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为何刘备却要称汉中王

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为何刘备却要称汉中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90 更新时间:2024/1/5 18:58:12

[var1]

三国曹氏政权,以魏为国号,乃是其据有中原地区。而战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中原地区大国,便是魏国。而刘备占据汉中、巴蜀之地,其统治之根基在蜀地,为何却不先称蜀王,而要称汉中王?

首先,称王乃是称帝的前奏,而所称之王号,也往往就是其建立帝业时之国号。在我国历史上,很少有朝代选用南方的诸侯国名(如楚、吴、越等)为国号,这并非这些诸侯国的实力不行。而是因为我国古人长期以中原为中心,故而,南方的诸侯国名更有地方偏居色彩。刘备若称蜀王,则会意味着其满足偏安於蜀地。

[var1]

[var1]

而当时汉朝在名义上仍然存在,故而,刘备又不能直接称汉王,只能退而求其次,自称汉中王。而刘备称汉中王,也表明了其并非要匡扶汉室,而是要篡汉自立。刘备称汉中王(实际上的汉王),将置汉献帝於何地?在这一点上就表明了刘备与曹操并无二质。

[var1]

虽说,刘备据称乃中山靖王之后,但刘备与汉室的关系,跟商鞅(卫国公族)与周王室的关系也差不多。而据《三国志》记载,刘备这一支脉,在汉武帝时期就因坐酎金失侯(胜子

,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而沦为庶民了,早已没了皇族身份。虽说,宗室也可承继大统,但都是宗室近支嫡系。就如南明时期,被拥立为帝的诸位藩王一样,也都是各藩王的嫡系继承人。

参考史籍:《三国志》、《后汉书》等等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民间故事一则:黑店中的妖艳女老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冷门小故事,黑店拿女人做菜,美国真实事件母女经营黑店

    《古今说海》记载:“唐汴州西有板桥店,店娃三娘子者,独居鬻餐有年矣。而家甚富,多驴畜,每贱其估以济行客……”唐宪宗在位时期,汴州(今属河南开封)城西有一家客店,名曰“板桥店”,店主是个女子,名唤“三娘子”,一直独居,人们不知道她老家在何方,有没有丈夫和孩子。三娘子的家非常富裕,养了很多毛驴,常常低价

  • 春秋到了战国为何战争由争霸转变为吞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时期战国争霸原因,春秋战国统一全过程,春秋战国从分裂到统一用了多少年

    [var1]春秋五霸是对君主个人魅力的名义尊奉,战国七雄则是对于三百年局势的实际提现。简言之,“五”是君主列举,而“七”则是国力评估。春秋时期的主线是:开荒,周王室虽然分封了百余个诸侯国,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的土地却被外族占领,分封的目的除了维护统治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与外族作战,开辟新的地盘。[var

  • 突厥化的时代,最后的雅利安王朝被灭,3大突厥国统治中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中亚在很早的时候,就是伊朗语族的雅利安人的家园。尽管公元6世纪以后,不断有突厥人从东方迁入,但雅利安人还是占有绝大多数。虽然西突厥曾经雄霸其地、虽然大唐王朝曾经纳入版图,然而他们对中亚的统治主要是一种宗主权,而并没有改变当地的民族、风俗、语言和宗教等情况。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亚各地建立的地方政权、

  • “长平之战”结果不仅在主将指挥能力,还有国家层面的决策和外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赵长平之战历史讲解,长平在现在什么地方,长平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var1]对是否进行“长平之战”的争论“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但是实际上双方是为了争夺韩国的上党,而非赵国遭遇秦国入侵。也就是说“长平之战”对于赵国来说可以打,也可以不打。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秦国出兵攻克韩国的野王,这样一来韩国的版图被一分为二,上党就成为一片飞地。上党郡守冯

  • 玄武门兵变之后,李世民这样对待已死兄弟的嫔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晚年后悔玄武门之变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电视剧名字,李世民篡改玄武门之变

    唐朝建立初年,李世民南征北战,逐步平定了四方割据势力,渐渐统一了全国。至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军民争相拥护秦王,而且李世民在南征北战的同时,不断的招贤纳士,所以此时的秦王身边的各方英雄豪杰终集如云。明面上说他们是归降于大唐,其实他们只是归降于李世民而已。此时的天策府已经被李渊又下诏特许自置官属,李世民因

  • “庞涓”请“孙膑”下山,鬼谷子为何不阻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膑庞涓骗鬼谷子出洞,鬼谷子的徒弟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孙膑和庞涓是鬼谷子的徒弟吗

    庞涓受到诱惑,从而放弃修行,他选择了下山。他跑去了魏国,展示了才能,很快受到魏王的重用。故事从此说起,而师兄孙膑则留在山中深造,他得到了鬼谷子更上层的指点,在兵道上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日复一日,在魏国当军师的庞涓,有一天忽然想起孙膑,他觉得自己如今的地位和声望,已经大大超过从前了,但有个心结未了,就是

  • 武则天称帝之前,出现了一件惊悚事件,促使她对李唐宗室斩草除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叛乱,武则天在位期间黑历史,武则天在位时期的谋反事件

    公元650年,唐中宗李治在感业寺进香时,再次与武则天相遇。次年,失宠的王皇后深知李治对武则天很是喜欢,于是来了个顺水人情,主动请求李治将武则天接到宫中,李治欣然应允。公元652年,武则天再次入宫,成为李治的昭仪,之后成为了皇后。武则天入宫后,先后给李治生了四男两女。要职李治一生才十二个子女,后面六个

  • 魏国国力强大,却不敢贸然进攻蜀国,背后有何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这本书塑造了很多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其中有人喜欢性格多疑,拥有政治智慧的曹操;有人喜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还有人喜欢勇猛无比的张飞。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就是魏国,曹操爱才,将许多有才能之士都招到了自己的麾下,又凭借自己出色的政治智慧,励精图

  • 武则天找狄仁杰谈话,随后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原因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尽管武则天和男人一样被称为万岁,但是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人能够长生不老,所以传位给谁就非常的重要了。武则天当然也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所以在立储君的这件事上非常的严格。当初李治去世后,武则天的儿子李显继承了王位,是武则天将自己的儿子赶下王位,自己成了皇帝的。此后李显对自己的母亲非常的害怕,求生欲极强的李显

  •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为何他五次北伐,最终也没能重整汉室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能比管仲乐毅吗,管仲乐毅,乐毅与管仲的关系

    [var1]一、诸葛亮一生唯谨慎。当年东晋的桓温伐蜀,遇到了一位诸葛亮手下的老兵。他问这位老兵,诸葛亮最大的优点是什么?这位老兵慢慢地回答道,其实诸葛亮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优点,只是自己从没有见过如同诸葛亮一样行事稳妥之人。桓温当时对此不以为然。可是他回去后想起这句话,左思右想,不能入睡。确实,诸葛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