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师傅师傅何为师何为傅?看了商鞅的故事我才知道!

师傅师傅何为师何为傅?看了商鞅的故事我才知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87 更新时间:2024/2/1 13:53:49

[var1]

[var1]

[var1]

[var1]

[var1]

[var1]

公叔说:卫鞅年纪虽小,但是有奇才,你可以把国家交给他管理。

魏惠没说什么,但是很不以为然。

公叔痤说:您既然不用他,就一定要杀了他,不能让他出去为别的国家做事啊!

魏惠王没在意,出来以后对左右说:公叔真是老病而可悲啊,先是让我把国家交给一个什么鞅,又让我把他杀了,糊涂了啊!

公叔在魏王走后,叫来卫鞅把刚才的事向他说了,他说:我这是先君而后臣,所以先为国君谋算,后告诉你,你快点逃走吧。

卫鞅说:他既然不听您的话用我为官,又怎么会听您的话杀了我呢?于是就没有马上离去。

正好秦孝公欲发奋图强,发榜招聘能人才子,卫鞅就来到了秦国,向孝公讲述了强国之术。

孝公很高兴找到了人材,让他开始参与国家大事。我们可以看出秦以后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成就大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人才,积极引进人才。“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不惜高官厚禄,甚至可以分封国土都要引进人才,可见秦王是非常知道人才的重要性的。

卫鞅决定变法了,这应该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活动。开始提出变法的时候,秦国许多人都不同意,经过卫鞅的劝说,孝公顶着很大的压力任命他为左庶长,颁布了变法的命令。可是怎么才能保证法令的实施呢,也就是说有没有执行力呢?先是不废徙木之赏以求信,也就是把一根三丈破木头立于南门,谁能搬到北门去赏金五十!这在当时可是相当于现在的双色球中了六加一啊!大家看得多,但都很奇怪,没人敢上去试试。有一个哥们胆子不小,当然也许是喝了不少小酒,一时冲动就上去把木头扛到北门,好家伙!立即兑奖!不亚于五百万啊!!这一下全国都知道了变法是要动真格的啦!

不过任何形式的改革都是会遇到阻力的,让卫鞅最头疼的是太子违背了新法!卫鞅也做通了孝公的工作,不惩罚太子,但是把太子的师傅都给收拾了: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

傅是太子身边的教导官,师是太子的老师。你把太子的老师脸上都给刺字了,这太子多没面子啊!可惜卫鞅这样的聪明人也被改革的春风吹得喜气洋洋,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此埋下了祸根,不过效果是明显的,没有人再敢违反新法了。

这时候卫鞅是春风得意,哼着类似喜唰唰的小曲,继续改革变法,集诸小乡为一县,共三十一县,这个政策可一直流传到今天还被我们所采用。废井田,开阡陌,起用新的赋税法,这些都被写进了历史课本,秦国也一天天的强大起来。

这期间卫鞅几次伐魏,最后一次还很忠诚的从军事、地理等角度讲述了伐魏的重要性,于是孝公就命他将兵伐魏,魏国派出了卫鞅的老朋友公子仰出兵抵御。两军相对,卫鞅给公子仰写了一封信: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两相见盟,乐饮而盟,以安秦魏。

这公子仰也真是个实心眼子,你也不想想他带这么多兵将是来和你喝酒叙旧的吗??他毫无戒备的前来赴宴,两人先是结拜,然后痛饮。卫鞅早就埋伏了士兵,抓住了实心眼子公子仰,大败魏军。魏惠王没办法,只好把黄河以西的地方都献给秦国与秦讲和,魏原来的国都在黄河之滨安邑,现在没有了河西之地,首都不就成了边防站?只好向东迁都到大梁,也就是现在的开封附近。而这一切都是按照卫鞅之前对秦王所说的计划中进行的。到现在魏惠王才想起公叔痤来,后悔没有听他的话,我想魏惠王是即后悔没用卫鞅,也后悔没杀卫鞅,但于国家大计来说应该是前者更多一些吧。

到现在魏惠王是明白了,我们也可以看出卫鞅是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他恨魏惠王没有用他,更恨魏惠王没有杀他!作为一个有才且极度自恋的人来说,这可是非常的轻视他,不用他是瞧不起他,不杀他更是不拿他当回事啊!简直是巨大的侮辱啊!所以我们分析卫鞅到了秦国受到重用后,那真是忠心耿耿地献计献策,鞠躬尽瘁,报答知遇之恩,甚至都忘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后路。

卫鞅伐魏成功,秦国更强大了。秦把商封给了他,号为商君,所以后人都叫他商鞅

卫鞅总共在秦国风光了二十年,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了,太子即位做了惠王。太子就没有秦孝公那水平了,当年的羞辱还记在心头。曾经被商鞅刑罚过的太子傅公子虔的徒弟告商鞅要谋反,商鞅也是一时糊涂,跑到魏国去,魏国人对他痛恨有加,拒之门外。他又跑回来带兵攻打北面的小国郑,结果被秦国抓住以后车裂并且灭其全家。

更多文章

  • 吕不韦是谁?他做了什么投资? 《吕氏春秋》是由谁所著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当年四处经商,一次来到赵国的首都邯郸,无意间遇到了作为赵国人质的异人,也就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吕不韦认为“奇货可居”,于是就主动和他结交。当时,异人在邯郸的生活非常的清苦,又因为秦、赵两国之间的战争连生命安全也时常受到威胁。于是吕不韦就常常资助他的生活,还把自己心爱的一位美女送给了他。[v

  • 秦王赢政并没有赐死吕不韦,只是让他迁到巴蜀,他为何喝毒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嬴政为什么赐死吕不韦,嬴政赐毒酒,秦王嬴政最后怎么处置吕不韦的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译:你对秦国有啥功劳?秦国把河南都封给你了,还让你食邑十万户。在血缘上,你跟高贵的秦王有一毛钱的关系吗?却号称国王的“二爸”!四川那么大,你和你全家都去看看吧。”)吕不韦震惊了,只得从命!那时的四川,可不像今天,是天府之国

  • 秦始皇嬴政,真的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吗?赵姬的身世,确定终极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个善舞的侍妾,就是赵姬。而嬴楚娶她之前,赵姬已经怀了吕不韦的孩子。因此,嬴政实际上是吕不韦的亲生儿子。赵姬的身世之谜这段记载,便是“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私生子”这一传言的出处,然而,这个故事,却有多处疑点。首先是,秦国宗室血脉是要经过严格检查的,赵姬已怀孕这件事真的瞒得住吗?这一点已经有

  • 司马懿攻破襄平城后,为何将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曾经干过一件事,让天下人都领略了一把他的狠毒公元238年,割据辽东公的孙渊来犯魏国,司马懿纵兵击败他,并将他斩杀。然后攻占领了辽东。这时,他竟然下命令将辽东男子年十五已上全部杀掉,就这样,他硬是杀掉了七千余人!公元249年,魏正始十年,司马懿趁曹爽陪魏国皇帝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发动政变,史

  • 齐桓公是怎样称霸的? 为什么重用管仲, 又为什么伐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齐桓公又行管仲谋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威信大振,为中原诸国所拥戴。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约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国君,于葵丘(今河南兰考东)举行盟会,周天子亦派人参加。约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规定各盟国间,“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史称“

  • 东汉末日:董卓部将占朝纲,曹父一门死旅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朝纲是什么,董卓入洛阳后谁逃至陈留聚兵反抗,谁给了武后朝纲

    李傕等逐走吕布,遂率众围攻宫门,卫尉种拂愤然道:“为国大臣,不能禁暴御侮,反使乱徒白刃向宫,去将安往?”说着,即带着卫士,出宫力战,终因寡不敌众,受创捐躯;李傕与郭汜突入南掖门杀死太仆鲁旭、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此外吏民约死万人。王允扶献帝上宣平门楼,俯瞰外兵,几如排墙相似,势甚汹

  • 占有河西就是霸主!秦孝公为何将河西之地,拱手相让给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当时,秦国国内的反对声浪是很大的,不仅变法导致了很多社会资源被重新分配,社会平衡被重新打乱,同时,在当时的国际问题上,秦孝公也一直是较为软弱温顺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山东六国更加看不起秦国,认为这个国家已经真正不负昔日之辉煌。河西之战被迫割让,这也意味着秦国真正退出了战国争霸的舞台,

  • 西汉最刚直的大臣:汉武帝敬畏有加,称他是社稷之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官至列卿此人名叫汲黯,字长孺,是河南濮阳人。汲黯的先祖曾受到卫国国君的恩宠,世世代代做官,到汲黯这里是第七代。因为父亲的缘故,汲黯在汉景帝时期出任太子洗马,因为汲黯为人刚正,人们对他十分敬畏,大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汲黯给刘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汉武帝即位后,任命汲黯为谒者,并让他经常外出巡查。有一

  • 郭嘉不死,统一的就是魏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里要提一下,郭嘉在跟曹操之前有跟过袁绍,那时郭嘉21岁,郭嘉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

  • 商鞅变法很重要吗?秦国怎么变得繁荣的? 商鞅为何受车裂之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叫商鞅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满怀希望的跑了过来。他见到秦孝公之后,和秦孝公大谈改革之道,结果深得秦孝公之心。一番商讨之后,秦孝公决定破格录用商鞅,让他实行变法。然而,当时秦国的贵族们却害怕变法之后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于是坚决的反对。[var1]他们的借口就是法律源自先祖的规定,怎能说该就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