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太祖朱温篡唐称帝、滥杀无辜、荒淫无道,是历史上有名的荒暴之君,为历代人所不齿。后世经常有人用“友珪弑父、刃出其背”的事情,来说朱温是背义忘恩、天人共戮之豺狼,他的死是咎由自取、报应不爽。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都有好坏两面,即使凶神恶煞般的人也有人性的闪光点,朱温也不例外。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1记载:“太祖(朱温)性孝愿,奉太后未尝小失色,朝夕视膳,为士君子之规范。帝严察用法,无纤毫假贷,太后言之,帝颇为省刑。”由此可见,朱温对待母亲王氏非常的好,放在现今完全可以入选“十大孝子”之列。而我们现在的人有那一个能够做到“朝夕视膳”,对有些人(不孝子)来说,不摔盆砸碗就很不错了。
朱温如此荒淫暴虐之人为什么如此有孝心呢,这和他的家庭教养有关。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17说,朱温的祖父朱信、父亲朱诚都是读书人,世代以教书育人为业,从其父辈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其家庭教育是非常推崇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朱温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王氏带着三个幼小的孩子在同县的地主富豪刘崇家打工生活。在兄弟三人中,朱温聪明伶俐,有点狡猾,做事完全没有规矩,经常遭受刘崇兄弟的责打。有一天,朱温偷了刘崇家的铁锅就往外跑,被刘崇追了回来,刘崇的母亲见朱温行事异于常人,料定其将来必有一番大作为,就庇护着朱温。
成年之后,乱世出英雄,朱温和他的二哥去投奔黄巢军中,他的大哥朱昱与母亲王氏一直都在刘崇家打工度日。好几年相互之间没有音讯,大家都以为朱温已经死于非命。当朱温当了汴州节度使之后,就派人装扮好马车,去刘崇家接自己的母亲。来人到了刘崇家门口说明来意之后,朱温的母亲王氏十分的惊恐,不相信来人的说法,躲在屋里不敢出来,并且对身边的人说:“朱老三这个二流子,不知道早死在那个地方了,怎么可能成了富贵之人,汴州节度使肯定不是我的儿子朱老三。”来人将朱温投靠黄巢,又归降唐朝屡立战功的事情说了之后,王氏才喜极而涕。过了没多久,王氏和刘崇的母亲一起来到了汴州,朱温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时人都称赞朱温孝敬母亲。
朱温的二哥朱存当年在黄巢军中战死,有次朱温给母亲敬酒,相谈甚欢,说到家事的时候,朱温得意地说:“我爹当年辛辛苦苦教书育人,连一官半职都没混到,今天他的儿子已经官至节度使,真是没有辱没先人啊。”王氏听了之后很不高兴,过了好久才对朱温说:“你现在身居高位,但是你的品行比不上先辈,你二哥和你一同投到黄巢军中,可是他却战死了,留下来的儿女衣食无着,孤苦伶仃,也不见你怜悯帮扶之心。”朱温听了之后,立即流泪称罪立即流泪称罪,并马上派人接二哥的儿女接到汴州抚养。
朱温建立后梁之后,封母亲王氏为文惠皇太后,封大哥朱(全)昱为广王,追封二哥朱存为朗王,就连小时候责打过自己的刘崇也封为商州刺史,位至列卿。可见朱温是一个有情有义、知恩图报之人,并不完全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