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悲催的宋国:春秋那么多诸侯国,为何被黑的总是宋国人?

悲催的宋国:春秋那么多诸侯国,为何被黑的总是宋国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14 更新时间:2024/1/16 21:01:16

[var1]

宋人的寓言故事

在战国中期以后的诸子百家著作中,如《庄子》《韩非子》等,经常看到一种故事型内容形式。后人根据《庄子》中的《寓言》篇,将它们命名为寓言。

但寓言并不只是故事,而是想要增加道理的生动性和思想说服力,为了取信于人,因此常常用别人的故事(言出于己,俗多不受,故出于外而)。

而在这其中,宋国是出现次数较多的国家。

在《韩非子》中,有两则是关于宋人的,一个是“重带自束”中,宋人望文生义,为自己捆了两重腰带;另一个是“守株待兔”的农夫;

孟子》中,记载了“揠苗助长”的宋人农夫;《战国策》中,“宋人名母”,学成归来直呼其母名讳,还振振有词。

还有一个著名的愚人则是在泓水之战中,因为固守仁义而坐失战机,最后大败的宋襄公。

[var1]

可见,在这些故事中,宋人大多是以一种迂腐不堪、墨守成规的“愚人”特征出现在寓言中,被人耻笑。

那么,为何宋国愚人特别多,总是被笑话的对象呢?

成王败寇

事实上,如果我们宏观的来看,在这些诸子著作中,不止宋人,还有杞人、卫人、鲁人、郑人,都是寓言故事中经常被嘲笑的对象,比如杞人忧天、郑人买履等。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国家早已灭亡了。

上述的著作中,最早的《孟子》也都成书于战国中期,而此时,宋国、鲁国、郑国等国家早已被大国所灭。

这些寓言大多是作者为了向当世的君王阐述他们的政治观点,或者向世人传播他们的思想学说,或者与其他学派进行百家争鸣等等。

而刚刚被灭亡、还存在于人们印象中的诸侯国,正好是可以让人记忆深刻,同时又可以放肆嘲笑的对象,因此宋国也就和这些国家一样,随着这些脍炙人口的寓言,成为春秋战国和后世眼中的笑话了。

[var1]

当然了,即使如此,同为亡国者,宋国似乎有着更多的反面教材,这又是为什么呢?

非我族类

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点就是,宋国是殷商后裔建立的国家,甚至还保留有很多殷商习俗,换句话说,是“前朝余孽”。

西周虽然衰亡,诸侯纷纷自立,华夏大地上到处都在破旧立新,但大家都没有淡化中原文化的优越性,没有忘记对前朝遗老遗少的批判。

[var1]

关于这一点,不仅仅是宋,还有秦国、楚国甚至都在一定程度上遭到过这种歧视,比如暴秦、南蛮等称呼,而同样这些国家之中,被黑得最惨的仍旧是宋国-仁宋、宋。

襄公之仁,葬送了宋国争霸中原的机会和实力,从此沦为二流国家,超晋暮楚。而桀宋更是说明了诸侯们的文化歧视。

战国是个大争之世,其他国家都可以兼并小国、蚕食邻国,为何宋国就只能是被攻击、蚕食的对象,而不能打几场胜仗呢?

遍观宋康王的“罪孽”,无非是好色、不事鬼神等等,要么是谁都有,要么是莫须有,说白了,我们强大,可以,你强大,不行!

[var1]

战国七雄就像是一个核不扩散条约,七国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不允许第八大战国的崛起,特别是非周室的中原诸侯,中山国如此,宋国也是如此。

至于宋康王的种种罪名,不过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已,宋国被嘲笑被黑的根本原因就是,它们是殷商后裔。

事实上,宋国甚至是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之一,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墨家、道家、名家四大学派,以及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皆出自于宋国,就连万世师表孔子,也是商王室的后裔,只不过后来移民鲁国而已。

文/子彧

更多文章

  • 扶苏比胡亥强,如果他不死,秦帝国真能二世三世以至万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帝国强大的象征首先我们来看秦朝是怎么灭亡的。现在史学界公认的观点是,秦朝之所以灭亡,有这几个原因:一是劳役太重,民愤太大。秦朝修万里长城、秦直道、阿房宫这种非常浩大的工程,是超过了当时秦朝老百姓所能承受的极限的。二是积怨太深,无人拥护。秦朝灭六国,对六国的王公贵族,差不多都采用斩尽杀绝的方式。六国王

  • 樊於期为了求生害死全家,荆轲刺秦时,为何又主动配合自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求生乃人之本能,非万不得已,谁愿意自杀呢?樊於期(wū jī)怎会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他可是樊氏家族唯一幸免于难的人啊!那么,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var1]当秦始皇还是秦王政时,秦国虎狼之师于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大军压境,赵国军队不堪一击,横扫弱赵后,秦军乘胜追击,兵集燕国边境,燕国惶恐。嬴

  • 为了掩盖秦始皇尸臭,李斯是怎样做的?赵高所谋之事是否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高李斯简介,秦始皇死前为什么不杀了赵高,李斯赵高胡亥结局

    。他把秦始皇的尸体载在车中继续前进。天气日益炎热,尸体臭味扑鼻,为了掩盖尸臭,李斯命令从官每车载一石鲍鱼。就这样,行舆大队浩浩荡荡,一路臭气熏天,急急忙,忙向咸阳赶去。路上,居心叵测的赵高乘机策动了一场篡改遗诏、扶立胡亥的政变。他偷偷地跟胡亥商量,准备假传秦始皇的遗嘱,杀害扶苏,让胡亥继承皇位。胡亥

  • 长平之战有什么猫腻?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平之战中真正的赵括,赵括马谡,长平之战赵括是怎么败的

    说起这场战争,最初是因为韩国的一块领地上党郡而打起来的。当时,秦国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切断了上党郡和韩国国都之间的联系,上党岌岌可危。可是上党的韩军因恨透了秦军,不但没有向他们投降,反而把上党郡献给了赵国。[var1]赵王当然是欣然接受了,可是秦王火了,于是就命人去攻打。结果,驻守上党的赵军

  • 班婕妤为何被称作中国古代妇德的楷模?班婕妤有何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班婕妤容貌,女人最基本妇德是什么,妇德指哪些

    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后妃。她的父亲汉武帝时出击匈奴立下过不少战功的班况。她是大将之女,熟读史书,在文学和音律方面都“身手不凡”。在赵飞燕入宫前,汉成帝最宠幸的便是她了。她是后宫中出了名的贤妃。当初汉成帝被她的美艳及风韵所吸引,天天同她腻在一起。班婕妤或是引经据典,开导他内心的积郁;或是弹奏一曲,让他净化

  • 吴军大败越军勾践求和,夫差是否同意?韩信受胯下之辱的起因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勾践用500死士击败吴军,勾践夫人和吴王夫差吻戏,夫差与勾践

    春秋末年,吴国的争霸活动在南方地区取得胜利后,便向北方中原地区进逼。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联合鲁国,大败齐军。[var1]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率领着数万精兵,由水路北上,到达黄池,与晋、鲁等诸侯国君会盟。吴王夫差在这次盟会上,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争得霸主的地位。孙武精心训练军队和制定军事谋略

  • 阮籍不羁一生,仅凭一本事善终,司马昭赞其为天下第一等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保持独立人格、崇尚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权势。但是世人又有一个偏见,认为隐士都是些愤青,与社会不和谐的人,爱吐槽,喷唾沫。这么想,是严重的偏见,是大错特错了。竹林七贤中的阮籍,是古代著名的隐士,超然物外,不附权贵,追求自由。然而人可以选择生活方式,却

  • 三国还有一位女郭嘉,算无遗策,保家族荣盛不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而三国是男人的戏,基本没有什么闪光的女性,那么,这个时代有没有聪明的女性呢?有的,有一个女性就被称为三国第一聪明的女人,这个人叫辛宪英。辛宪英出身名门,祖上就当过司隶校尉太常这样的九卿之官。到了三国时候,他们家投靠的是袁绍,这个不奇怪,士族大族一般选的都是袁绍。到了曹操灭袁绍的时候,辛宪英的父亲辛毗

  • 有的放矢分享: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大唐风尚 —— 唐代金银器艺术专题展》上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风尚 —— 唐代金银器艺术专题展系列上篇乌兰察布市博物馆特展由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乌兰察布市博物馆承办的迎春特展:乌兰察布“周末休闲游·四季好去处”之冰雪旅游主题系列活动《大唐风尚——唐朝金银器艺术专题展》开年大展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以唐代金银艺术品为主题,从文化背景、时代审美、装饰技法

  • 河南发现武则天唯一现世宝物,上边5个字,揭开武则天真实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十大经典文物,考古揭秘真实武则天,考古发现武则天的遗物在哪

    老农名为屈西怀,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嵩山主峰峻极峰上的一块岩石缝里发现了一枚金属片,当时的他并无半点在意,单纯认为它是一片或许“有些用处”的金属,顺手就将它带下了山虽然屈西怀是普通农民出生,但由于他地处“天然历史文物宝库”的河南随后他拿着金属片去找村里识字的老人帮忙看看,几位老人看过后纷纷认定此物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