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杂谈商代名相殷商夷的来历:他是国臣还是篡位贼?

杂谈商代名相殷商夷的来历:他是国臣还是篡位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39 更新时间:2024/2/10 19:23:38

伊尹帮助商汤称霸,是著名的治国丞相。治国之余,他在治病饮食方面也颇有建树,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后世对伊尹的记载很多。随着文化古迹的发掘,这位历史名圣也以崭新生动的形象出现在后人面前。

伊尹背景

由于历史太久,对伊尹的出生经历考证有很多分歧。尤其是各个权威文件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伊尹是辛氏出身。《吕氏春秋》中记载:“辛家女采桑树,空桑树生子。”

《楚辞》中记载:“承棠东游,辛元吉在,何求小臣,姬妃得之?

老婆有个好老婆。”

除了这两份文件之外,还有其他资料也表明,伊尹与辛家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后世对身份问题的研究却有更多的分歧。

同一本书中有不同的词条《殷本纪》。说伊尹是辛家的陪嫁,身份是奴才。她的主要工作是掌管饮食,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理论得到了高层的注意。

但书中也提到:“可说伊尹为士时,唐使聘用,五恶愿从唐。谈苏王九主时,唐引周郑。”

这里提到伊尹是“学者”。他以一己之才,道出了一些国家兴亡的道理,引起了达官贵人的注意。

大人前后五次请伊尹,后任重任,开始治理朝政。

从这些资料来看,伊尹在未掌管国家大事之前,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有才干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官”。

《墨子》中也有明确记载,伊尹氏是一位隐居于民间的圣人,达官贵人听说过他的名声,纷纷前来拜访。但在路上,彭的儿子拦住了他,说伊尹是奴隶。

这部分内容说:“伊尹是辛家的奴仆,主要负责为百姓做饭,因为他很有才干,所以受到上级的赏识,委以重任。”

然而,《孟子》中却记载:“当时社会上,普遍认为伊尹不是厨子,是野外修炼的隐士,是个才子。”

《吕氏春秋》和《水经注》也表示一个点。他们不排除伊尹可以当厨师,但也承认他是个有能力的人。

综合上述所述,各方对伊尹的身份有一些争议,但是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观念,他们都承认伊尹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

根据后世研究,伊尹的姓氏来源于洛阳伊何,他便是在这个地方出生的。而伊这个姓氏的流传,也源自于伊尹这个人物。

伊尹的身份争议比较多,但是在大体的发展历史上看。他出任宰相,历经外丙中壬太甲,最终权势滔天,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厉害人物。这段历史,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伊尹的贡献

在灭夏兴商的战争中,伊尹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先要提及的就是他潜入夏做官,实际上是汤的间谍。

根据《孙子》《吕氏春秋》《竹书纪年》《国语》等等历史文献中,都可以看出一个重要情况:“伊尹用间谍的身份潜入了夏,不仅当上了重要的官员,还利用妺喜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伊尹进入夏当作间谍,在后人的眼里看来,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着想,伊尹伐夏是吊民伐罪。

在《竹书纪年》和《殷本纪》的记载中来看,商汤四处作战的时间段,都是在伊尹担任宰相以后。

从这点来看,商汤指挥的众多战役中,伊尹都做了很突出的贡献。因为他全程参与了指挥作战,对商汤更是给予极大的帮助。

汤在攻打葛伯的时候,以“不祀”这个借口作为理由。在君主有些犹豫的时刻,伊尹很积极地说:“明哉,言能听,道乃进。

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宫。勉哉,勉哉!

伊尹的这番话,对君主给予了谋略上和心理状态上的双重支持。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战略的成功,也体现出了他的智慧和才能。

《说苑权谋》中有一段记载,描绘了伊尹帮助汤开始伐夏的一些场景。在动用军事力量攻打夏之前,伊尹曾经做出了两次试探的举动。

在最开始,伊尹便劝说君主,叫他“请阻乏贡职,以观其动”。他想要通过这个办法,来试探一下夏的举动。

当夏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便立刻调集兵马,想要对汤发动军事战争。伊尹看见了这种场面后,便急忙弥补错误。

伊尹劝说君主先不要动兵,而是继续俯首称臣。

他说:“未可,彼尚犹能起九夷之师,是罪在我也。”

等到汤谢罪以后,这场战争便化解于无形。经过一系列的谋划后,到了第二年,伊尹再次用老办法试探夏的举动。

结果这一次,夏却无法调动“九夷之师”了。伊尹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调动兵马向夏发动战争。

几场战斗下来,就造成了“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的局面。伊尹采用“阻贡”之法,成功试探了夏国的真实情况,避免了战乱的不利局面。

击败夏后,伊尹立即将自己的功绩和政事传给四方诸侯,使他们一一臣服于唐的统治。

这种发送消息的愿望肯定不是通知那么简单。伊尹用一些手段来提升自己的权力,所以其他诸侯都害怕了。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决争端,帮助大唐统一天下。伊尹的方法和策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伊尹的说法

在伊尹的诸多功绩中,将商汤迁都西伯地区,对国家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其时势力已西进至今陕甘附近。

《诗经》记载:“尚意有翼,四方极”。伊尹想巩固夏朝对中原的统治,进而扩大影响力,实现商汤统治下的长治久安。

经过一番筹划,伊尹建议商汤在夏朝故都附近建造一座名为西伯的新城。并将昔日的都城迁至此地,作为商朝的都城。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迁都运动是经过几千年后才被后人发现的。

晏市商城遗址于198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晏市是唐朝故都的版图。

燕市商城遗址

在历史文献中,伊尹还建立了商汤政治制度,使他的统治制度更加完善和成熟,巩固了君主政体的稳定性。

商唐时期,伊尹又称“元生”。那就是称赞他是最高贵最伟大的圣人。从以上材料来看,伊尹绝对是一位为商汤和社稷立下汗马功劳的贤臣。

经过历史的发展,又产生了伊尹是“篡位之贼”的说法。之所以这么说,与商汤的孙子太甲有很大的关系。

据史料记载,太甲即位后,几乎不做任何生意。据记载,他“极其荒淫,不知政事”。

经再三劝说,伊尹太甲仍不知悔改,玩得不亦乐乎。

因此,他采取了惊人的步骤,“驱逐”了这片土地上威严的君王。

也正是因为这种态度,所以很多人说伊尹是图谋篡位,想要自己掌权。但是,在很多文献中都记载了伊尹一边练太甲一边治国。太甲醒来后,伊尹视他为君主,开始帮助他管理国家。

但在《竹书纪年》中,伊尹被描绘成一个篡位者和一个自给自足的人。直到太甲摆脱了伊尹的控制,带人杀了伊尹,他才登上了君主之位。

经过后人考证,这种说法很不靠谱,基本被学界否定。不仅今天的人不承认,连古人也不认为伊尹是“篡位之贼”。

最早的异议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当时有一个叫沉约的人在《竹书纪年》中表示,“前后不一,为后世造福”。

《礼记正义》中也有记载:“伊尹若让天子自立两足,太甲起身杀之,则伊尹罪不止一死,义必败官,毁掉家庭。太甲如何能以德报国?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博学之士在分析流传文献后,不同意伊尹篡位的说法。就连毛主席也对伊尹表示认可,说他是“法人”。

《竹书纪年》虽然记载了伊尹篡位的故事,但经过几千年的分析研究,这个说法还是有不少漏洞。

所以,伊尹所取得的种种成就,足以证明他是一代名人。另一种篡位论也经不起推敲。

参考:

1.伊尹与夏商史研究{知网}

2.伊尹商初圣丞相新论{知网}

更多文章

  • 除了刘备之外,他视天下群雄如草芥,最后成了蜀国的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最能代表蜀国的原因,群雄割据刘备势力阵容,蜀国将军刘备

    相信这样说关羽应该不会有人不同意,毕竟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中都把关二爷的这个性格特点表现得很明显。当然了,关羽虽然有不足,但他的忠义是值得人们尊重的。关羽对于自己的大哥很顺从,从来没有做出过对不起他的事情,就算是被曹老板给设计降服了,关羽最后也是拼命回到了刘备身边。关羽的优秀之处大家都很熟悉了,他不足

  • 残酷的秦朝刑罚,你能扛住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最要命的当然是死刑,花样不少。1是绞刑,吊死。2枭首,砍脑袋。3腰斩,一刀两半。4磔,用大刀剁成几大块。更狠的凌迟是五代出现。5车裂,五马分尸,这个大家不陌生,商鞅就是这么玩完的。6戮,先杀,杀完再把尸首丢到人多的地方示众,或者抽几鞭子踹几脚,辱尸。死者为大,在这个刑罚这里不管用。7弃市,在闹市把人

  • 申公豹与姜子牙是如何反目成仇的?他们被元始天尊给算计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申公豹和姜子牙谁厉害,姜子牙申公豹斗法陈浩民版,姜子牙和申公豹打赌完整

    靠着唤人落马的法术,西岐无人是张桂芳的对手。此时,哪吒来到了西岐,靠着莲花化身打败了张桂芳。但西岐虽然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姜子牙心中还是十分不安,决定到昆仑山去见见元始天尊。姜子牙见到了元始天尊,其实元始天尊也没给姜子牙什么法宝,只是说西岐有德之人坐守,危急之时,自然有人帮忙。然后给了姜子牙封神榜,让

  • 八卦三国:张飞绯闻事件暴走三国,刘婵并不好色,只爱张飞2个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大家想到的都是战争。刘备如何哭爹喊娘,诸葛亮如何运筹帷幄,周瑜如何既生瑜何生亮,曹操如何权谋算计人心。不过除了打仗,也有休整的时候,那么多大男人在一起,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也得找点娱乐。今天就说说张飞的这件让刘、孙、曹都乐乐念到的绯闻事件。三国那个战争年代,地上扑个稻草就能睡觉,因此几个男人

  • 高度制度化的秦朝法律,给秦始皇扣了多少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在天下并没有真正爆发反叛的时候,他也没有理由去杀人。他对儒家博士的拉拢就可以看出,他是争取民意,争取关东地主阶层,而不是搞殖民统治。秦廷上李家楚国人,冯家韩国人,蒙家齐国人,地方上从萧何这种级别开始向下到刘邦级别的秦吏,都是当地人。秦朝构建的是统一国家,更名为黔首,可能也是为了消弭秦民,楚人这

  • 西周时期的大诸侯卫国、鲁国、宋国在春秋是如何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周时期的宋国是怎么灭亡的,鲁国历史简介,鲁国地图

    [var1]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西周分封制是周天子派出亲戚、功臣和归附势力在距离统治核心地区较远的地方建立据点,然后以据点推动当地华夏化。与商朝相比,西周诸侯与天子的关系更为紧密。这导致周天子对偏远地区的影响远大于商朝,为“大一统”的诞生埋下了伏笔。[var1]正因如此,西周时期的大诸侯基本具备

  • “草船借箭”并非诸葛亮的专利,东吴这个人很早以前就玩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口吻写草船借箭,为什么草船借箭诸葛亮不放火箭,新三国诸葛亮草船借箭精彩片段

    诸葛亮回去后特意找来了鲁肃,让他准备二十艘船和每船三十个军士,在每艘船上立千余个草人,并将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到了第三天大雾弥漫,诸葛亮将船只驶进曹军附近,曹操看不到敌军不敢贸然进攻,于是下令万箭齐发,箭全都射到了草人上,诸葛亮凭此得到了十万只箭,连周瑜都自愧不如。这就是《三国演义》著名的场景“草船

  • 唐朝最窝囊皇帝:被宦官辱骂,自称不如汉献帝,郁闷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共有21位皇帝,而此人正是唐朝第14位皇帝唐文宗李昂!唐文宗李昂原名李涵,是唐穆宗李恒的第二个儿子,他原本只是个亲王,皇位是由大哥唐敬宗李湛来做的。但在826年12月,李昂的命运迎来转变,原来唐敬宗李湛被宦官秘密杀害,宦官王守澄拥立李昂为帝。别看李昂年轻,但他不像大哥那样只知道玩乐,他是一个有追

  • 孔子和颜回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犯错,千万别急着批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孔子教育颜回的故事,孔子的弟子颜回,孔子误会弟子颜回偷吃米的原文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众学生周游列国,旅途困顿,连像样的饭都吃不上了。那天,颜回要到一些米,煮了一锅米饭。孔子无意间看到,颜回掀起锅盖,铲起一些米饭塞进嘴里。孔时一时挺生气,为颜回的自私。但他没有当面揭穿他,装作没看见。[var1]开饭时,孔子故作严肃地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到了祖先

  • 名在中兴四将之外,升官快过岳飞,论战功他远胜韩世忠张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sias16846 [var1][var1]转藏全屏朗读分享在南宋初年宋金战争中,有所谓“中兴四将”,即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中兴四将的出处,一是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有《中兴四将图》,二是元代脱脱的《宋史》有云:南渡诸将以张、韩、刘、岳并称。虽然张俊和刘光世名列中兴四将有争议,几百年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