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太平天国起兵后,清廷最初依然用满清八旗去镇压,结果因为入关日久,满清八旗早已腐化堕落,没有丝毫战斗力,被太平军打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几乎把整个江南都拱手送给了太平天国。为了镇压太平军,清廷没有办法,只能放开了权力,让地方去自行募兵、收税,以对抗太平军。这就让南方的大地主们抓住了机会,他们兴起团练,掌握了清朝本来严密控制的军权。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太平军信奉“拜上帝教”,入城之后捣毁孔庙,让那些信奉儒学的大地主们内心站在了维护清廷统治的一边,当朝廷允许他们拥有私军之后,也就成为了镇压太平军最厉害的尖刀。其中,战斗力最强的就是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当太平天国灭亡后,这些封疆大吏尾大不掉,有兵有权有钱,连清廷都指挥不动他们了,清朝防了二百年的汉人军阀就此重新出现,又重新回到了两千年来一直重复的各地地方割据,皇权不下县,乡里由土豪乡绅统治的情况。
曾国藩攻破太平天国的天京后,把太平天国掠夺的无数财富全部据为己有,清朝朝廷即使知道但也无能为力,最大的处罚只能把原来封给曾国藩的公爵改成侯爵;李鸿章在南方时,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手握最精锐部队的李鸿章和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不但按兵不动,反而是准备“东南互保”,拒不接受朝廷的宣战诏书,准备在一旦北京失落后,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
到最后辛亥革命爆发后,这些地方的实力派就直接改换旗头,宣布革命,从清廷的官吏变成了革命军的都督。所谓辛亥革命不彻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当时的革命军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强,远不是北洋军的对手。只不过各地实力派全部背弃了清朝,连北洋军也落入了袁世凯之手,这才让清廷大势已去。至于逼清帝退位的袁世凯,也是李鸿章一路提拔起来的。
所以说,正是清廷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导致了汉人军阀崛起。汉人军阀的崛起又成为了断送了清廷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却间接埋葬了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