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都有兵马数万,各路援军正在路上,刘禅为何要开城投降?

成都有兵马数万,各路援军正在路上,刘禅为何要开城投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84 更新时间:2024/1/19 8:44:28

一、刘禅懦弱不堪的性格

关于蜀后主刘禅有许多趣谈,比如歇后语: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蜀阿斗的江山—— 白送,司马昭试探刘禅——乐不思蜀。以上这些也都是影视剧中刘禅的艺术形象。

也有人为后主刘禅平反,说他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后又对降将姜维用人不疑,可见他知人善用。但是有书君却不这么认为,正是因为刘禅是这样一个庸碌无为之人,才会对有才干的人完全依赖,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似乎与他无关,关键时刻也是任由大臣们左右。

刘禅被魏国软禁期间封号为安乐公,一日司马昭宴请他,席间他欣赏着歌舞说道:“此间乐,不思蜀也。” 他的旧臣郤正教他如何诉说自己思念家乡,以求被放回,结果他把师傅都供了出来,足见这个人愚笨到连一点心计和危机感都没有。

这样的阿斗在大军压境之际,选择开城投降也不足为奇。

二、蜀国已是强弩之末

三国故事里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诸葛亮和“五虎上将”,可惜随着英雄已逝,又连年的伐魏战争,富庶的蜀国已再无当年的景象。

1. 诸葛亮驾鹤西去,姜维只忙着伐魏

诸葛亮是蜀国的台柱子,他在世的时候即便一直在伐魏的路上奔波,也让这个三国中实力最弱的国家有个主心骨。他一倒下,整个国家一下子就陷入了恐慌之中,可见他的影响之大,也道出了蜀国在人才储备上的不足。

接班的姜维虽是魏国降将,但他对蜀国一直忠心耿耿,可是他一味的遵从诸葛亮的政策,就是不管国家死活坚持伐魏,只这一项便给这个国家埋下了祸根。

2. “五虎上将”后继无人

刘备打江山除了诸葛亮的奇谋妙计,还倚仗他手下的“五虎上将”,分别是黄忠、关羽、张飞、赵云马超。这些武将都先于诸葛亮纷纷逝去,后来者在军事战斗力上再无与之可较量的人选。

3. 连年伐魏导致蜀国国力不济

无论任何年代,战争都是最耗损国家财富的行为,即便是战胜,那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蜀国虽然是三国中实力最差的,但蜀地物产丰富,地势上易守难攻,如果安安稳稳的治理国家,几十年间人口数量和财富积累都不会少。

可是从诸葛亮到姜维,都一致的在伐魏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每一次长途跋涉的讨伐都以失败告终,可是蜀国当权者却是越挫越勇,愣是把一方繁华富饶的土地折腾的人口凋零,财力不足。当时蜀国的府库只剩5000两金,在籍人口数量只有94万,军队的粮草都无法支撑两个月,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这种情形下就算刘禅有意抵抗,也没有人愿意跟着他去冒那个险。

三、魏国休养生息国力强盛

魏国在曹操死后内部基本上是司马家掌权,在蜀国不停的集结人马来犯的过程中,魏国只是在做休养生息这一件事,使得国力远远超过蜀国和东吴。三足鼎立之势虽然可以互相牵制,但是魏国吞并他国的野心是从来都不会减的。

这时候的魏国与蜀国在实力上悬殊的可不是一星半点。魏国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200万,是蜀国人口的十倍之多。打仗需要军队,有了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魏国起兵灭蜀便不在话下。

而蜀国根本没有给自己喘息的机会,一场场战争打下来,人口只剩下老弱病残,根本没有多少精壮的人数供军队征用。

四、魏吞蜀是民心所向

按常理自己的国家要被他国侵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可是蜀地的人民在刘禅的统治下不得喘息,人们的日子过的战战兢兢,战争带给他们的只有被掠夺和痛苦,因此蜀人都纷纷期盼有人来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蜀国的官宦阶层也十分清楚形势不妙,若是一味的负隅顽抗,只会成为这场战争的炮灰,于是都纷纷陈述利弊,劝说刘禅开城投降。

五、整个战事于蜀国不利

魏国的18万大军袭来,姜维据险守关,与魏军相持在剑阁。魏将邓艾为打破僵局,率三万精兵偷渡阴平,随即奇袭成都,将成都城围困得水泄不通,而驻守成都的精锐军队都在绵竹一战中所剩无几。

刘禅手中虽还有数万人马,但都是没有来得及训练的壮丁和老弱病残,在真刀真枪面前自然是不堪一击。邓艾凭借手中的三万精兵,一路大量收编蜀国降军,钟会又派田章对其不断增援,至此蜀国已再无无任何胜算的可能。

虽然一开始姜维回援成都,但是他的军队数量有限,拖住魏军主力已是十分吃力,根本没有多余的兵马以解成都之困。东吴有派援军来支援蜀国,可是路途遥远,大家彼此又都各怀鬼胎,那些援军在路上就得三五个月耗着,远水根本解不了近渴。

蜀国唯一的救命稻草是驻守南中的霍戈部队,可是霍戈要防守南中的南蛮,不能轻举妄动,若是调兵北上,好战的南蛮必会抄了其后路。而且南中距离成都也是路途遥远,且道路难行,刘禅当时根本没有能力撑到霍戈来救援。

刘禅投降也可谓是顺天应人之举

在孤立无援之际,刘禅率众大开城门,把蜀国42年的基业拱手让人,自己落的个安乐公的名号。虽然这个蜀国二世君王败了家,可是他的举动也免去了一城的生灵涂炭,倒也是一桩善举。

治大国和过小日子是一样的,量入为出最为保险,别没事把家底都胡乱的花,再多的人力和财富也都有用光花净的一刻。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杂谈商代名相殷商夷的来历:他是国臣还是篡位贼?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殷商太子殷涟,夏商周时期的三个暴君,殷商酷刑

    伊尹帮助商汤称霸,是著名的治国丞相。治国之余,他在治病饮食方面也颇有建树,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后世对伊尹的记载很多。随着文化古迹的发掘,这位历史名圣也以崭新生动的形象出现在后人面前。伊尹背景由于历史太久,对伊尹的出生经历考证有很多分歧。尤其是各个权威文件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

  • 除了刘备之外,他视天下群雄如草芥,最后成了蜀国的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最能代表蜀国的原因,群雄割据刘备势力阵容,蜀国将军刘备

    相信这样说关羽应该不会有人不同意,毕竟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中都把关二爷的这个性格特点表现得很明显。当然了,关羽虽然有不足,但他的忠义是值得人们尊重的。关羽对于自己的大哥很顺从,从来没有做出过对不起他的事情,就算是被曹老板给设计降服了,关羽最后也是拼命回到了刘备身边。关羽的优秀之处大家都很熟悉了,他不足

  • 残酷的秦朝刑罚,你能扛住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最要命的当然是死刑,花样不少。1是绞刑,吊死。2枭首,砍脑袋。3腰斩,一刀两半。4磔,用大刀剁成几大块。更狠的凌迟是五代出现。5车裂,五马分尸,这个大家不陌生,商鞅就是这么玩完的。6戮,先杀,杀完再把尸首丢到人多的地方示众,或者抽几鞭子踹几脚,辱尸。死者为大,在这个刑罚这里不管用。7弃市,在闹市把人

  • 申公豹与姜子牙是如何反目成仇的?他们被元始天尊给算计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申公豹和姜子牙谁厉害,姜子牙申公豹斗法陈浩民版,姜子牙和申公豹打赌完整

    靠着唤人落马的法术,西岐无人是张桂芳的对手。此时,哪吒来到了西岐,靠着莲花化身打败了张桂芳。但西岐虽然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姜子牙心中还是十分不安,决定到昆仑山去见见元始天尊。姜子牙见到了元始天尊,其实元始天尊也没给姜子牙什么法宝,只是说西岐有德之人坐守,危急之时,自然有人帮忙。然后给了姜子牙封神榜,让

  • 八卦三国:张飞绯闻事件暴走三国,刘婵并不好色,只爱张飞2个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大家想到的都是战争。刘备如何哭爹喊娘,诸葛亮如何运筹帷幄,周瑜如何既生瑜何生亮,曹操如何权谋算计人心。不过除了打仗,也有休整的时候,那么多大男人在一起,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也得找点娱乐。今天就说说张飞的这件让刘、孙、曹都乐乐念到的绯闻事件。三国那个战争年代,地上扑个稻草就能睡觉,因此几个男人

  • 高度制度化的秦朝法律,给秦始皇扣了多少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在天下并没有真正爆发反叛的时候,他也没有理由去杀人。他对儒家博士的拉拢就可以看出,他是争取民意,争取关东地主阶层,而不是搞殖民统治。秦廷上李家楚国人,冯家韩国人,蒙家齐国人,地方上从萧何这种级别开始向下到刘邦级别的秦吏,都是当地人。秦朝构建的是统一国家,更名为黔首,可能也是为了消弭秦民,楚人这

  • 西周时期的大诸侯卫国、鲁国、宋国在春秋是如何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周时期的宋国是怎么灭亡的,鲁国历史简介,鲁国地图

    [var1]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西周分封制是周天子派出亲戚、功臣和归附势力在距离统治核心地区较远的地方建立据点,然后以据点推动当地华夏化。与商朝相比,西周诸侯与天子的关系更为紧密。这导致周天子对偏远地区的影响远大于商朝,为“大一统”的诞生埋下了伏笔。[var1]正因如此,西周时期的大诸侯基本具备

  • “草船借箭”并非诸葛亮的专利,东吴这个人很早以前就玩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口吻写草船借箭,为什么草船借箭诸葛亮不放火箭,新三国诸葛亮草船借箭精彩片段

    诸葛亮回去后特意找来了鲁肃,让他准备二十艘船和每船三十个军士,在每艘船上立千余个草人,并将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到了第三天大雾弥漫,诸葛亮将船只驶进曹军附近,曹操看不到敌军不敢贸然进攻,于是下令万箭齐发,箭全都射到了草人上,诸葛亮凭此得到了十万只箭,连周瑜都自愧不如。这就是《三国演义》著名的场景“草船

  • 唐朝最窝囊皇帝:被宦官辱骂,自称不如汉献帝,郁闷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共有21位皇帝,而此人正是唐朝第14位皇帝唐文宗李昂!唐文宗李昂原名李涵,是唐穆宗李恒的第二个儿子,他原本只是个亲王,皇位是由大哥唐敬宗李湛来做的。但在826年12月,李昂的命运迎来转变,原来唐敬宗李湛被宦官秘密杀害,宦官王守澄拥立李昂为帝。别看李昂年轻,但他不像大哥那样只知道玩乐,他是一个有追

  • 孔子和颜回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犯错,千万别急着批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孔子教育颜回的故事,孔子的弟子颜回,孔子误会弟子颜回偷吃米的原文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众学生周游列国,旅途困顿,连像样的饭都吃不上了。那天,颜回要到一些米,煮了一锅米饭。孔子无意间看到,颜回掀起锅盖,铲起一些米饭塞进嘴里。孔时一时挺生气,为颜回的自私。但他没有当面揭穿他,装作没看见。[var1]开饭时,孔子故作严肃地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到了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