都会拿到桌面上讨论讨论,无字碑这么独一无二的事情当然逃不了众人的“吐沫星子”。有些后人通过揣测武则天的心意,给武则天的无字碑赋予了三种解释:雄伟的无字碑一、武则天觉得自己功盖千秋,再长的碑文也无法叙述她的丰功伟绩;二、武则天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 韩信的墓志铭,仅有10个字,却高度概括了他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信的主要事迹,韩信临终遗言3个字,韩信发迹前的五件事

    和大多数能人将士一样,韩信也是一个久历磨难的人,正如孟子所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韩信可谓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韩信家境贫寒,年少时虽有才却不得志,平时不仅吃不饱穿不暖,寄人篱下的他还经常遭受旁人的辱骂和鄙视。有一次韩信实在饿得不行了,就打算到城外的河边钓

  • 揭秘: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显武则天小说,武则天把李显接回长安,武则天的儿子李显怎么读

    失去权力和男宠的武则天于正月26日迁至上阳宫,过起了半禁闭半隐居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李显每十日便会带上群臣去参拜武则天。李显曾经说过:“朕每隔十日到上阳宫探望母亲一次,她心绪不畅、饮食不佳,常常整天不说话,一日比一日清瘦,看着真叫人难受啊!”这便是武则天最后一年日常生活的概括描述。可以想象武则

  • 欧洲三国,现为欧洲大陆三强,历史上竟然源自同一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欧洲最强三国排名,欧洲三大帝国分别是什么,高加索三国属于亚洲还是欧洲

    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大帝国,其于公元395年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其中西罗马帝国继承了罗马帝国西部地区,于公元476年灭亡,由于罗马帝国在欧洲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力,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进入了中古时代。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欧洲早期的封建帝国,也是继西罗马帝国之后欧洲又一大帝国,其为日耳曼人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