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农民太胆大,敢绑县官进京告状,朱元璋公开奖励,现在谁敢做

明朝农民太胆大,敢绑县官进京告状,朱元璋公开奖励,现在谁敢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510 更新时间:2024/2/6 17:42:29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4年),江苏熟县的农民陈寿六,因不满县官顾英横征暴敛,一气之下和几个哥们一起,把县官绑了,送到南京去治罪。

这在当时是非常轰动的大事。

区区一个农民怎么敢绑县官,这是不可思议的,但实实在在发生了。

根据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还对陈寿六发出了“此人,岂不伟欤?”

意思很明白,连朱元璋都赞叹这个农民行事光明磊落,是个敢作敢当的男子汉。

那么,农民怎么有胆量敢绑县官呢?

这还得感谢朱元璋这位农民出身的天子。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农民,小时候遭受了很多磨难,他最痛恨的人是谁?就是那些贪官污吏!

为了对付这些贪官污吏,朱元璋还颁布了一道针对处置官吏的律法,那就是《明大诰》。在《明大诰》中,例举了很多贪官遭受刑罚的案例,也明确规定了对付贪官刑罚的标准,比如: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

朱元璋要求大明的子民人手一本《明大诰》,实则就是让老百姓对官员的监督。不得不说,朱元璋这一招实在高明,官员治理百姓,而百姓可以监督官员,这样的一来,官员就不敢太过于放肆。

在明朝初年,各级官员的俸禄都很少,正九品的官员,每月俸禄三石,万历年间才涨到五石五斗,如果吃饭,应该够了,可是还要吃菜和穿衣,还有人情的往来,都要花钱的。

所以一个县令的俸禄,很难养活一家人,有的官员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去贪污,其实他们也很可怜的。

再洪武年间,贪官们冒着剥皮抽筋的危险去贪污,但是她们也怕死啊?那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联合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官官相护。

这本《明大诰》,是史上最严,也是唯一的官员管理法。里面有数十种对待官员的刑罚,例如诛足、枭首、断手、斩趾、挑筋、断舌、抽肠、凌迟等等,每一种刑罚拉出来,都能吓死人。

陈寿六捆绑县官进京,头顶《明大诰》,那就是告诉所有人:是皇上吩咐我这么做的。

最终顾英贪污罪名坐实,被打入了大牢,而陈寿六也受到了朱元璋的重奖:“赐三十锭,免杂役,随行各赏衣两件。”

朱元璋非常欣赏陈寿六,他为了防止其他官员对陈寿六打击报复,还特意下圣旨:“敢有罗织罪名,害陈寿六者,诛其族。陈寿六若借朝廷之名义,行不法之事,地方官员无权决断,须押解入京审判。”

朱元璋为什么要对官员这么严格呢?因为他就是起义后推翻的元朝。农民为什么要起义?那是因为贪官污吏不给农民活路。

归根结底,一个朝的兴衰,就在于官吏的廉洁程度。朱元璋看似维护农民的利益,其实还是维护大明王朝的统治。

贪官污吏们行使手中的职权,鱼肉百姓。百姓不堪其苦,如果不能正常申诉,只能用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那就是造反。

朱元璋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他绝对不允许别人造他的反。

陈寿六绑县官去南京,其实也是一种申诉的方式,他头顶《明大诰》,是依法而行。

如果他这么做,得不到皇帝的认可,那么,《大明律》和《明大诰》就会失去对官员和子民的约束,官府也没了公信力。接下来,离百姓造反的日子,没有多远了。

朱元璋没有令老百姓失望,惩治的贪官,维护了老百姓的利益,也维护了大明的威严。

但是朱元璋也清楚大明官吏们,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他担心陈寿六受到官员的报复,不得已才下了那道旨意。

几百年后的,平度市云山镇党委书记王X,要是换在明朝,一定被农民绑了。

唐太宗世民就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么简单的道理,谁都明白,可现实却很骨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指着猪蹄问:这是什么菜?沈万三回答3个字,保住了小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沈万三和朱元璋的关系,沈万三第一次面对朱元璋的考验,朱元璋问沈万三猪蹄是什么菜

    因为“朱”与猪蹄的“猪”同音,在古代,皇帝的名字是不能直呼的,不然的话,就会被处死。朱元璋此举就是为了除掉沈万三,把他的财产给抢走。不过沈万三也不傻,他想了想说道:“陛下,这是一只“万三蹄”。”朱元璋闻言,哈哈一笑,没有再说话。沈万三叹了口气,心想总算躲过一劫。然而,这还不算完。沈万三,想必大家都有

  • 光武帝刘秀,被戏曲抹黑的皇帝,说他滥杀功臣,其实跟朱元璋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光武大帝刘秀传奇60集,光武大帝刘秀爱奇艺在线观看,光武大帝刘秀小说收藏榜

    这些故事的主线,实际上都差不多,说的是:为东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铫期。他曾镇守草桥关,刘秀对其特别倚重,是自己的心腹重臣。但刘秀晚年昏聩,宠爱郭妃,郭妃的父亲郭荣因成为国丈,而被提拔为太师。太师郭荣多行不法,看不上朝中的文武勋贵。而姚期的儿子姚刚(历史上姚期原型是铫期,而且并无

  • 宋朝为什么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都怪这个皇帝把家底败光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燕云十六州”处于今日北京、天津以北及河北北部地区,其地形主要呈北高南低的态势,从开始之初,燕云十六州就是一块抢手宝地,可以说谁先占据了这个位置,谁就拥有了向中原突进的优先权。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后唐节度使石敬瑭发起兵变,建立了后晋政权。但是,以石敬瑭的实力,还不足以和整个后唐相抗衡。为此,他就求助

  • 明朝为何会放弃对安南的占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为啥放弃统治安南,朱瞻基放弃安南,朱瞻基为什么放弃安南

    实际上明朝对越南,也就是当时的安南用兵,是在成祖朱棣时代,而早在太祖朱元璋时代,在其编纂的《皇明祖训》中,将朝鲜等15个国家列为了不征之国,其中就包括了安南,意思就是说,我太祖朱元璋以后的明朝皇帝,不要主动出兵去攻打我列出的这15个国家,除非他们主动挑衅。成祖时代出兵攻占安南,是因为安南挑衅了明朝,

  • 联金灭辽,害死北宋王朝的正确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辽与北宋的合战,北宋向辽进贡岁币,七下历史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所谓联金灭辽,是指北宋联合金国,一起出兵灭掉辽国,拿回幽云十六州。实际上,这个政策不是宋朝人先提出来的,而是辽国人马植提出来的。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枢密使童贯出使辽国时候,幽云地区的辽国汉人大族马植首次为宋朝献上“联金灭辽”之策。马植非常厉害,眼光独到,头脑清晰,他很早就看出辽国的大敌是女

  • 从秦朝起,为啥仅有明朝和民国自南向北统一?有2个共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朝跟宋朝相差多少年,秦朝和明朝是什么关系,秦朝宋朝共同点

    比如明朝建国前夕,蒙元的骑兵还在欧亚大陆威名赫赫,天下无敌。民国时期,北方的北洋政府占据着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掌握着全国最重要的财赋重地。可为什么出现了南方一统天下的局面,究其原因,若仅仅用经济社会条件来分析,那也太简单了,如果非要这样说,经济社会发展十分滞后的金国人灭北宋、经济落后的后金政权硬生生将

  • 蓝玉的人皮在博物馆吗?蓝玉案朱元璋为何活剥蓝玉人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为何剥蓝玉的皮,朱元璋电视剧蓝玉之死,朱元璋杀蓝玉后悔吗

    明初蓝玉案与明初的胡惟庸案一样,蓝玉案牵涉了超过1.5万人,是明初四大案之一。那么蓝玉是因为什么罪名被剥皮的呢?这是什么样的案子,竟然能牵涉到1.5万人之多呢?原因就是谋反。其实这也是朱元璋惯用的罪名,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那么蓝玉真的是要谋反么?其实谋反不谋反都没关系,只要他存在当时的朱元璋就必

  • 奇葩!明朝一农民被太监打了,回家阉了自己儿子,送到宫中当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十大太监暴行,明朝民间奇闻趣事,明朝最奇葩太监

    陈矩入宫时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要说他也真是厉害,入宫之后,从开始的最底层做起,工作兢兢业业,在宫里摸爬滚打了五十余年,职位也步步提升,最终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做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了。但陈矩虽然权大,但却从来不滥用自己的权力,他恪守自己的操守和初心:“祖宗

  • 李自成放走了郝摇旗,种下了善果,才有了今日又回到了他的麾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自成麾下4个年轻小将,李自成摇旗图片,李自成麾下的将军

    上一节说到李自成经过一处被洗劫的村庄,看到墙上写着血字:大顺天下,唯我永昌。这摆明就是有人陷害大顺军队。李自成正义凛然地说道:“我一直都很约束部下,无论什么样的情况,都不得骚扰百姓。当年有一个罗汝才的将领,立下很多大功,正因为滥杀无辜,才被我正了军法。我们是义军,不枉一个义字。我不相信,他们会做出这

  • 包拯去世后,他的4大侍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包拯手下十大猛将,包拯死后赵虎去哪了,张龙赵虎什么时候成为包拯手下的

    但是在这些文学作品当中,也要讲究点道理,总不能让包拯一个人孤身犯险吧?于是在这些文学作品当中,包拯的身边有着不少极具特色的人物,其中就有着王朝、马汉、张龙和赵虎这四名保护他安全的护卫。但是在包拯死后,他们四人的结局究竟如何呢?当然,在历史上的包拯身边,是没有这四个人的。这四个人第一次出现,是在清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