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人无意中写下两个错字,让燕国由弱变强,领土扩大了一倍

楚国人无意中写下两个错字,让燕国由弱变强,领土扩大了一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30 更新时间:2024/1/30 10:28:59

[var1]

郭隗

战国中期,有个居住在郢的楚国人,晚上给朋友写一封信,朋友是燕国的相国郭隗。那个时代的照明不像现在,用的是烛火照明,与以前农村用的煤油灯类似。写信的时候,光线比较暗,楚国人对随从说“举烛”,抬高烛火会让照明的地方更大些。人都有潜意识的行为,楚国人也不例外,不小心将“举烛”写进了信里,之后也没检查,直接寄了出去。

[var1]

燕昭王

数十天之后,燕国相国郭隗收到了信件,认真读了一遍,意思都清楚,唯独对信中突兀出现的“举烛”两字不理解。郭隗不知道朋友是无意中添加的错字,认为这两字的背后肯定有深意,于是百般揣摩,突然灵机一动,或许指的是治理国家。因为“举烛”是为了带来光明,国家也需要明智的治理方式。

[var1]

变法前的燕国

郭隗朝着这个方向想,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于是整理出一系列的治国良策。有人说,郭隗可以再向楚国人回信,问明其中意思。郭隗没这么做,有两个原因:一是楚国与燕国之间相距较远,来回一趟的时间太久;二是郭隗要面子,既然朋友这样写,是相信你能够理解,郭隗自然不会自揭伤疤。

[var1]

变法后的燕国

第二天一早,郭隗就向燕昭王说出了自己的治国计划,燕昭王也觉得有理,可以实施,于是燕国的改革开始了。在政治上推行“任贤而治”,各国人才奔赴燕国,比如剧辛从赵国来,邹衍从齐国来,屈庸从卫国来,乐毅从魏国来。在军事上,以秦开为主将,击溃东胡,收复土地二千多里,将国土扩大了一倍。

[var1]

燕国大将秦开

这个时期是燕国的黄金时代,实力从战国垫底一举升到前三。短短数年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也让郭隗很是感慨,特地写封信感谢朋友的建议。楚国人收到信后非常吃惊,没想到自己无意中写的两个错字,竟然闹出这么大的事。

参考文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三国十大智者,司马懿屈居第二,郭嘉屈居第六,第一名垂青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郭嘉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郭嘉司马懿cp,武将风云录3司马懿和郭嘉

    TOP、10荀攸(智力值94)荀攸是曹操的军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

  •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我们曾经误读了多少段历史,夏商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夏商西周思维导图,夏商历史,夏商西周春秋顺口溜

    [var1][var1]两张图,请问哪一张可以更快速明确地确定地理位置?答案不言自明。东周按历史皇朝血统来说,它才是正宗天子,只是周天子实在无能,名存实亡而已。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都是强盛起来的众多诸侯小国,所以朝代表上要列上东周,而不是直接写春秋战国,是有道理的。[var1]夏朝(前2033?-前

  • 秦始皇的残暴,一半责任来自他那荒唐的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最残暴的一段话,秦始皇最厉害的三个儿子,秦始皇很残暴吗

    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但至今仍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当时秦国宰相吕不韦的私生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秦始皇的父亲异人是秦国王子中不起眼的一个,更悲惨的是异人被当作在赵国的人质,生命安全都岌岌可危。当时有一名大商贾叫吕不韦,他想投资异人,于是将自己的小妾赵姬送给异人,帮助异人逃离赵国,花钱想办法让异人取得华

  • 在三国,真的有一位完人,一生没有任何污点,三十万后代在韩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吗,韩国三国历史,三国中的真实情况

    [var1]卢植跟刘备是老乡,幽州涿郡人,但是他的条件却要比刘备要好很多,祖上曾经是五经博士,刘备的祖上是中山靖王。卢植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拜访了很多比较出名的老师,比如太尉陈球,大儒马融,他所拜访的这些人不但学问都很高,而且身世也都很显贵,能够和他们一起读书,那就等于进了现在的私立贵族学校。就比如说

  • 两次在防守战中大胜的陆逊,在北伐的表现差强人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夷陵之战”与“石亭之战”“夷陵之战”被视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其实它算是“荆州之战”的余波。孙权趁关羽北伐的时候偷袭荆州,势必引起蜀汉与东吴之间的战争。刘备发动大军东下进攻荆州,但是在夷陵被东吴的军队拦截。于是引发了“夷陵之战”。《三国演义》中为了凸显陆逊的形象,把“夷陵之战”描写得非常夸张。说

  • 重耳:骊姬之乱的受害者,在外流亡十九年,终成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骊姬(图据网络)骊姬姿色美艳,获得晋献公专宠,她擅长献媚取怜,而男人往往最吃这一套。儿子奚齐出生后,她想将奚齐立为太子,可是此时的太子位上坐着申生,于是贿赂晋献公的男宠梁五和东关嬖五,使得晋献公将申生和重耳、夷吾都派到了边远地区驻守。自从得了骊姬,晋献公就越发的疏远他的其他儿子们,甚至告

  • 刘邦临死前为何下令要杀掉自己的妹夫?他真的老糊涂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樊哙不仅仅是刘邦的连襟,更是他的救命恩人及得力干将,当年刘邦能在“鸿门宴”上逃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樊哙的辅助。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樊哙又帮助刘邦平定了臧荼等人的叛乱,给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刘邦的发小——燕王卢绾发动叛乱的时候,刘邦又任命樊哙前去平叛。正在樊哙带兵在外的时候,病榻上的刘邦却召见了陈平

  • 这个韩国间谍为嬴政献上一策,本想削弱秦国,却帮了秦国大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时,关中地区是秦国的基地,秦国所在的关中平原原本土地贫瘠,降雨量稀少,粮食产量不高,这极大的影响了秦国的国力。自古以来,所有的战争都遵循一个原则,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明雄厚的经济基础是战争胜利的保证。秦国若想统一全国,必须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于是,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提高秦国的粮

  • 刘邦平定中原后为何不趁胜攻灭南越国?其真正原因究竟是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刘邦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打败了楚霸王项羽,一统天下,其实汉朝建立之初,经过秦末的农民兼并战争,整个国家已经非常虚弱。那么,为什么刘邦平定中原后不继续功伐南越,一统天下呢?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1.没实力当时平定中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粮食也没有多少,军队经过多年的战争,也已经疲惫不堪,中原刚

  • 长平之战赵国精锐尽失,为什么邯郸保卫战中,赵国能击退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长平之战时,起初赵军的将领是我们都熟知的廉颇将军,随着秦国的攻势愈发猛烈,廉颇在率领赵军,进行了几次交战之后都落败了,这使得廉颇清楚地认识到,与秦军硬碰硬的话,赵军不会占到便宜。因此廉颇才制定了坚守不出的战略,无论秦军怎么叫骂,廉颇就是不出城与之交战,这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长期的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