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这次太平军的起义当中,清政府也没有选择坐以待毙。其中,以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在此次作战中,就立下了汗马功劳。1860年,双方的战斗进入到了关键阶段,此时,曾国藩的大军,已经把太平军占领的军事重镇安庆团团围住。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这里是当时水路上的重要要塞,同时也是太平天国都城的西线屏障和重要的粮食供给站,因此只要拿下安庆,可以说太平天国就已经丧失半条命了。就因为如此,双方在这里进行了一年多的激烈攻防战。
当时,太平军方面负责镇守安庆的将领名叫叶芸来。在此之前,他本是英王陈玉成的部下,此时,陈玉成正在率兵攻打江南大营时,因此无暇增援安庆。不过在战斗初期,叶芸来凭借着坚固的城墙,井井有条地展开了防御。并且,他还安排了一名得力干将,率领一支军队扼守在安庆北门外的石垒上,这样便和安庆城形成了掎角之势。就这样,湘军对安庆城久攻不下。
既然强攻不下,湘军这边就考虑到用智谋来取胜了。曾国藩把目标,转移到了安庆北门外的石垒上。经过一番调查,得知在上面指挥的将领,名叫程学启。
程学启,是安徽桐城南乡人,家里面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世代靠种田为生。可是到程学启这里,从小便对种地不感兴趣,也不帮家里人干农活。至于说读书认字,那就更厌烦了。他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拿着棍棒,成天和小伙伴们嬉戏打闹。久而久之,耍起枪棍来还真是有模有样。
1853年,程学启的家乡桐城一带,发生了严重的大旱,地里面颗粒无收,迫于无奈之下,人们只得选择逃荒。恰巧这个时候,太平军来到桐城附近,程学启就这样,跟着家乡的小伙伴,一起参加了太平军。在这批参军的人中,就包括了后来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加入太平军以后,凭借着小时候练习的本领,程学启在作战时表现的十分勇敢,每次作战都冲到最前面,就这样,屡次立功的程学启,一步步当上了太平军的将领。之后叶芸来镇守安庆时,叶芸来见他时本地人,打仗又有一套,就特意去笼络了一下他,还把将自己妻妹的女儿嫁给了他。当然,程学启也不负厚望。和叶芸来多次击退湘军的进攻。
曾国藩和他弟弟曾国荃打听到了程学启的消息后,便派人秘密调查了程学启的家庭情况。几日之后,一个名叫孙云锦的部将,说出了这样一条消息:程学启是个犟脾气,软硬不吃,可是此人却十分孝顺,对家中的老母亲特别好。
听完之后,曾氏兄弟一合计,便想到了胁迫其母亲去逼他投降的计谋。不过在此之前,曾国藩还详细调查了一些程学启的人品,得到的结论是:“学启爱钱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草。”不过就冲这一点,曾国藩便惊叹道:“此名将也”。就这样,湘军从老家,把程学启的母亲和儿子都胁迫过来,并声称:“学启不降,当诛尔亲子”。
在湘军的威迫之下,程学启的母亲打扮成了乞丐的样子,悄悄潜入了程学启的军营。母子见面,便抱头痛哭。同时,这也让程学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思来想后,程学启已经有了投降的意愿。
没想到,叶芸来对此早有防备。在听部下说到有妇人化妆成乞丐进入到程学启军营的时候,他便大惊失色,马上派人持着令箭,让程学启入城来见自己。此时程学启知道事情败露,索性拿着叶芸来的令箭,骗开了营门,带着老母亲直奔湘军大营而去。此外,他还带走了82名得力干将。
得知程学启叛逃以后,叶芸来十分生气,将程学启留在城中的妻儿全部杀掉。得知此事后的程学启十分恼怒,并立下誓言:“灭贼以报国家。”随后,程学启便献上了攻打安庆的计策。他带领着一部分精锐湘军,在安庆北门附近挖了地道,并且在地下埋上了地雷。伴随着爆炸声,城墙轰然倒塌。程学启身先士卒,带领着部队率先冲到城中,就这样,曾经让他坚守了一年多的安庆城又被自己亲手攻占了,而城中一万六千余人的太平军,也几乎全部战死
在占领安庆后,骨子里面就很爱财的程学启犯了老毛病,他让部下大肆劫掠城中财物,严重程度连曾国藩、曾国荃等人都看不下了,并指责说:“君亦降人也,奈何遽至于此!”
不过,尽管如此,事后曾氏兄弟也向朝廷大力举荐了他。就这样,程学启被授以从三品游击之职,赐带花翎。1863年,攻占了苏州的清军,俘虏了大批太平军将领,至于如何处置他们,李鸿章“踟躇三昼夜,不能决”。但在最后,程学启亲自操刀,诱杀了苏州八大降将和数百位将士。这也印证了程学启“杀人如麻”的事实。
我们常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程学启或许是一名出色的悍将,但绝不能算是一个英雄。他本人也是太平军出身的将领,面对曾经同甘共苦的兄弟,他居然大肆挥起屠刀,这一点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不过要是想想他无辜被杀死的妻儿,也让人可怜。这一点倒是和吴三桂,有些类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