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赤壁之战,随着曹操的失败而告终。在战争前,一方是曹操的几十万大军,另外一方是几万军队的孙刘联盟,曹操如日中天,而孙刘俨然一副防守的态势,曹操可以说是占尽3大优势,很多人都觉得曹操会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最终的胜利,可最终为何赤壁惨败差点丧命?只是因为他的这一劣势太明显,会是什么呢?
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而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也同样是弱势的一方,他都能获胜,这次曹操的兵力比袁绍更多,为何却赢不了呢?著名的史学家裴松之认为,主要有2个原因,其一是曹操的大军染上了疾病,类似于“非典”或者“禽流感”,导致战斗力下降;第二个原因是绝对不会刮的东南风居然帮了孙刘联军,这实在是运气不好。
诚然,这2个方面的确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不过这些都是客观上的,即使如此曹操仍然占尽了3大优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1、政治优势,曹操绝对是一代枭雄,当所有人都在招兵买马抢地盘的时候,曹操做了一个最英明的决定,那就是“尊天子而令诸侯”,这为他争取了道义上的支持,做的一切都名正言顺了,其他势力都不具备这个优势。
2、心理优势,曹操的势力傲视群雄,即使孙刘联盟加起来的版图,也不及曹操一个人的势力大,再加上曹操夺得了荆州,给当时所有的诸侯敲响了警钟,谁也不敢轻易和曹操掰手腕。3、军事优势,在那样一个冷兵器时代,兵多将广就是最大的优势,而曹操的大军,即使没有50万,打个对折也有25万,再打对折也有10几万,而对方只有几万人。
这就是曹操的优势,那他有没有劣势,或者说犯下的错误呢?肯定是有的,根据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分析,他认为曹操之所以在赤壁之战中惨败,主要是“战略目标”不明确,他不知道究竟是只打刘备,还是只打孙权,亦或是两者都打,所以导致曹操在排兵布阵上出现不统一甚至自相矛盾的情况,到后来孙刘结盟再打其实已经失去了先天优势。
曹操能答应官渡之战,在道义上是站得住脚的,可是攻打孙刘,就带了“侵略”的味道了,孙刘为了生存,自然不会轻易认输,而会放手一搏的。曹操也过于轻视孙权了,他认为孙权不会接纳刘备,而是拱手相送与他。但是他疏忽了,其他势力都没有了,孙刘肯定是要报团的,有了联盟,才有了胜利的希望,至于刮不刮东风,这些都是次要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曹操还有一个劣势太明显,那就是他的年龄。我们来数一数交战双方主要将领的年龄大家就心里有数了,先来看一下刘备这方,军师诸葛亮正处于黄金年龄——27岁,而孙权这边的年龄也普遍不高,为首的孙权26岁,主将周瑜34岁,还有鲁肃也仅仅36岁,那么曹操此时多大年龄了呢?答案是54岁。
可以说,年过半百的曹操在年龄方面的烈士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把47岁的刘备算上去,孙刘联军的平均年龄也才34岁,这个年龄不多不少,正好是孙刘联军总指挥周瑜的年龄,这是一个巧合,还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呢?54岁在古时候不小了,在判断力上难免受影响,他的这一劣势太明显,多多少少影响了战局。
当然,曹操毕竟是曹操,年龄的劣势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落败后的曹操并没有会心,反而大笑,这或许就是他的过人之处吧。曹操在认可刘备的时候,也在嘲笑对方,可是曹操真的能笑到最后吗?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