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乌台诗案”的祸源,竟出自苏轼的一首词,这首作品有何神奇之处

“乌台诗案”的祸源,竟出自苏轼的一首词,这首作品有何神奇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751 更新时间:2024/1/23 11:28:43

直到当年12月份,宋神宗亲自颁布圣谕,免除苏轼湖州知州一职,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场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才偃旗息鼓。

然而,大家或许有所不知。差点让苏轼惨遭正法的乌台诗案,祸端竟出自他的一首诗词。那苏轼的这首作品,到底因为何故触犯圣怒呢?

说起这件事,先和大家简单聊聊北宋时期由王安石主导的熙宁变法。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政知事,并全力支持他实施变法。

到了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北宋朝堂已迎来巨变。简单来说,熙宁变法主要是将北宋此前较为冗余的职能机构,精简为由两府三省主导的军政体系。

而且,王安石还对北宋现有的科举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实行了“太学三舍法”制度。也就是说,从熙宁变法后,北宋学子们想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的难度大大增加。王安石此举,无疑触怒了北宋其他贵族的利益。

到了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由曹太皇太后主动提议,让宋神宗罢免王安石的所有职务。直到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2月,王安石所倡导的这场变法也以失败而告终。

甚至后世不少人,将王安石这场变法,比作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而熙宁变法利弊与否,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元丰二年7月份,正在湖州担任知州的苏轼可是被吓了一跳。当年四月,苏轼才由徐州调任湖州。

按照当时苏轼想法,他已经对朝堂政事全无兴趣,将所有精力全部寄情于山水之中,做个闲云野鹤。可即使是这样,他还是被这场闹剧给吓破了胆。

按照史书文献记载,苏轼被押入大牢后:“顷刻之间,拉一太守首如,如驱犬鸡。”俗语说得好,国有国法,行有行规。乃朝廷命官的苏轼,为何会突然被押往大牢呢?

按照朝廷给的罪状——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其作品里多含沙射影,讥讽圣上。直到当年12月,苏轼才得以恢复自由身。至此之后,也因为乌台诗案,导致苏轼晚年时期的作品风格,相较于此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可归根结底,到底因为什么才会引发乌台诗案呢?其实早在1073年,时任检正中书的沈括,从苏轼的一首《咏桧》(《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找到这样两句诗词“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沈括刚看到这首诗词时,就敏锐地察觉到,这是苏轼玩弄的文字游戏。按照沈括的论调,九泉不就是黄泉,蛰龙就是宋神宗。

大家想想,宋神宗到九泉之下能找什么?不还是找死么!所以苏轼写的这首诗词,明里暗里都在嘲讽宋神宗无能,他更巴不得宋神宗赶紧到九泉之下。

1073年,沈括便举报苏轼诽谤朝政。由于当时宋神宗与王安石正大力推进变法,无暇顾及其他,苏轼因此逃过一劫。

直到公元1079年,北宋御史台李定、以及其他当朝大员联名弹劾苏轼,其导火索就是这两首诗词。

宋神宗此时才意识到,如果不把苏轼逮捕入狱,给大家一个交代,或许就会引发朝堂巨变。就这样,由大科学家沈括为主导,其他御史台官员为辅,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乌台诗案。

到最后,苏轼并没有受到太大的责罚,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之后,也是收敛了个性,没有再写出一些模棱两可的诗词。如此说来,乌台诗案既源自苏轼的这首《咏桧》。

可是笔者却觉得,这场事件应该是北宋当时变法派与保守派的一次争锋较量。大家想想,王安石包括沈括、李定,皆为竭力维护变法的臣子。苏轼、司马光章惇其实并不大提倡王安石的变法。

所以变法派的大臣,可以借由乌台诗案攻击以司马光、章惇、苏轼为首的保守派。即使无法让他们全军覆没,也能搂草打兔子,给予他们一定震慑。

而苏轼背靠大树好乘凉,毕竟,苏轼在文坛享有一定地位,又是名正言顺的朝廷重臣。写的这些诗词,虽有些含沙射影的意思,但其罪过也是可大可小。

在司马光、章惇还有曹太皇太后的求情之下,苏轼才免去一死。乌台诗案其他细节也有值得说道。不过,由于本文篇幅所限,自是不可能和大家详细介绍。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乾隆出对联选状元,一考生听完直接扭头就走,最后却成了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众多皇帝中,乾隆帝算得上文采出众,乾隆不仅在治理国家上很有一套,而且琴棋书画也都精通一二,堪称千古一帝。据统计,现存的乾隆的诗篇就有4万多首,整本《全唐诗》中所有人加起来的诗都没有乾隆一个人做得多,先不说质量怎么样,就是这数量也是让人望尘莫及。当然乾隆不仅喜欢写诗,也非常喜欢出对子。在清朝的时

  • 李清照向丈夫“表白”,写下《丑奴儿》,用词令人心生向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影中纪实编辑影中纪实前言千百年来,无数墨客骚人在我国悠远灿烂的诗歌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令人遗憾的是,受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在这其中很少出现女性的身影。然而让人惊喜的是,我国宋代得以出现一位惊才绝艳的女词人,李清照。她被称为是“千古第一才女”,虽留下诗词不足百首,但是却创造了众多千古名句。一

  • 皇太极15位后妃 大多是政治联姻 为何只对2婚的海兰珠情有独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海兰珠与皇太极历史,皇太极和海兰珠差几岁,皇太极最宠爱的女人海兰珠

    这样的宠爱是皇太极后宫独一份,放眼大清朝,只有董鄂妃可与之相较,海兰珠进宫的时候已经26岁,在古代就是个老姑娘了,据说海兰珠之前已经嫁过人了,丈夫是谁,暂无从考究。2婚的海兰珠凭什么得到皇太极的独宠?可能与几点有关,海兰珠有着其他女人没有的妩媚风情,加上海兰珠姿色上乘,能得到皇太极的宠爱也并不奇怪,

  • 宋朝地摊经济为何发达?5大规范保驾护航,仅都城就有商铺6400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的地摊经济西方史学界对宋朝评价颇高。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写道:"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超过了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或欧洲的水平。"美国学者罗茨·墨菲在《亚洲史》里写道:"从很多方面看,宋朝是一个崇尚创新,商业繁荣的黄金时代。"据相关数据显示,待至咸平三年,宋朝

  • 清朝运气最差的3位皇帝,一个比一个差,第3位令人同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清仁宗嘉庆帝·颙琰,乾隆帝第十五子,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嘉庆帝是清朝运气最差的皇帝之一,因为他背了清朝由盛转衰的黑锅,所谓的乾隆盛世,其实早已不存在。嘉庆帝从乾隆手里接手的不是康乾盛世,而是一个国库空虚、积弊已久、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所以,清朝从乾隆后期就开始衰落了,但嘉庆对此却无能为力,

  • 新中国成立前的历代最大疆域图:元朝排第一,中华民国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1.夏朝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黄河中下游一带是夏朝活动的主要区域,都城建于安邑。2.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当时的商国君主商汤经鸣条之战胜利后,灭了夏朝建立起来的国家。商朝国都前期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才稳定定都在殷。3.西周西周是在周武王的率领下灭了商朝建立起来

  • 乾隆给子孙发红包却漏发一人,他问:你要银子何用?次年此人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太监们抬来了满满几大箱银元宝,乾隆帝要发红包了,一个个子孙排起长队领完红包后忙不迭地叩头谢恩,经过一阵忙碌后终于将红包发完,可唯独一个人没有收到红包,此人就是十五阿哥永琰。永琰一脸错愕,却又不敢多问,乾隆帝看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儿子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你要银子何用?”这时欢闹的现场突

  • 令妃为乾隆生下了六个孩子,乾隆却不愿立她为后,原因居然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还珠格格尔泰大战令妃,乾隆的令妃简介,令妃大结局

    乾隆是清朝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皇帝,同时他的身边也有几个枕边人被世人熟知,一个是孝贤纯皇后,一个是皇后那拉氏,还有一个就是令妃。其实令妃也算作是乾隆的皇后之一,不过这个名头是在令妃死了之后才追封的,那为什么令妃在世的乾隆不愿意给她一个皇后的名头呢?原因下面为大家解读。乾隆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可以说是乾隆

  • 我们收藏比较常见的康熙通宝应该如何选择比较好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通宝十大稀少图片,康熙通宝套子大全,康熙通宝直径对照表

    康熙钱币里面有一种万寿钱,这种钱币是康熙六十大寿时铸造的一种祝寿的钱币,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枚钱币的来源有别的故事,有人说这枚钱币是从罗汉的肚子里面发现的所以就叫做罗汉钱币,康熙罗汉钱的名称就是这样由来的,还有一种是说当时一个将军出去打仗没有钱发军饷,所以用寺庙的佛像熔炼的一种钱币,本来想打完胜仗用三倍

  • 手握重兵,虎踞东南,曾国藩不称帝真是因为恪守儒家臣节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两人除了都是民族主义者外,还一致推崇一个人,那就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曾国藩画像,源自网络曾国藩的著作,一直伴随着蒋公的戎马生涯。教员也曾说过:“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在现实中的表现自不必多说,被人讨论最多的却是他为何不给垂垂老矣的满清王朝穿心一箭,取而代之?01汉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