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没有李自成明朝还有救吗?只怕这几道难关一样过不去

没有李自成明朝还有救吗?只怕这几道难关一样过不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02 更新时间:2024/2/8 8:46:47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朝代,可以说拥有历朝历代里面最多的粉丝群体,很多人都为明朝的灭亡而惋惜,很多人都觉得明朝是灭亡于李自成之手,那么假设没有李自成为代表的流民起义军,明朝会不会灭亡呢?

答案恐怕还是会的,主要摆在明朝面前的难关除了李自成的流民军以外,可还多得很。

首先,明朝要面对来自关外的满清的威胁,万历时期,建州女真从东北的各个女真部落中脱颖而出,建州女真的领袖就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早年时期曾经名义上也是明朝的臣僚,但是他的父祖在一次明军的征伐行动中被打死,虽然实属意外。

但是努尔哈赤还是决定自行报仇,于是他开始起兵,最初起兵的时候他就没有几个人,所谓十三副盔甲起兵确实是实话。

当时努尔哈赤发展了接近两年,才拥有了八十个士兵,其中三十个棉甲兵,五十个铁甲兵,可以说是非常惨了,反观努尔哈赤的对手大部分都有几百个士兵,但是努尔哈赤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武力,确实就是武力,毕竟就那点人,基本和街头斗殴差不多,他征服了各个小部落,最终发展成了一个超级部落,到了后期已经可以和叶赫与布占泰这样的女真强大势力抗衡,这当然引起了明朝的警觉,明朝多次派兵干扰努尔哈赤吞并叶赫部,努尔哈赤非常愤怒于是发布了著名的七大恨诏书与明朝决裂,爆发了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此战明军居然损兵折将高达五万,十三万大军全部崩溃,剩余的八万人里面也有三万多彻底丧失了战斗力,可以说是明朝建国以来的第二惨败(第一是土木堡之战),明朝全国的精锐基本损失殆尽,在此之后努尔哈赤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连破沈阳广宁,辽东的明朝势力倒退到了山海关,也因此明朝后期最大的压力来源之一就有辽东。

如果没有李自成,单论辽东的压力,对于明朝来说也是非常之大的,当时明王朝每年用于辽东的军事开支高达财政收入的一半,当时明朝的财政收入大致是一年1700万两,居然有850万两用于辽东,而且还要每年分出巨额的财政用于给辽东运输这笔巨额军饷,这笔支出直接让明王朝的财政枯竭了。

尤其是,因为军事上在辽东打不过对方的女真兵,所以明朝还不得不一味对辽东增兵,造成了恶性循环,兵力越多,花费越大,军饷越分散,越打不过女真,最后兵力还得增多。

对于明朝来说,流民军的开销远远不如对辽东的开销,当时明朝的开销主要集中于辽东半岛,对辽东的兵力供给是最优先的,比如洪承畴剿灭农民军的时候主力是甘肃兵,甘肃兵一共就五千人,孙传庭和洪承畴凭借这五千甘肃兵把李自成一度打的山穷水尽,只剩下十几个人逃进了深山之中。

但是后来由于辽东战事吃紧,洪承畴被迫把这五千甘肃兵也调入辽东作战,导致孙传庭精锐全无,当时孙传庭曾经奏报朝廷要求截留这批甘肃兵,但是洪承畴完全不理睬,最终孙传庭也是被李自成十倍兵力围攻致死,如果当时辽东军能够支援一部分兵力,孙传庭完全有能力击破李自成,但是话又说回来,即便辽东军出兵击破,只怕农民军还是可以东山再起的。这就不得不提到明朝面临的第二道难关了:天灾。

明末的天灾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明末处于著名的小冰河期,顾名思义,就是温度明显低于往期正常时间,而且伴随着恐怖的干旱,洪水,冰雹等一系列自然灾害,而且明末还爆发了大范围的鼠疫,从崇祯元年开始,湖北的鼠疫就已经波及了五六个省份,陕西湖北都是重灾区,数十万人口因为鼠疫去世,明朝在鼠疫灾区的财政收入下降到了不足往年的三分之一,外加上恐怖的洪水袭击了明朝的钱袋子江浙地区,可以说更是雪上加霜。

当时明朝全国的税粮,苏淞,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和上海一带要出四分之一,也就是400万石,但是明末时期,由于抗税和天灾,这些税粮只能上交一半,其余的基本都处于拖欠状态,外加上白银贬值,明朝的财政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对于明朝来说当时基本没有开源的手段,又无法像后世一样举借外债,或者发行公债。

所以明朝只能一味的增税,结果这个增税还是平摊各省的,导致整个明朝穷苦的地方贫困加剧,所以流民四起也就成了必然,当时的天下可以说是被财政彻底压垮了,而且由于缺钱,明朝政府普遍削减了地方卫所兵的开支,卫所兵是当初朱元璋设立的机构,主要用途是用于维护地方治安,属于常备军,当时明朝削弱卫所兵在战斗力上的影响本身不打紧,因为卫所兵制度经历了二百多年,基本上是名存实亡。

关键是,由于很多人不能参与卫所兵,那些世代为兵的军户也就失业了,他们大批加入了流民军,成了其中的中坚力量,还有明朝为了削减开支,甚至裁撤驿站,确实有一定成效,裁撤驿站之后明朝节省了88万两,然而驿站中有一个驿卒他叫李自成,李自成因此也加入了流民军,对于明朝来说,李自成的威胁可比88万两白银大多了。

要说以上两道难关就已经可以说是无比艰难了,但是明朝面对的难关还远不止如此,对于明朝来说由于两百多年积累的腐化和党争是更加恐怖的,明朝一度非常廉洁,第一任开国皇帝朱元璋厉行节俭的同时还严厉打击贪官污吏,但是朱元璋死后,明朝的官僚算是彻底放飞了自我,到了崇祯时期,明朝的总督和各地大员都可以明码标价的出卖,明朝的官吏疯狂贪墨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而朝廷内部党争此起彼伏。

当时的明朝朝廷内部党争有各种派系十四五个,这些派系中比较大的有之前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主要是依托东厂锦衣卫和司礼监的力量,也有东林党,主要是东林书院相关人士和所谓的清流派,还有齐楚浙党,这三个党派主要是依托老乡会的力量,比如齐党就是以山东人出身的官吏为核心的党派。

还有依托个人权势的比如温体仁的温党与薛国观的薛党,这些党派互相倾轧,为了官位疯狂斗争把朝廷搞得乱七八糟,当时明朝的所有决策基本上都在朝廷上反复争论几十天甚至数月才能做出,可以说效率非常低下,甚至明朝直到将要灭亡的时候,朝廷上的党派还在勾心斗角,崇祯死后到了南明,他们还在南京搞所谓的三大案,完全不顾国家危亡,可以说这些人的误国极其深重,当然除了这些难关,明朝还有一道难关叫做崇祯。

崇祯这个人刚愎自用却又优柔寡断,既不能做到用人不疑,而且还喜欢杀人,两面三刀,在他手下死亡的大臣不计其数,崇祯还经常胡乱指挥,对整个明朝的灭亡起到了加速作用,崇祯最可怕的一点是他非常猜忌大臣,导致在外将领人人自危,不少将领由于惧怕被崇祯所杀而投降敌营,可以说崇祯也是明朝面对的一道最恐怖也最难以逾越的障碍。

明朝如此,安得不亡?

更多文章

  • 宋江为什么同意了诏安呢?不同意的的话,能否推翻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江为何诏安,宋江 诏安 是否出于忠义,假如宋江推翻宋朝段子

    高俅等奸臣陷害宋江,梁山好汉们喝毒酒而死,其中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李逵的死。一生公明哥哥的喊着,心甘情愿地喝下了哥哥给的毒酒,还浑然不知。就算是自己的亲弟弟,也没有这么忠心,只是宋江害死了李逵,辜负了这几声哥哥。每每看到此处令人心痛的情节,总是想着宋江不带着兄弟们招安多好,继续攻打宋朝江山。那我们就从

  • 李善长是明朝第一国公,刘伯温仅仅是个伯爵,为何刘的名气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善长与刘伯温谁先死,刘伯温回青田李善长送行,刘伯温李善长谈朱元璋

    特别是刘伯温在民间的影响力可谓是大如天,人们常把刘伯温和诸葛亮并列,把刘伯温说成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天才。两人在明朝开国功臣谱上的地位相距甚远,李善长可以说是让刘伯温难以项背,但在史书和民间的名声为何有相当大的偏差?本文就此略作分析,供读者参考。第一:李善长被牵连进了胡惟庸谋反案,所以在明朝统

  • 明仁宗朱高炽的登基之战,明成祖朱棣死后,他为何能先一步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真的传位给朱高炽了吗,朱高炽硬刚朱棣完整版,朱棣带着朱高炽去登基

    明朝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亲征蒙古的途中刚刚断气,就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战争,即皇太子朱高炽与其弟朱高煦的皇位之争。朱棣驾崩后,他身边的近侍马云秘密召集随驾的支持皇太子朱高炽的大臣杨荣和金幼孜赶来皇帝大营,商议对策。听说朱棣死了,杨荣等人非常担心,因为如果朱高煦听到这个消息,一定

  • 活了八十一岁的宋高宗,五十六岁就退位,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高宗晚年传位给谁,宋高宗晚年的幸福生活,宋高宗真的主动禅位吗

    赵构在他五十六岁的时候无论谁劝他,无论是怎么劝他都不想要这个权利,他都想退居二线不想再接管这些事情。在当时的南宋可以说是非常的恐怖,当时惊人,对于南宋,是各种欺压掠夺。但是如果他还是依然做皇上的话。面对各种战斗这种战争,他不能随便逃跑。而他要是当太上皇的话。她可以随时选择撤离。这正好符合他胆子小的特

  • 明朝皇帝:为何宦官专权现象接二连三?不是纵容,而是在巩固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宦官出现专权的根本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画,描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简笔画

    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之初曾经严令禁止过宦官干政,为什么到了明中后期,宦官却始终活跃于朝堂之上?甚至有一些地位高的宦官手中掌握的权力竟然要远远超过文武大臣?答案不是皇帝无可奈何,不是皇帝纵容宦官,亦不是宦官脱离皇帝掌控、为所欲为,而是在利用宦官专权来巩固皇权。一、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为宦官专权

  • 宋朝饮食文化的特点,服务和特色接近现代,宋仁宗生日赐群臣包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在京城的街巷,酒楼、食店、饭馆、茶肆比比皆是,小食摊蜂攒蚁聚。据史载,当时汴京有“正店”72家,“脚店”、“分荣”不计其数。正店即大型酒店,这种酒店建筑雄伟壮观,装饰富丽堂皇,环境优美典雅,主要为上层顾客服务,基本上

  • 为什么很少看到有关元朝的电视剧?不是导演不想拍!而是没法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元朝的建立在创建元朝之前,忽必烈和弟弟阿里不哥曾因政权而走向分裂。忽必烈提倡汉化,而阿里不哥则坚持草原统治。在这场硝烟中,忽必烈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而汉人也因此而感到庆幸,因为在忽必烈的统治下,他们还能生存下去。在击败了阿里不哥后,忽必烈便创建了政权,至于国号,他引用了《易经》中的“大哉乾元”,将

  • 给朱元璋陪葬的妃子们,她们的死法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陪葬的妃子多吗,朱元璋陪葬的46个妃子视频,朱元璋长子朱标陪葬的妃子都有谁

    朱元璋贫苦出身他当过和尚要过饭,他知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担心子孙的江山会如刘邦一样被外戚专权,又迷信死后会孤独,需要人伺候,他看到元朝皇帝也有殉葬,元末不能管理后宫,后宫嫔妃私通外臣,收受贿络淫乱无礼法,为了防微杜渐永绝后患,他就在弥留之际给即将登上宝座的朱允炆留下一道遗诏,其中有四个字:责殉诸妃

  • 岳飞墓前原本跪着5人,为何现在只剩4人?还有一人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民族用自己鲜血淋淋的历史再一次证明了这一道理,泱泱华夏五千年,历经了无数次的朝代更迭,到了晚清时期及近代,一个东方大国沦落到西方列强肆意践踏的地步。但中华儿女凭借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凝聚和感召下,经过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在抗日战争期间,华

  • 靖康之耻:耻辱到何程度,公主嫔妃的遭遇还不如娼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靖康之乱的资料,靖康最惨公主是谁,靖康美女

    唯一没有的便是尊严,他的女人简直被金人们踏遍了,而且对他的后妃也是格外的轻视。根据历史资料《皇朝通志》的说明,说是满清的爱新觉罗家族几乎都是徽钦两个皇帝的后代们。虽然这种说法听上去有些不妥,但是这都是有根据的,清朝时期的满族和金国的女真族本来是同一个族,甚至连努尔哈赤都有可能是宋徽宗后妃所生的,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