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丢荆州、失街亭、杀魏延,诸葛亮三次用人失误造成蜀汉的失败

丢荆州、失街亭、杀魏延,诸葛亮三次用人失误造成蜀汉的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31 更新时间:2024/1/16 9:40:51

诸葛亮有许多优点,以至身后两千多年,一直为人称道,成为文人的楷模。不过,任何人和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当时客观环境和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诸葛亮也有严重的缺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选人用人方面。

荆州,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对于据有巴蜀的蜀汉政权,荆州更是东出中原争夺天下的门户和跳板。为此,镇守荆州战略意义极其重要。

关羽虽然文武兼备,骁勇绝伦,天下无匹,但他性情孤傲,缺乏战略头脑,并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但在委派关羽守荆州这件事上,诸葛亮并没有加以劝止。

建安十九年,刘备平益州,虎将西凉马超投诚。刘备喜出望外,封其为平西将军,位同关羽。远在荆州的关羽闻之极为不满,当即写信质问诸葛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回信答:“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信中诸葛亮明白无误地告诉关羽——“你是天下第一,无人能与你媲美。”关羽阅信后,不仅洋洋自得,还将信拿给众人看。

不管诸葛亮当时是如何考虑的,这封信无疑是在一定程度上纵恿了关羽的骄傲思想,给关羽骄火加油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促使关羽的头脑越来越热,发动了襄樊之役。虽然此战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荆州丢失。

当孙权向关羽提出结成儿女亲家时,关羽不同意也就罢了,但破口大骂,侮辱东吴的提亲来人。关羽的行径引起孙权大怒,不久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杀。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又起兵伐吴,从而破坏了蜀国与东吴的联盟,其结果,不但荆州没有夺回来,张飞、刘备的先后丧命,很大程度地造成了蜀汉事业的失败。

“骄兵必败”诸葛亮是深知其理的,但在关羽这件事上,诸葛亮却丝毫不曾加以制止?恐怕一是碍于刘备面子,二是怕刺伤了关羽的自尊心。

失街亭,诸葛亮也有用人不当之处。 公元228年诸葛亮统率大军三十万北出祁山,对魏国进行攻势作战。曹魏组织二十万大军迎击。在先后攻占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大有一举出陇兼并关中之势。但在关键性的街亭一战,前军主将马谡不顾实际条件,坚持本本主义,引经据典,肆意孤行,违反节度,举动失宜,结果大败于魏军。由此形势急转直下诸葛亮不得不甘冒一场“空城计”的风险,最后抱憾退回汉中。

对于马谡这个人,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而诸葛亮评价为“匡世奇才”。据史载: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军打仗,二人常常促膝长谈,彻夜谋划。客观讲,马谡是一个难得的高级参谋和战略型人才,为诸葛亮提供了很多的好的战略战策。

镇守街亭,完全可以让老将魏延、吴懿、赵云等人担当,但诸葛亮明知马谡缺少一线的经验,却不顾众人的反对,私心作祟,违反常规,硬要马谡这个参谋型人才去一线带兵打仗。结果导致人才严重错位,街亭为魏将张郃所破,诸葛亮不得不上演了一出挥泪斩马谡的悲剧。

魏延一生活动于军旅之中,功绩显赫在入蜀以后。刘备知人善任,拔他独当一面镇守蜀汉的北大门汉中,使关中之敌不敢南攻,保卫了蜀中安全,成就了魏延平生最光辉的一页。

刘备死后,魏延随诸葛亮多次出征,连战皆捷。诸葛亮刚死,蜀军内部便发生了魏延与杨仪的火并事件。魏延不幸丧身,还蒙上了千百年来的“叛逆”罪名。

魏延与杨仪的矛盾,归咎于诸葛亮的处理不当,用人有失。诸葛亮是深知二人之间的矛盾,但出于爱惜杨仪的才和魏延的骁勇,而对二人的矛盾听之任之,难作彻底处理。这种和稀泥、坐而不管、不作为的作法,只能是表面上的改观,骨子里的矛盾却有增无减。

魏延对诸葛亮也抱有意见。当年魏延请从子午谷出兵直捣长安,同时诸葛亮绕道西出祁山,两路夹击可以取得打败曹魏。但诸葛亮不同意他的计谋,令魏延认为诸葛亮“胆怯”,深恨己才用之不尽

刘备死后诸葛亮重用董允费祎、马谡、杨仪、蒋琬等二流人物,而不重用魏延、马超、廖立李严等一流人才,不能不说气度有所偏窄。诸葛亮不是不知道魏延的才干,只是怕魏延的能力充分发挥后不好管理,所以常常否定魏延提出的计谋,并如同训斥小孩一样他。

因此,诸葛亮尸骨未寒就发生了内讧,蜀汉元气大伤。

今天,我们认真借鉴一点诸葛亮的上述教训,重温一下蜀汉灭亡的历史,是有益处的。

更多文章

  • 三国枭雄之刘备:真正的草莽英雄,过人才能让人钦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和勇武肯定不沾边,那么才能呢?拜《三国演义》所赐,一说起刘备,首先想到的就是仁德,黑他的人则说他虚伪做作,假仁假义,不管怎样,这只是他的品质,那么刘备究竟具有怎样的才能呢,想必大家都很茫然。论武功,他顶多算个二把刀,除了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就没什么战绩了,论行军打仗,基本也是败多胜少,还有夷陵之

  • 三国乱世之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在第一回中出场。曹操一出场就显得不同凡响,是以将军的形象在剿灭黄巾起义的战场上呈现在读者面前。罗贯中先生是如此介绍曹操出场:杀到天明,张梁、张宝引败残军士,夺路而走。忽见一彪军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 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

  • 关羽武不如张飞马超 文不如卧龙凤雏 为何最受刘备重用?原因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中关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他虽然是刘备的部将,但是却受到诸多枭雄的青睐,比如最为有名的就是大枭雄曹操对关羽的无限青睐。在下邳兵败被俘后,关羽降曹,受到了格外厚重的礼遇。再比如樊城兵败,关羽被俘,孙权也是极力想劝降关羽,但是关羽没有接受。除了这些枭雄,在猛将中比如张辽,对关羽的评价也极其高。除

  • 如果晋大夫智伯灭韩赵魏,单独成为晋国国君,战国的形势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如果智伯没有失败晋国还能统一吗,智伯简介,韩赵魏三家灭智伯

    反而不如三家分晋后形成的韩赵魏三国强大。当然历史不能假设,假设出来的只能是个人的想象。[var1]三家分晋春秋时期的晋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诸侯国,一来晋国做了百年的霸主,二来晋国无公族。晋国自曲沃代翼之后,小宗取代大宗成为晋国的执政方,晋献公继位后,为防止公子作乱,诛杀晋国公子,固晋国无公族,其后果就

  • 秦始皇修筑长城要花多少钱,核算成人民币值多少?数字大的吓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万里长城,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月球上看地球,清晰可见的只有两个,东非大裂谷和万里长城。如此看来,万里长城是一个十分卓越巨大的工程。这其中蕴含着的都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秦始皇下令修建万里长城的时候,可是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数不清的人被征役前来务工,但是修建万里长城

  • 孙膑庞涓之争始于一个馒头?从鬼谷子的徒弟推测鬼谷子的人生精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庞涓虽不服气,但又不得不认输,也不得不佩服孙膑的聪明,庞涓气量狭小,嫉妒心强,从此怀恨在心,后来设计陷害才能超过自己的孙膑,以便自已能纵横江湖,天下无敌,但孙膑装疯得以逃生,后在两军对垒中诱杀了庞涓,算是报了大仇。鬼谷子两位得意弟子互相残杀,获利最大是他们的老师鬼谷子,最后成就了他的神勇,学生都这么

  • 刘备为何始终不重用赵云?因为赵云做的这三件事,让他彻底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件事,赵云在长坂坡救下了幼主,此战是赵云一生最大的功劳了,但是这也是引起刘备对其产生疑心的导火索,当时赵云成功救出幼主后,有人告知刘备赵云已经向曹操投降了,刘备听后很是恼火,甚至是拿着兵器丢向禀报之人,就此可见,刘备心中之怒火。虽然说刘备心中很是相信赵云的人品,但是对于此事刘备一直是耿耿于怀的,

  • 刘备一生错过的3大名将,一人率800人打败10万人,一人看不起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可惜的是,当时刘备根本就不重视太史慈,最终太史慈归顺孙策,为江东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第二个便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大家都知道,张辽其实最开始跟随吕布,后来吕布到处逃窜,来到了刘备这里。此时关羽和张辽私交极好,就如同兄弟一样,可以这样说,当时刘备如果借助关羽的力量,将张辽笼络在身边,刘备集团的

  • 季君之乱:被忽略的秦国宗室叛乱,却是秦国大政偏离的起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那么,这个公子稷究竟是何来历呢?他的上位又会对秦国政局带来什么样新的挑战呢?本期话题,我们从嬴稷的前半生开始聊起。在《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中,嬴稷从小就享受着与太子嬴荡几乎一样的宠爱和培养,但嬴稷本人表示,这纯粹是在扯淡。真实的历史上,嬴荡是秦王的唯一合法继承人,而嬴稷则是个完全透明的秦

  • 刘邦最宠爱的孙子,敢当吕后面杀吕家人,最后灭了吕氏一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刘章的父亲是刘邦的庶长子刘肥,而刘章自小就受祖父刘邦的喜爱,吕后也十分善待刘章,还把自己侄子吕禄的女儿嫁给了他。刘章长到二十来岁,看清了吕氏当权的局势,对刘氏子孙不能受到应有的尊重与权力而十分不满。一次,吕后举行酒宴,叫刘章担当酒吏,刘章心生不满,我一堂堂刘氏子孙,竟让我担任一个小小的酒吏,便对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