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植寓情诉“七哀”,兄逼“七步”吟绝唱

曹植寓情诉“七哀”,兄逼“七步”吟绝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950 更新时间:2023/12/11 2:38:02

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生前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之评价。《诗品》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七哀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时不开,贱妾当何依?

【注】流光:明月的光;徘徊:来回行走,这里形容月光的移动;宕子远行不归的人;宕:同"荡";清路尘:路上飞的灰尘;浊水泥:水中沉下来的泥土。这两句用飞尘和沉泥不能相会比喻夫妻重会的困难;逝:往。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诗,抒发因丈夫久别不归而感到的孤寂心情。实际上是借"闺怨"来寄托作者在政治上受到排挤和冷遇的苦闷之情。《七哀》是当时的乐府新题,七是言哀之多,非定数。

送应氏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捣,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注】北邙:山名,在河南洛阳县北。阪:山坡;洛阳山:指洛阳周围的山。垣墙:矮墙。顿癖:倒塌崩裂;荆棘:有刺的杂树;参天:高入云霄;耆:老年。旧耆老:指旧日的老人;这两句说:老一辈的人都不在世了,见到的全是不相识的年轻人;侧足:侧身;无行径:找不到路走;畴:田地;游子:指应氏;不识句:辨不清田间南北东西的小路;中野:原野;我:即上句的"游子",指应氏兄弟。这两句是以应氏的口气说话。意思是说:应氏兄弟回到洛阳,见到自己的旧居成为如此凄凉的废墟,也将悲咽难言;平常居:旧日居住的地方;气结:悲气郁结。

应氏指诗人应玚应璩弟兄。建安十六年,曹植随曹操西征马超,路过洛阳,为送别应氏弟兄而作。共二首,这是第一首。主要描写了洛阳遭董卓烧掠之后的荒芜颓破景象,对战乱造成的灾祸寄以无限的感慨。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羹:用肉、菜等作成的汤;漉:让水慢慢地渗下。这里说滤下煮豆的汁液。菽:豆的总称。菽,一作"豉",豆豉。两句写制作豆鼓的过程,借以引出下面骨肉相残的比喻;萁:豆茎,豆秸。釜:古代的一种锅;泣:小声哭。是对水接近沸腾时的响声的拟人化说法;煎:煎熬,隐喻迫害。这两句用箕豆的同根相残,暗喻曹丕对同胞手足的迫害。

这首诗记载在《世说新语·文学》篇中。传说曹丕为了要除掉曹植,有一次竟然叫他走七步路就要写出一首诗来,不然就要"行大法(杀头)"。曹植走不到七步,就咏出这首讥刺骨肉相残的诗来,使曹丕看了也不免"深有惭色",因此,打消了杀害兄弟的念头。捧读此诗,遥想此情此景,以七步未至而成诗,避免骨肉相残之悲剧发生,真乃千古绝唱也!

一一《云游汉魏六朝诗苑》⑥

#云游汉魏六朝诗苑##曹植##阅读##文化#

更多文章

  • 既然刘备与曹操生前就是死敌,为何曹操病故,刘备还派人吊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影视剧形象 韩冉的结局暂搁一边,很多人还是会疑惑:刘备与曹操生前就是死敌,互为对手,为什么刘备要派人吊唁曹操? 很多人简单的解读出:刘备很高兴看到曹操去世,派韩冉过去就是为了恶心曹丕的。 其实,在我看来,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曹操和刘备两人的关系可以往前解读。 早年相识 曾经,刘备和曹操相识于中平

  • 曹操高陵,有重要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消息近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曹操高陵及陵园综合研究”发表新的研究成果曹操高陵西侧发现宋元时期建筑基址可能是北宋时期为曹操高陵设置的守陵户所在曹操高陵及建筑遗存发掘区位置(图片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勘探发现的南北向沟状遗迹经发掘证实为一条排水沟几条砖砌排水道的发现表明在这条

  • 年少只知项羽勇,中年方懂霸王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成王败寇,是最恰当的盖棺定论吗?相信很多人会说:“未必。”太史公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选择,有的是一种无奈,有的却是一种接收。对一个人的定论,我们应先从他人生的终点开始,然后再去回溯他的起点。这样你会发现:人生没有完美,没有成王败寇,有的大多是五味杂陈的

  • 母亲被关羽垂涎,父亲被张飞杀死,他本人还得给曹操当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张飞曹操,关羽张飞赵云在古城相聚,刘备关羽张飞结拜搞笑

    秦朗的母亲杜夫人被关羽垂涎秦朗的母亲是杜夫人,有异色,长得貌美如花,被众多英雄豪杰爱慕。然而,杜夫人嫁给了吕布手下大将秦宜禄,绝了其他武将们的念想。然而,发生了两件事,杜夫人又成为了焦点。第一件事是秦宜禄被主公吕布派出公干,出使袁术。袁术非常赏识秦宜禄,想拉拢,于是将汉室宗女嫁给了秦宜禄,将杜氏和儿

  • 历史上,除了蜀汉后主刘禅,还有哪些“后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后主刘禅简历,真实的蜀汉后主刘禅,历史上的刘禅是怎样的皇帝

    一、陈后主陈叔宝陈后主陈叔宝是南朝陈的末代皇帝。太建元年(569年),陈叔宝被立为皇太子。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叔宝即皇帝位。他在位期间,荒废朝政,耽于酒色,醉心诗文和音乐,这无疑加快了南陈的灭亡进程。祯明三年(589年),隋军大举南下,攻破广陵、京口和都城建康,灭亡陈朝。陈叔宝被掳至长安,受封

  • 依据史料寻找“曹魏孙吴张飞”:在曹操孙权麾下,哪位名将可与张飞并驱争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飞打不过的五个猛将,张飞图片,张飞当阳桥头喝退曹军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们喜欢某一位名将,总是要找一找同时期还有谁能跟他一较高下。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寻找曹魏孙吴张飞”:在曹操和孙权麾下,有没有张飞式的名将?他们与关羽张飞带领同等数量的军队,在同样的后勤补给条件下作战,哪一方能获得胜利?正史中的关羽斩颜良庞德、水淹七军擒于禁,张飞据水断桥喝退追

  • 匈奴为何推行“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习俗?陋习让人难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匈奴陋习,令人瞠目结舌中原人向来就特别注重长幼尊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大家从来不会对母亲或者是嫂子有任何非分之想。可是在匈奴眼里,只要父亲去世他们就可以跟后母结婚,只要兄长去世他们就可以跟嫂子结婚。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原人都无法理解这种过于野蛮的习俗。毕竟在中原人看来,无论是后母还是嫂子

  • 逍遥津之战:曹魏7000人对战东吴10万大军,结果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魏东吴兵力对比,逍遥津之战东吴阵亡了哪些将领,逍遥津之战魏国损失

    除了吕蒙、陈武、甘宁、凌统、潘璋、宋谦、徐盛、丁奉、贺齐、蒋钦等东吴将领明确参战之外,当时驻守于江淮附近的东吴将领孙皎、周泰、朱然、朱桓、全琮等人,都应参与此役,这对于东吴来说,几乎是出动全部精锐了。但是,在逍遥津这个地方,孙权却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败仗。一具体来说,逍遥津之战是第二次合肥之战的主要组

  • 重磅!曹操高陵发现疑似宋代守陵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勘探发现的南北向沟状遗迹,经发掘证实为一条排水沟,废弃后被生活垃圾逐渐填埋。几条砖砌排水道的发现,表明在这条大沟的西部,曾经存在过一个比较考究的砖砌地下排水设施网络,将生活废水或者其它废水导向这条沟内。前期的勘探线索表明在沟的西部,还存在更多的砖砌建筑遗迹,呈南北向布局,与沟

  • 曹操墓考古新发现,发现宋元建筑 专家:守陵户所在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周立刚主持的“曹操高陵及陵园综合研究”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在曹操高陵西侧发现的宋元时期建筑基址,很可能是北宋时期为曹操高陵设置的守陵户所在地。考古人员在曹操高陵西侧, 挖掘出一条排水沟,全长约160米,沟底内部有明显的积淤土,上部堆积则可分为三层,包含大量瓷片遗物,说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