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经历了多个不同的朝代,但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份一直都有发自心底的坚持,那就是“中华儿女”,“中华”这个名字也成为了新中国的名字。
事实上,“中华”这个名字真正的起源是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后,秦始皇便开始使用“中华”两个字,虽然秦国没过多久便改朝换代,但“中华”二字却保留到了今天。
秦国统一
战国末期、群雄四起,秦国经过六位皇帝的接连努力,终于完成了统一的大业,这是继周朝之后的又一次大一统。
为了让秦朝可以更好的传承下去,达到“千世、万世”的目标,秦始皇在多个方面完成了统一,这就是“车同轨、书同文”。
但仅仅是这两点还不够,大家必须在意识形态上统一才能做到真正的统一,于是秦始皇便开始使用“中华”两个字,让大家都在心底将自己当成中华的一份子,那么“中华”两个字从何而来呢?
中华的出现
“中”这个字很好理解,就是中心的意思,秦始皇认为秦国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再加上古人以“中”为尊,所以“中”这个字便确定了下来。
其实不只是秦始皇,历史上那些强大的国家都曾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这点从各个国家的地图就可以看的出来,比如在韩国的地图当中,韩国就是世界的中心,并且韩国的土地面积从地图上看要超过中国。
与“中”不同,华的具体来源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字面意义,古人将华看做繁华昌盛的意思,所以选择用华字代表国家稳定发展,越来越好。
而第二个说法则与我们的起源有关,华与夏有相同的含义,直指中原地区的起源“夏朝”。
秦始皇起名“中华”,有自身强大的原因,也有让大家团结在一起的意思,因此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虽然后来秦国覆灭,但中华的说法依旧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乃至到了民国时期,我们也在使用“振兴中华”、“中华儿女”等口号来表明我们的身份。
虽然我国有很多个民族,但依旧自称为“中华民族”,表示我们是一家人。
秦国的传承
虽然秦国消失,但秦国对后世的影响依旧十分的深远,除了“中华”以外,秦国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同样很重要,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书同文”和“车同轨”。
或许现代人还理解不了车同轨的具体影响,这点从汉朝初期对抗匈奴的失败可见一斑。
刘邦和项羽能够打败秦国,建立汉朝,汉朝理应比秦国更加强大,可事实上在面对匈奴的时候,汉朝却十分的弱小,被打的溃不成军,不得不用和亲和赔款的方式来稳定和平,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六国当年的影响。
战国后期各个国家的发展并不相同,这不仅体现在文字上,还体现在装备上,各个国家的武器装备使用着完全不同的规格,同样是战车,如果你的战车损坏,必须拿到自己国家维修,不能直接从别国的战车上拿下零件使用。
到了汉朝时期,虽然经历过了秦国的车同轨,但毕竟秦国的时间还短,汉朝使用的大量武器装备都来源于战国时期的不同国家,这就导致装备之间非常的不匹配,可能你拥有十辆破损的战车都拼不出一辆完整可以使用的战车。
因此汉朝基本上是延续了秦国时期的政策进行发展,让武器装备全部统一化、制式化,这大大提升了汉朝军队的整体战斗力。
尤其是在弓箭方面,每一个士兵都可以使用其他士兵的武器装备,和匈奴打起仗来事半功倍。
而在“书同文”方面,统一文字的作用对后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当时不仅战国之间使用的文字不同。
周朝所使用的文字同样有所不同,如果秦国没有进行书同文,相当于秦国内部同时有好几种文字在流通,这时在经过战火到达汉朝,说不定会有大量的历史文献与资料丢失,甚至连孔子的学说都有可能遗失。
虽然秦始皇有很多的问题,但是他的理念却让经历多年战乱中原地区第一次团结在了一起。
要知道周朝从一开始就进行了分封制,换句话说,周朝从建立的那一刻开始就进入了分裂的局面,如果秦国没有完成统一,那么后世很有可能发展成类似欧洲一样小国林立的局面,再难出现意识形态上的统一。
中国之所以能出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面,是因为秦始皇早早就将中华的概念深入到了所有人的心中。
不管国家如何分裂,战斗多么的激烈,大家在潜意识中都会以完成统一作为目标,而不是坚持长时间的独立发展。
就以三国时期来说,三国鼎立其实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局面,如果三国国家都在安心发展,或者其中两个国家都在安心发展,同时不断向四周开始蚕食,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会变成非常稳定的三个国家,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区经常出现。
但是放在中华民族的后代中,这就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因为所有人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统一,无论是曹操、刘备这一代,还是曹丕等后代,他们的目标也都是完成统一,中原地区可以发生战乱,但绝对不可能进行分裂。
同理,这样的信念在出现在元朝和清朝时期,作为外来者建立的政权,元朝和清朝始终没有得到平民的支持,尤其是元朝,元朝压迫的越厉害,底层人反抗的就越凶猛,不管经历怎样的战乱,大家始终记得自己中华儿女的身份。
可以说,秦始皇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这就是团结的信念,文化、文字、理念等,无论经过多少年都不会改变。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但中国却是唯一一个完整保存了传承的国家,这就是多年来传承的信念,至于其他的国家,他们有的可能连自己的来源都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