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明朝盛行的“吃绝户”也是一种可怕的封建陋习,何为吃绝户?就是这户人家的男人年纪轻轻离世了,留下孤儿寡母,而当时的社会又提倡女子守节,结果就出现了母子无人可依靠,男人的亲戚们却是趁机将他家值钱的恭喜瓜分掉,把这个家里力量薄弱的母子逼上绝路。
男人的妻子被逼得只好改嫁,或是投身风月场所,可那群亲戚还不会知足,认为还有孩子可以“吸血”,使得孩子从此断后,没有可搜刮的东西后,才戚戚然的散开。
//i1.go2yd.com/image.php?url=0TCjLgN4F8
在远古时期,因男子生来力气就比女子强大,在家中便担负着保护妻儿的职责,若是男子不幸丧生,这户人家也就难以存活下来,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又发现女子迟早要嫁人,进入别人家,此后生是那家的人,死是那家的鬼,但儿子不同了,是会留下身边的人。
因此就有了一句老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因为各种缘故,男子的地位往往要比女子高出一些,当然,若是这个女子是个有主见的,性格强势的,做了婆婆后,儿子和儿媳都得听她的,毕竟古时又崇尚孝道。
虽然女人何苦难为女人,但婆媳关系自古已经是存在的。但随着明朝推崇程朱理学,女子的地位受到了较大的压制,若是家里面的顶梁柱倒了,家道就中落了,男方的亲戚还会纷纷跑过来搜刮值钱的东西,把女人和孩子都逼至绝路。
此外,如果家里面没个儿子,那就只有等死的份,在古时,女子无继承权,娘家不待见,到了婆家,没有生下继承香火的儿子,她的处境就悲惨了,婆家不待见,将来也是孤苦无依,并且男方的家产最终会被其亲戚所继承,毕竟不是每一个女子,都是如清末女首富周莹那般。
不过若是男主人去世得早,就算生下了儿子,但儿子年纪不大,想要霸占男方家财的亲戚,什么恶招都会使出来,孤儿寡母的,最终还是落得个任其欺凌的结局。
直至清末民初,在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女子的价值不再只限于生儿子,待在家中相夫教子,无数女子走出了家门,走向了工作岗位,她们同样可以像男人一样养活自己,在事业上发挥出自身的才能。
“生儿生女都一样”则是现代计划生育中的一句口号,但在不少人的思想中,生儿子还是要比生女儿好,认为女儿嫁出去了,家就在了婆家,从此是娘家的客,也因此为儿子考虑得多些。
但更多的人则已经脱离了这样的思想,其实父母养育儿女,儿女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血浓于水,怎么能分男与女呢?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