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何陷害孙膑?又是如何陷害的呢?

庞涓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何陷害孙膑?又是如何陷害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778 更新时间:2024/1/21 19:50:29

万般无奈,吴王夫差派伯喜否备足厚礼向越王求和。不久,吴国被越国所灭,夫差自杀。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以后,接着率军渡过黄河,在徐州会合齐、晋、鲁、宋等国诸侯,被诸侯们推为盟主,成了春秋末期最后一个霸主。

[var1]

春秋时著名军事家孙武死后100多年,至战国中期又出现了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孙膑。他出生于齐国,是孙武的后世子孙。在年轻时,他与魏国人庞涓都求教于当时的著名学者鬼谷子学习兵法战策,以兄弟相称。孙膑年长为兄,庞涓稍幼为弟。

其时,魏惠王正大肆张榜礼聘天下豪杰,也要学秦孝公那样,要找一个商鞅式的人才。庞涓对孙膑说:“老师传授我们本领,为的是使我们报效君王。我乃魏人,正当为国效力,兄长虽齐人,如不弃,待我得意之时,当接兄长下山共事魏王。”

不久,庞涓果得魏王赏识,拜为将军,连破卫、宋,又摒齐于国门之外,一时名声大震。孙膑则一边认真研习其祖孙武留下的兵法,一边耐心等待庞涓的消息。终于,庞涓书信传来,邀孙膑赶赴魏国。其实,庞涓深知孙膑才能远胜于己,本不想引荐他,无奈有好事的禽滑厘(墨子的徒弟)极力向魏惠王推荐。惠王责备下来,庞涓不得已而为之。

[var1]

庞涓不想让孙膑出头,故而在魏惠王面前假意曲说,只让孙膑当了有职无权的客卿。孙膑浑然不觉,还真心感激师弟庞涓的巧妙安排,不断托庞涓向魏惠王献计,却都被庞涓扣压住。庞涓知道长此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想出一条陷害孙膑的毒计。

一日,孙膑正在馆驿读书,忽有一位说齐国口音的汉子求见,带来孙膑失散多年的堂兄家信,信中尽诉离别之情,并劝孙膑一同回齐国效力。孙膑认为受庞涓照顾多日,没能报答恩情,实在过意不去,预备替庞涓为魏惠王出些好计谋后再回齐国不迟。他把这想法写信告诉了堂兄,并托送信人带回。送信人并未将信带给孙膑的堂兄,而是交给了庞涓。原来这正是庞涓想出的毒计。

庞涓拿到孙膑的家信,立即命人以此笔体伪造了一封孙膑急欲弃魏归齐内容的信,由庞涓密呈给了魏惠王。庞涓对魏惠王说:“孙膑乃奇才,如被齐国重用,必对魏国不利。为了国家的利益,我忍痛请求大王您将孙膑处死吧。”魏惠王思忖良久说:“不可!孙膑本是我请来的,现在却要杀了他,天下人会耻笑我的。”

[var1]

庞涓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对魏惠王说:“不如我先去劝劝他,他若肯留,则请大王重用他;如他坚持要走,请大王允许我来处理他的问题吧。”魏惠王允诺。

庞涓来到孙膑处,闲扯家常时谈起孙膑收到家书的事,庞涓建议他向魏王告假省亲。孙膑言道:“我刚到魏国,寸功未立,就提出省亲,怕不妥吧?”庞涓答道:“兄长请放心,魏王那里自有小弟担待,只需过几日呈上告假奏章即可。”

更多文章

  • 三国少年英雄马超,究竟为何以忧惧终其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超个人简介,三国里的马超深度解析,马超一秒三枪口诀顺序

    但很少有人的一生能从来都顺风顺水,马超人生的转折点就出现在建安十七年。这一年,他刚刚在与魏国的潼关争斗中落败,苦苦坚持与曹操方面的势力对峙着,五月传来噩耗,曹操杀了他的父亲和两个弟弟,并夷灭三族。第二年的九月,因为自己部下的叛变,他又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建安十九年的春天,马超终于支持不住,投奔了

  • 韩非在名作《五蠹》中,指出猛将必发于卒伍,从哪些人物能看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非个人简历,韩非与嬴政谈论君王之道,韩非主张什么

    [var1]他的堂兄弟李蔡和他一起入伍,一起升为将军,最后还从武官转为文官,位至丞相。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连年混战中成名的一些名将,大多是行伍出身。比如也号为“飞将”的名将吕布,以“骁武”投军,以后以“便弓马,膂力过人”著称,最后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曹操手下著名的勇将典韦,投军之初,是张邈手下的旗手

  • 吕布的八健将,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布八大健将结局,吕布怎么一开大就死了,吕布之死完整版

    这八健将都是怎么死的呢?八健将之首,张辽,众所周知,吕布兵败之后,被曹操生擒,张辽也被生擒,曹操在刘备的见一下,杀了吕布,但是,却因关羽求情,放了张辽,张辽随即归降了曹操,成为曹操五子良将,功勋卓著。张辽在正史中是病死的,在演义中,是被东吴大将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回去后不久就死了。臧霸,曾与曹操大将乐

  • 只知蜀国五虎上将,怎能不晓魏国“五子良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五虎上将中由于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使得大家对三国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及时没读过三国的朋友也知晓“五虎上将”。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上表奏告献帝,归还左将军和宜城亭侯印绶,又在沔阳(今陕西勉县东)设立坛场,集合群臣将士,拜受玺绶、王冠,即王位,以其子刘禅为太子,又大封群臣,以许

  • 马超部下八健将,这五人背叛马超、投靠曹操,剩下三人战死沙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8.侯选侯选,河东人,割据凉州一带。建安十六年,从附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失败后入汉中依附张鲁,曹操平定汉中后,侯选投降,被封官赐爵。7.程银程银,河东人,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带。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从附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兵败,逃往汉中地区,曹操征讨张鲁平定汉中,官爵复原职。6.李堪李堪(?-21

  • 悲催的宋国:春秋那么多诸侯国,为何被黑的总是宋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宋国版图,宋国人为什么被人嘲笑,春秋时期宋国发展简史

    [var1]宋人的寓言故事在战国中期以后的诸子百家著作中,如《庄子》《韩非子》等,经常看到一种故事型内容形式。后人根据《庄子》中的《寓言》篇,将它们命名为寓言。但寓言并不只是故事,而是想要增加道理的生动性和思想说服力,为了取信于人,因此常常用别人的故事(言出于己,俗多不受,故出于外而)。而在这其中,

  • 扶苏比胡亥强,如果他不死,秦帝国真能二世三世以至万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帝国强大的象征首先我们来看秦朝是怎么灭亡的。现在史学界公认的观点是,秦朝之所以灭亡,有这几个原因:一是劳役太重,民愤太大。秦朝修万里长城、秦直道、阿房宫这种非常浩大的工程,是超过了当时秦朝老百姓所能承受的极限的。二是积怨太深,无人拥护。秦朝灭六国,对六国的王公贵族,差不多都采用斩尽杀绝的方式。六国王

  • 樊於期为了求生害死全家,荆轲刺秦时,为何又主动配合自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求生乃人之本能,非万不得已,谁愿意自杀呢?樊於期(wū jī)怎会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他可是樊氏家族唯一幸免于难的人啊!那么,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var1]当秦始皇还是秦王政时,秦国虎狼之师于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大军压境,赵国军队不堪一击,横扫弱赵后,秦军乘胜追击,兵集燕国边境,燕国惶恐。嬴

  • 为了掩盖秦始皇尸臭,李斯是怎样做的?赵高所谋之事是否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高李斯简介,秦始皇死前为什么不杀了赵高,李斯赵高胡亥结局

    。他把秦始皇的尸体载在车中继续前进。天气日益炎热,尸体臭味扑鼻,为了掩盖尸臭,李斯命令从官每车载一石鲍鱼。就这样,行舆大队浩浩荡荡,一路臭气熏天,急急忙,忙向咸阳赶去。路上,居心叵测的赵高乘机策动了一场篡改遗诏、扶立胡亥的政变。他偷偷地跟胡亥商量,准备假传秦始皇的遗嘱,杀害扶苏,让胡亥继承皇位。胡亥

  • 长平之战有什么猫腻?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平之战中真正的赵括,赵括马谡,长平之战赵括是怎么败的

    说起这场战争,最初是因为韩国的一块领地上党郡而打起来的。当时,秦国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切断了上党郡和韩国国都之间的联系,上党岌岌可危。可是上党的韩军因恨透了秦军,不但没有向他们投降,反而把上党郡献给了赵国。[var1]赵王当然是欣然接受了,可是秦王火了,于是就命人去攻打。结果,驻守上党的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