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给中国取了个霸气名字,历经2千多年,从未更名沿用至今

秦始皇给中国取了个霸气名字,历经2千多年,从未更名沿用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259 更新时间:2023/12/12 7:08:42

虽然我国经历了多个不同的朝代,但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份一直都有发自心底的坚持,那就是“中华儿女”,“中华”这个名字也成为了新中国的名字。

事实上,“中华”这个名字真正的起源是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后,秦始皇便开始使用“中华”两个字,虽然秦国没过多久便改朝换代,但“中华”二字却保留到了今天。

秦国统一

战国末期、群雄四起,秦国经过六位皇帝的接连努力,终于完成了统一的大业,这是继周朝之后的又一次大一统。

为了让秦朝可以更好的传承下去,达到“千世、万世”的目标,秦始皇在多个方面完成了统一,这就是“车同轨、书同文”。

但仅仅是这两点还不够,大家必须在意识形态上统一才能做到真正的统一,于是秦始皇便开始使用“中华”两个字,让大家都在心底将自己当成中华的一份子,那么“中华”两个字从何而来呢?

中华的出现

“中”这个字很好理解,就是中心的意思,秦始皇认为秦国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再加上古人以“中”为尊,所以“中”这个字便确定了下来。

其实不只是秦始皇,历史上那些强大的国家都曾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这点从各个国家的地图就可以看的出来,比如在韩国的地图当中,韩国就是世界的中心,并且韩国的土地面积从地图上看要超过中国。

与“中”不同,华的具体来源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字面意义,古人将华看做繁华昌盛的意思,所以选择用华字代表国家稳定发展,越来越好。

而第二个说法则与我们的起源有关,华与夏有相同的含义,直指中原地区的起源“夏朝”。

秦始皇起名“中华”,有自身强大的原因,也有让大家团结在一起的意思,因此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虽然后来秦国覆灭,但中华的说法依旧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乃至到了民国时期,我们也在使用“振兴中华”、“中华儿女”等口号来表明我们的身份。

虽然我国有很多个民族,但依旧自称为“中华民族”,表示我们是一家人。

秦国的传承

虽然秦国消失,但秦国对后世的影响依旧十分的深远,除了“中华”以外,秦国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同样很重要,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书同文”和“车同轨”。

或许现代人还理解不了车同轨的具体影响,这点从汉朝初期对抗匈奴的失败可见一斑。

刘邦项羽能够打败秦国,建立汉朝,汉朝理应比秦国更加强大,可事实上在面对匈奴的时候,汉朝却十分的弱小,被打的溃不成军,不得不用和亲和赔款的方式来稳定和平,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六国当年的影响。

战国后期各个国家的发展并不相同,这不仅体现在文字上,还体现在装备上,各个国家的武器装备使用着完全不同的规格,同样是战车,如果你的战车损坏,必须拿到自己国家维修,不能直接从别国的战车上拿下零件使用。

到了汉朝时期,虽然经历过了秦国的车同轨,但毕竟秦国的时间还短,汉朝使用的大量武器装备都来源于战国时期的不同国家,这就导致装备之间非常的不匹配,可能你拥有十辆破损的战车都拼不出一辆完整可以使用的战车。

因此汉朝基本上是延续了秦国时期的政策进行发展,让武器装备全部统一化、制式化,这大大提升了汉朝军队的整体战斗力。

尤其是在弓箭方面,每一个士兵都可以使用其他士兵的武器装备,和匈奴打起仗来事半功倍。

而在“书同文”方面,统一文字的作用对后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当时不仅战国之间使用的文字不同。

周朝所使用的文字同样有所不同,如果秦国没有进行书同文,相当于秦国内部同时有好几种文字在流通,这时在经过战火到达汉朝,说不定会有大量的历史文献与资料丢失,甚至连孔子的学说都有可能遗失。

虽然秦始皇有很多的问题,但是他的理念却让经历多年战乱中原地区第一次团结在了一起。

要知道周朝从一开始就进行了分封制,换句话说,周朝从建立的那一刻开始就进入了分裂的局面,如果秦国没有完成统一,那么后世很有可能发展成类似欧洲一样小国林立的局面,再难出现意识形态上的统一。

中国之所以能出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面,是因为秦始皇早早就将中华的概念深入到了所有人的心中。

不管国家如何分裂,战斗多么的激烈,大家在潜意识中都会以完成统一作为目标,而不是坚持长时间的独立发展。

就以三国时期来说,三国鼎立其实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局面,如果三国国家都在安心发展,或者其中两个国家都在安心发展,同时不断向四周开始蚕食,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会变成非常稳定的三个国家,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区经常出现。

但是放在中华民族的后代中,这就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因为所有人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统一,无论是曹操刘备这一代,还是曹丕等后代,他们的目标也都是完成统一,中原地区可以发生战乱,但绝对不可能进行分裂。

同理,这样的信念在出现在元朝和清朝时期,作为外来者建立的政权,元朝和清朝始终没有得到平民的支持,尤其是元朝,元朝压迫的越厉害,底层人反抗的就越凶猛,不管经历怎样的战乱,大家始终记得自己中华儿女的身份。

可以说,秦始皇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这就是团结的信念,文化、文字、理念等,无论经过多少年都不会改变。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但中国却是唯一一个完整保存了传承的国家,这就是多年来传承的信念,至于其他的国家,他们有的可能连自己的来源都说不清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邦的发家地芒砀山,供奉的“斩蛇碑”,出现了金身武士的身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档案刘邦,刘邦历史人物介绍,刘邦斩蛇碑全景图

    早在秦朝末年时期,刘邦还没当上皇帝,仅仅只是秦朝编制内的一个小官时,一次,刘邦接到一个任务,以亭长的身份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骊山,为的就是给秦始皇修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徒役在半路就逃跑了,毕竟修墓之事,最后很少有人能活着出来。可是就在快到芒砀山时,天上突然下起了暴雨,没法继续前行,等雨停后,刘邦

  • 吕布为什么要夺取刘备的徐州?原因恐怕不只是见利忘义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布偷袭徐州时刘备在做什么,吕布打徐州,新三国吕布夺取徐州

    袁术得到机会后立即写信给驻扎在小沛的吕布,让他趁机偷袭刘备的后方以夺取徐州。驻守下邳的中郎将丹杨许耽打开城门,吕布军蜂拥而入,张飞不敌而败退,下邳城失陷,刘备的家属包括其部下许多人的家属均陷于吕布之手。刘备听闻这事后立即回军救援,当大军快到下邳的时候,全军崩溃,不得已撤退。刘备企图夺取广陵作为栖身地

  • 比秦琼薛仁贵还厉害的大唐名将,却被李世民彻底无视,为何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李世民与薛仁贵,李世民见到薛仁贵,李世民被困越虎城薛仁贵率军解围

    隋唐之时,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时代,出现了许多名将。尤其在李世民手下,都扎堆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止一个“瓦岗群雄”,就足以亮瞎后人的双眼。且更牛之处还在于,李世民手下的这些名将,还能完美分成三大类。第一类,可称之为“战略类”,这是统帅级别,代表人物是“两个半大唐战神”。所谓:前李靖,后李绩,外加半

  • 两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诉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初年少数民族中又以匈奴势力最为强悍,因此,如何处理与匈奴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怀远以德还是武力震慑成为朝堂上争论不休的政治问题,而历代帝王也都根据当时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国力做出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判断。一、西汉前期(一)双方发展状况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口,刘邦取得了楚汉战争的全面

  • 谋篡北周江山,按户口杀人,隋文帝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坚为什么把北周皇室杀干净,隋文帝个人简历,北周历史简介

    隋朝原本是建立在北周的基础上,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更是北周的外戚贵族,不过他利用自己的身份,顺利夺取了北周江山,这一行为也让他在历史上被很多人诟病。北周原本在周武帝等人的治理下,已经掌握了绝对的霸权,更是顺利统一了北方,可惜周武帝英年早逝,没能完成一统大业。杨坚篡权之后,等于是顺利摘取了北周的胜利果

  •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什么痴迷于男宠?其背后政治意图令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武曌[zhào] (624年-705年12月16日 [2] ),即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李世民时期,做了十二年五品才人武则天本来是李世民

  • 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却杀尽汉人、重赏匈奴,事后发现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匈奴出土铁器,汉朝打匈奴的真实经历,汉族大帝和匈奴的最后一战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仅有的几个彻底征服外敌的王朝之一,汉武帝被称为千古一帝,正是因为他为汉朝解决了匈奴这个心腹大患,不但给汉朝换来了长久的和平,也让汉朝可以更好的发展,成就了一番霸业。可征服匈奴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要在武力上征服匈奴,还要通过各种手段征服匈奴,尤其是那些归顺汉朝的匈奴人,要做到“为

  • 巨鹿之战,项羽是如何绕过章邯主力,攻击秦军甬道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项梁在世时,项它和项羽是他帐下可独自带兵的两员大将,项它曾率军参与临济之战,项羽则远征襄城。项梁死后,虽然范增等人奉项羽为统帅,但实际上项氏内部资历最老的是项羽的叔父项缠,同样拥有嫡系军队的则是项它。面对秦军,项氏内部暂时还算团结,但项它绝不甘心屈居项羽之下。与其把项它留在身边掣肘,不如让他作为偏师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汉帝国第一功臣韩信的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一个屌丝中的战斗机,人家刘邦再不济也是体制内,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工资不高但也饿不死,家里有个哥哥勤劳刻苦,时不时也会接济一下这个不中用的弟弟。韩信就没这么好了,自幼爸妈就没了,一个人在淮阴那旮旯流浪,又没有一技之长,力气还不大,苦力活都干不了,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最惨的时候,还跑到一个帮人家洗

  • 唐朝和日本的战争:把日本彻底打服,此后千年未敢挑衅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发生于公元663年,此战名为“白江口之战”,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倭军(4万余人,战船1000余艘),唐军(1.3万人,战舰170余艘)。唐朝水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数倍的倭军打得大败,奠定了此后长达千年时间的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历史上与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