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中,哪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后代?勉强算也不到一半了

战国七雄中,哪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后代?勉强算也不到一半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98 更新时间:2024/1/22 14:52:09

[var1]

后来一层一层的分封,各地诸侯在各地享有自治权力,彼此依靠血缘关系和与周天子的一些情分维持着和谐的关系,一片祥和太平。但随着一代一代的传承,血缘关系越来越淡薄,与周天子的情分越来越浅,中间的纽带变得若有若无,如同鸡肋。于是犬戎攻入镐京,周王迁都——历史走向了东周时期。

在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各地的统治者也都还是那些功臣或者贵胄。那么在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的国君中,还有没有周文王的后代呢?

[var1]

燕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周朝建立之初,即昭王九年(前1044),周武王之弟召公奭跟随周武王发在牧野之战中击败了商军,商纣王自焚而死,自此商朝灭亡。在建立周朝之初的祭祀大典中,周武王之弟周公旦手持大钺,召公奭手持小钺,左右夹辅周武王举行祭社大礼,向上天和商朝百姓宣告了帝辛的罪责。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册封其弟召公奭于蓟地,建立了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但召公奭和周公旦一样,没有前往封地就封,而是派他的长子克前去管理蓟地,自己则留在都城镐京继续辅佐周王室。

其实,在春秋时期中的霸主中有一个晋国是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这个国家也是姬姓,其首任国君唐叔虞就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姬诵的弟弟。但是,从周襄王十九年(前633)晋文公进行改革——作三军设六卿起,这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瓜分了大诸侯的权力。到了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这晋国的六卿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又在周定王十六年(前453)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自此,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周威烈王被迫册封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于是,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氏——史称“三家分晋”。而其中韩氏先祖据考证是周文王的后裔,在晋国做事被封于韩原,故得韩氏;魏氏的先祖是周文王庶出子姬高,其后裔毕万在晋国做事封于魏,故得魏氏。韩魏二国虽然姬姓后嗣,但由于被赐姓,便没有燕国那样具有纯正的血统。

[var1]

我们再来看看齐国,齐国之地最开始是分封给最大功臣——姜子牙的,将这样一块又重要又离都城遥远的封地分封给姜子牙,足见周王对姜子牙予以的厚望和仰仗。周安王十一年(前391),田和废去当时的吕姓齐康公——史称“田氏代齐”。因此,齐国实际上是先吕姓后田姓。

电视剧《芈月传》中的女主人公芈月是楚国的公主,而这个芈就是楚国的国姓。而西边的秦国先祖秦非子其实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这两个国家都不是周朝国姓——姬姓。然而在七雄之外还有一个国家——卫国也是姬姓诸侯国,首都朝歌,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时期,为何普遍出现了结义亲现象?都是为了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义亲,就是和原本没有亲属关系的人通过某些方式结成形式上的一种亲属关系,是古人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五代十国时期,结义亲的现象十分普遍,义亲的种类、结义亲的方式等也多种多样,关于这一时期的义亲现象,有很多可以研究和探讨的内容。义亲现象对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格局,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五代十国

  • 刘宋一共九位皇帝,三个人名字读音相同,是没文化的原因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来看下刘宋王朝九位皇帝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刘宋九位帝王关系图第一代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二代皇帝:宋少帝刘义符、宋文帝刘义隆;第三代皇帝:刘邵、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第四代皇帝:前废帝刘子业、后废帝刘昱、宋顺帝刘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宋武帝刘裕与孙子宋明帝刘彧及曾孙后废帝刘昱三个人名字是同音的

  • 楚国拥甲百万,却被秦国痛揍百年并亡国,华而不实的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国版图很大为什么打不过秦国,秦国帮楚国复国,秦国和楚国的最后一次大战

    [var1]楚国也成为荆楚,是先秦时期在长江流域的一个诸侯国,在建国之初出现鄀国盗牛祭祀一事,也是间接性的证明了在建国之初的贫弱现象,但是随后却开始了“筚[bì]路蓝缕”的艰难创业之路,一开始居住在丹阳,而且还是一个弹丸之地,但是随着慢慢地发展便再次立足并慢慢向南方推进,最后发展成一个“称霸”南方的

  • 古代最令人费解的刑罚,上官婉儿犯罪受刑后,百姓跟着“自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公主被16种最可怕的刑罚惩罚,上官婉儿最严重的刑罚,古代最温柔的刑罚是哪几个

    古代最令人费解的刑罚,上官婉儿犯罪受刑后,百姓跟着“自残”?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论在我国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有治国平天下的方法的。如果一个国家想要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没有设立一定的规章律法制度的话,是没有办法约束好每个百姓的行为的。这就得说到古代那些令人非常令人心惊胆战的刑罚惩戒制度了,比如说砍

  • 死在此人手中的三国名将高达8位,魏国6位,蜀国2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三国时期吴国有这样一位小人物,名字叫做马忠,他是东吴一个不起眼的小将,记载不多,篇幅不大,但是只要此人一出场,必有名将陨落,被称为三国第一狙击手,名将终结者,虽然人物地位无足轻重,却让魏蜀两国吃尽了苦头,两国死在他的手中名将高达8位。马忠vs乐进乐进身为魏国“五子良将”之一,身手实在了

  • 五胡乱华的锅,该曹家背还是司马家背?世人自有公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权倾朝野之前也是需要战战兢兢的装孙子的,从曹操到曹丕再到曹睿,连续三代的君主都没能熬死司马懿,却引得对方篡夺了曹家的江山。但看剧的各位都知道,其实曹家的江山还是有一段时间的希望的,若是剧中的曹睿不那么乱来,或许又会是另外一种情形了。在真实的历史上,曹睿也的确以自身的能力,压的司马懿死死不敢动弹,一

  • 苏秦是如何说服六国君主,促成六国合盟,为自己谋得N重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秦最有名的一句话,苏秦背剑女犯图片,苏秦洛阳二亩地佩六国相印出处

    苏秦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史记记载,苏秦先是去当时的大国秦国,推荐他的连横术,但是当时秦国的国君秦惠王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不接受苏秦建议,并不是秦惠王不想当霸主,原因是他觉得时机不成熟,而且秦惠王极度讨厌说客。(苏秦去秦国推荐他的连横术时,商鞅刚刚被处死不久。)苏秦看秦国不接受他的连横

  • 长平之战中,赵括被白起围困长达46天,五国和赵国为何不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王怕再拖下去对赵更加不利,遂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方面,也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

  • 五胡十六国中最残忍的暴君,杀死儿子儿媳,让26人合葬一口棺材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程遐退下去以后,将此事告诉了徐光,徐光说:“中山王经常切齿痛恨你我两人,恐怕将来非但要危害国家,还会危害咱们的家族啊。”于是改天,徐光也悄悄地向石勒进言,说:“中山王借着陛下的威势,攻无不克,因此天下人都说他的英勇仅次于陛下。而且他天性不仁,见利忘义,父子全都占据很高的权位,势力超过了王室,他们内心

  • 长平之役,秦军胜于白起之功?赵括无能?其实背后早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影视作品中的“武安君”白起我们先从秦国说起,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这里有战国时期农耕条件最好的土壤,是秦国实现农业强国的根本。统一战争前85年,秦军攻取巴蜀。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修成之后,灌溉了成都平原的万亩良田。关中、巴蜀作为秦国的两大粮仓就此建成。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人生活中只有两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