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81年开始,到1912年,清政府的版图上一共出现了数十条铁路,这些铁路有的是西方列强修筑的,也有清政府修建的,比如著名的京张铁路,就是由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的。这些清朝修建的铁路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大部分已被高速铁路所替代,但仍有少部分还在使用,比如陕西省略阳县境内的宝成铁路……
略阳县地处陕西、四川、甘肃三省交会处,宝成铁路从境内沿嘉陵江横贯南北。位于县城南部的嘉陵江大桥是略阳钢铁厂专用的铁路线,由于平时火车很少,这里就成了市民散步、赏景的绝好地方。2015年的一天,一位市民在大桥上遛弯的时候,偶然发现很多铁轨上都刻有文字,仔细查看能够认出“1902汉阳铁厂造”、“M.C.-1906-A.T”、“COCKERLL-1908-AT”等字样。难道这些铁轨是100多年前铸造的?带着诸多疑问,这位市民将发现报告了当地文物部门。
经过历史专家的鉴定,略阳嘉陵江大桥上的部分铁轨,确实是清朝末年汉阳钢铁厂铸造的,上面的数字代表的就是生产日期。铁路专家介绍说,略阳县境内的宝成铁路修建于1956年,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不就,百废待兴,尤其是重工业生产方面还非常落后,所以在修建宝成铁路时,采用以前旧铁路保存完好的设备是有可能的。
经过仔细比对,专家发现,这些铁轨虽然是100多年前铸造的,但整体呈深灰色,几乎没有锈迹,从外表上看似乎比现代铁轨防锈质量更好。那铁轨上提到的“汉阳钢铁厂”究竟是什么来历,为什么能够铸造如此高质量的铁轨呢?
据《洋务运动史》记载,汉阳钢铁厂位于湖北武汉,是在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的大背景下,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兴建的一所官办企业。汉阳钢铁厂1891年动工兴建,1894年建成正式投产,是中国第一座钢铁企业,同时也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厂之一。在清朝灭亡之前,汉阳钢铁厂拥有7000多名工人,全国钢铁超过九成都出自这里。
清政府灭亡之后,受到其他民营钢铁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冲击,汉阳钢铁厂开始走向衰败,1924年宣布全部停产。在投产的30年时间里,汉阳钢铁厂一共生产了超过三千公里的铁轨,全部用在全国各地的铁路线上。
现在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汉阳钢铁厂生产的铁轨,是收藏在中国钢铁博物馆的铁轨,根据上面的铭文显示生产年份为1899年。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也收藏有一根汉阳钢铁厂生产的铁轨,上面铭文是“1902汉阳铁厂造”,这根铁轨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文物专家表示,略阳县发现的铁轨,与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的铁轨应该是同一批产品,所以也属于国家级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参考文献:《洋务运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