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影视剧形象 韩冉的结局暂搁一边,很多人还是会疑惑:刘备与曹操生前就是死敌,互为对手,为什么刘备要派人吊唁曹操? 很多人简单的解读出:刘备很高兴看到曹操去世,派韩冉过去就是为了恶心曹丕的。 其实,在我看来,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曹操和刘备两人的关系可以往前解读。 早年相识 曾经,刘备和曹操相识于中平年末,按照《英雄记》的记载,刘备与曹操还一同效命朝廷,前往曹操故乡(谯)、沛等地征兵。 灵帝驾崩之后,何进秉政,曹操和刘备便各自走上的不同的道路,再次相见之时却是敌人。 在徐州郯县城下,曹操为了报父仇在徐州大杀四方,刘备率军阻止曹操的脚步。 再到建安元年(196年)九月,曹操将皇帝刘协迎至许都。是时,许都新建,曹操正意气风发,刘备不堪吕布欺凌,率军投奔许都而来。 郭嘉、程昱等人都劝曹操趁机诛杀刘备,曹操不许,因为刘备曾经与曹操为敌,如今化敌为友,曹操需要刘备这样的招牌来自证明自己有平定天下的气度。 此时,两人的关系真的很好。 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也就罢了。曹操还情意款款地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何尝不是一片赤诚!
青梅煮酒 但是献帝对曹操不满,给车骑将军董承下衣带诏,董承又联系刘备一同参与反曹,此后,刘备趁着讨伐袁术时脱离曹操,从此与曹操不再是朋友。 再往后,辗转数十年,两人再相见时已都是白发苍苍。 汉中。刘备在山上,曹操在山下,昔日曹操口中的英雄又成了“卖履舍长”,面对刘封下山挑战,曹操却说也要叫自己儿子来,活脱脱像两个老小孩在斗气。 两个月后,曹操撤兵,刘备也不会知道,这一走,就是天人永隔。 荆州之败 刘备得了汉中后也没高兴几天。 刘备做梦也没想到孙权会背后捅一刀,孙权不但得了荆州,还换了个【汉】骠骑将军。 之前,身在雒阳的曹操还意欲迁都,这才松口气没几天,头痛病犯了,一命呜呼。 等消息传到蜀地,刘备在痛斥孙权背叛之余,又不免和自己亦敌亦友,争斗了大半辈子的曹操唏嘘。 曹操生前爱惜关羽,宁可放他走,不肯杀或软禁,等关羽的人头送到时,曹操时日无多,仍给关羽按诸侯礼节治丧。
关羽被俘 请允许我开个脑洞:如果那年在当阳长坂,曹纯的轻骑擒获刘备,曹操肯定也是“意欲活之”,除非刘备要效仿陈宫、沮授,一心寻死。 刘备的幻想 刘备初见曹丕应该是在建安元年,曹丕还不满十岁。 曹丕接了魏王之位后,便急于为禅让登基做准备。刘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刘备对曹丕真的不了解,不了解他为何基于称帝。 刘备派韩冉去给曹操吊丧的动机,很简单:一为故人,二为机会。 此时的刘备对孙权恨之入骨,这种恨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恨,连众人都劝不回心意的恨。 对于曹操,刘备曾在申请汉中王的奏章上把曹操骂得狗血喷头,但那是公事,是要粉饰自己政治立场、政治地位的表面文章。 若谈及私人感情,曹操肯定比孙权这个大舅子亲近。 当然,吊丧只是名头,示好才是本质,也是反映出:刘备认为曹丕比孙权更有联合价值。 曹丕的野望 对于曹丕来说,继承父业之后,再也没有什么比称帝更重要的事要去做了。 七月,孙权遣使奉献,为曹丕称帝舆论造势送上最后、也是分量最重的一票。 此后,曹丕在谯县大肆封赏,就等着在许都的汉帝刘协的消息了。
曹丕影视剧形象 这时候,刘备派韩冉送的这封信再送到曹丕手里,已经没有了任何价值。 首先,刘备绝不可能会做出孙权同样遣使奉献的事来, 其次,这种单纯的示好,不足以让曹丕做出倾向性的选择。 对于当时的曹丕来说,孙权比刘备靠得住。 为什么说是当时,因为几年后,曹丕才发现是自己是真的玩不过孙权。 曹操生前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此言不虚啊!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