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三国曹氏政权,以魏为国号,乃是其据有中原地区。而战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中原地区大国,便是魏国。而刘备占据汉中、巴蜀之地,其统治之根基在蜀地,为何却不先称蜀王,而要称汉中王?
首先,称王乃是称帝的前奏,而所称之王号,也往往就是其建立帝业时之国号。在我国历史上,很少有朝代选用南方的诸侯国名(如楚、吴、越等)为国号,这并非这些诸侯国的实力不行。而是因为我国古人长期以中原为中心,故而,南方的诸侯国名更有地方偏居色彩。刘备若称蜀王,则会意味着其满足偏安於蜀地。
[var1]
[var1]
而当时汉朝在名义上仍然存在,故而,刘备又不能直接称汉王,只能退而求其次,自称汉中王。而刘备称汉中王,也表明了其并非要匡扶汉室,而是要篡汉自立。刘备称汉中王(实际上的汉王),将置汉献帝於何地?在这一点上就表明了刘备与曹操并无二质。
[var1]
虽说,刘备据称乃中山靖王之后,但刘备与汉室的关系,跟商鞅(卫国公族)与周王室的关系也差不多。而据《三国志》记载,刘备这一支脉,在汉武帝时期就因坐酎金失侯(胜子
贞
,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而沦为庶民了,早已没了皇族身份。虽说,宗室也可承继大统,但都是宗室近支嫡系。就如南明时期,被拥立为帝的诸位藩王一样,也都是各藩王的嫡系继承人。
参考史籍:《三国志》、《后汉书》等等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