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帝国》商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大秦帝国》商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34 更新时间:2024/1/23 8:02:30

翻开《大秦帝国》,看着他与白雪相恋,与荧玉成婚,与秦孝公携手变法,强大秦国,征伐魏国,收复河西,直至他被车裂,能感觉到那是一个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

[var1]

对于理想,他是一个偏执的人;对于生活,他是一个随性的人;对于强大秦国,他是一个单一的人;对于变法,他是一个无情的人,那么商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一个赌徒

商鞅骨子里是偏执的,为了理想,可以不顾一切。

秦孝公的求贤令发出后,卫鞅想要离魏赴秦,施展自己的抱负,可是如何脱离庞涓的势力范围就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当白雪建议他对外宣称自己任了白门总管,从了商道,以此脱离庞涓时,卫鞅思考一番竟然同意了。

[var1]

战国时期,商人地位很低,特别是像卫鞅这种士子从商,更是为人所不齿。重要的是,卫鞅被公叔痤评价为有经天纬地之才,被慎到宣扬为未来的法家代表人物,可谓已经成为当时的名士,一个名士公然从商,更让人蔑视,有可能从此前途尽毁。玄奇从韩国到魏国,听说卫鞅当了白门总管,立即动了杀心,想要杀了他,可见玄奇对卫鞅一个名士子从商厌恶到了极点。

卫鞅接受白雪的建议,一是赌秦国偏僻,他的名声不会传到秦国,二是赌秦孝公招贤纳才,看重的是才,三是赌自己能在秦国有立足之地,施展自己的抱负,完全没有给自己留退路。

卫鞅是拿自己的前途来赌,为了能离开魏国到秦国,根本不顾自己的名声,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是一个真正的大赌徒。

二一个法制社会的开创者

商鞅变法,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甚至在风俗习惯上,全方位地制定了一系列的律法,开了一个法制时代。

商鞅变法,所有人都要有事干,不种田就要从军杀敌,反正不能在社会上乱晃荡,对于在社会上瞎混的人,商鞅给这些人起了一个名字叫“疲民”,也是要治罪的。

疲民要治罪,打架斗殴更要治罪,为了让这些罪人无处可躲,无处可逃,商鞅制定了连坐法,就是你的家人、邻居犯了罪,你要举报他,你不举报,你也和他一样有罪。有人说,犯了法不在家呆着,逃跑了不就行了吗?

不行,商鞅制定的还有通行证法,没有官府发放的照身贴(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不能住店,也不能过关隘,真是寸步难行。商鞅最后在逃跑时,就是因为没有照身贴被店家拒住。

不论商鞅制定的法律是否严苛,是否适合当时的秦国,总之他在秦国开启了一个时代的法制社会,算是法制社会的开创者。

三一个铁血执法者

商鞅制定了法律,所有人都要遵守,没有人例外。

郿县为了争水,孟西白三族与戎狄族人展开了一场争水混战,死伤数百人,违反了商鞅制定的打架斗殴罪,商鞅带领干吏人员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确定这场混战的挑头者、参与者,然后拉到渭水河滩,一下子杀了七百多人,全国震惊,连墨家都惊动了。

白氏一族抗法,不拆房屋,商鞅又一次杀了几十个族长,连名士赵亢都杀了,虽然震慑了国人,维护了新法,但是也让墨家下定决心杀了他这个酷吏,可见商鞅的执法手段有多狠。

除了贵族、百姓,太子犯罪,商鞅都敢惩罚。

太子赢驷的封地交纳的粮食中掺有沙石尘土,赢驷一怒杀了白氏三十多人,造成了秦国史无前例的“交农”事件。商鞅立即铁血执法,不仅惩治了太子,还惩治了太子的两个老师,赢虔是赢驷的公伯,秦孝公的哥哥,商鞅割了他的鼻子,公孙贾是秦国贵族,商鞅在他脸上刺了字,然后流放陇西。

商鞅的铁血执法,不仅在当时,在后代两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里,都是史无前例的。

宋朝的包拯铡了驸马陈世美,被人津津乐道了这么多年,陈世美只是一个伪皇室,而赢虔可是一个正牌王室公伯,并且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王室人员,可见商鞅是一个真正的铁血执法者。

四一个工作狂

商鞅为了在秦国一心一意变法,与白雪分隔两地,两人很少在一起,后来因为太子事件割了赢虔的鼻子,支持新法的铁三角失去了赢虔,为了新法能够顺利推行,忍痛与白雪分开,娶了公主荧玉。可以说,商鞅为了工作,什么都可以失去,所括爱人。

[var1]

一个大活人在屋里照料,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几个月,甚至几年,他竟然都没有注意到,可见他对荧玉的忽视,对工作有多专注,全部心神都在工作上。

在官场上,商鞅从来也没有私交,全是公务,并且是只要公务一完,立即送客。

商鞅没有私生活,没有感情,在官场上全是公务,并且成年累月地工作,从来没有休息过,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

五一个无情的人

商鞅是一个唯法是从的人,心中缺少温暖,只要有人违反了新法,无论任何事,不做一点变通,也不留一点情面,坚决执行,让人觉得他无情、冷血。

黑林沟的里正黑九因为失去爱子,心生无望,性情大变,开始酗酒,荒废田庄、政事,在他的带领下村民都懒了,黑林沟的田地也都荒了,人们没有吃,没有喝,村里人都面黄肌瘦。

商於县令是一个儒家士子,不忍看黑林沟的村民挨饿,便从县库里拨粮食救济黑林沟。

不巧,第三年时正好被商鞅看到,他非常生气。商鞅认为黑九没有做到里正的职责,还把一村人都带坏了,违反了他的新法,就把黑九正法了,完全没有从感情方面考虑,只是一刀切,违法就要被治罪,完全不顾村民为黑九说情,无情地杀了他。

[var1]

商鞅不仅杀了黑九,还杀了商於县令,因为在他看来,商於县令不但疏于督导,还放纵了黑林沟村民的懒惰。在我们看来,商於县令即使有罪,充其量也是失职,没有尽到引导的责任,但是此人绝对是一个好县令,可是商鞅不管好人不好人,只要违反他的新法就杀。这样一个无情的人,让人望而生畏。

商鞅就像是一个机器人,唯法是从的智能机器人,没有感情,没有私生活,一切都是工作,而且他的工作完全是按照既定的程序执行,不做任何变通,就像杀黑九和商於县令一样,是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暴君爹爹的团宠小娇包》:大齐国唯一的小公主带着锦鲤鸿运降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简介:明若是玄医世家的继承人,从小爷爷就把她往“老中医”的方向培养,但最后她却选择了外科专业。毕业之后加入了医学研究组,没想到好不容易研究出来的医学成被同事窃取,那人更是狠心将她送进了地狱。一朝穿越,她来到了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古代,成为了南戎清凰公主,嫁给了一位王爷,没想到开局就成为了殉葬王妃……入

  • 晋国原本是六卿共同执政,为何最后是三家分晋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国六卿谁最后统一晋国,晋国六卿的读音,历代晋国六卿

    [var1]十一个家族中除了“三家分晋”的韩、赵、魏三氏外,其余八家分别为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和智氏。他们采用世袭制的方式长期把持晋国军政大事,不过三军将、佐职位一共只有六个,并不够十一家瓜分,于是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被称为“晋国六卿”。由于晋国的国政被这些卿

  • 钟无盐为齐国操碎了心,齐王却只想利用她,一句俗语道她的出人生悲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国钟离无盐最后怎么样了,无盐王妃,齐国王后钟无颜结局

    钟无艳确有其人,但夏迎春则属后人杜撰。钟无艳虽贵为一国之后,并为齐宣王操碎了心,但她终其一生没有得到君王的半点爱慕,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她长相丑陋。一个长相丑陋的女子,怎么能成为一国之后呢?原因又在于她的胆子大,思想开放,面对困境不会轻易认输,因此而成为一代传奇人物。关于她的故事,我们先从她的相

  • 对秦国统一天下贡献最大不是白起和王翦居然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名将白起和王翦,没有白起秦国能统一吗,白起王翦列传阅读感悟

    [var1][var1][var1][var1]后来楚人为了纪念屈原有了我们现在的端午节,我们感谢屈原的同时,更要感谢白起,楚国首都不破,屈原就不会投江自尽,就不会有我们的端午节了。随后白起与赵国交战一举歼灭赵国45万大军,摧毁了赵国的有生力量,白起的战争指挥才能代表了战国时期最高水准,梁启超考证,

  • 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已晚于关东数百年,十分适合当时情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影响,废井田开阡陌下一句,废井田开阡陌的主要内容

    从甲骨卜辞看,殷商时期的土地制度,也应是所有土地属商王所有,只可惜卜辞用于占卜,其对当时土地制度的记载并不清晰。西周,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所有耕地都属于周天子所有,这异常明确。这就是“井田制”。“井田”,是指土地“方方正正”,划分如“井”字,九块。这种形制,一是很可能与古

  • 如若没有嬴政,秦国能否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嬴政是怎么回的秦国,嬴政是秦国第几位皇帝,如果嬴政活到100岁秦国会怎么样

    嬴政,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称皇帝的君王,也正是他创造了“皇帝”这个称呼。在嬴政一统六国之后,他觉得自己的成就,在秦朝以前,没有任何一位君王做的到,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与之相比,那么自己的称呼自然也要前所未有。于是他便从“三皇”之中取了“皇”,又从“五帝”之中取了“帝”,并称作“皇帝”。意思是

  • 勾践灭吴后,下命令处置了一个人,让所有人感到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勾践灭吴的对策,勾践灭吴免费完整版,勾践灭吴朗读音频

    [var1][var1]越王勾践被夫差的军队团团包围在会稽山,军中士卒多伤病,粮草也早已用尽,情势非常的危急,可以说已经濒临绝境,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只有向夫差请和这一条路可以走,可他多次派使者去吴国军营请和都被拒绝,心情烦闷之下只得在营中喝闷酒。这天,文种来营中汇报军情,看到了在一直喝闷酒的勾践,感

  • 秦国攻郑国,被“养马官”劝退,诞生一尊称,如今很常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出自贾谊《过秦论》。虽秦二世而亡,但六世之奋,依旧令人钦佩。在此之前,秦国还处于“弱秦”阶段,地处偏僻不说,还被众多诸侯国疏远,像夷狄一样对待。[var1]秦孝公继任秦国君主后,以恢复秦穆公霸业为己任,在国内颁发了著名的求贤令,希望能得到富国强兵之策。秦孝公的求贤令将商鞅吸引了过

  • 刘禅说过的3句话,句句气势非凡,1句让魏国心寒,1句诸葛亮跪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禅说的最霸气的话,刘禅三句霸气话,刘禅经典话

    [var1]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很多不存在人却被传为神话,而一些历史上的小人却被说成是重臣,还有一些实际上有才能的人,因为一些小的错误,却被说成是奸佞小人,历史就是这样,你没有亲身经历就会别被人以讹传讹,就有什么现在的说法。 [var1] 在三国时期的那段历史,很多人的看法和知道的情

  • 学生问孔子: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吧?孔子斥其无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相关资料孔子语录,孔子的母亲几岁生孔子,孔子学府与孔子国际学校

    [var1]然而,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却有不同的看法。这个人就是宰予,宰予这个学生,能言善辩,也非常喜欢较真,常常让孔子下不了台。这次他就对孔子说:父母亲去世,为什么要守丧三年呢?时间太长了吧?一个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啊!礼坏乐崩,就是从这里来的。不过,宰予这恐怕是诡辩。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