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吃饭都不忍心掉一粒米的包拯,为何下葬时却如此的“铺张浪费”

吃饭都不忍心掉一粒米的包拯,为何下葬时却如此的“铺张浪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67 更新时间:2024/1/22 13:57:33

法律的制裁!其实在历史当中包拯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牛逼,但是他公正廉洁、刚正不的故事却是真的。

我们在很多影视剧品当中常会看到说,包公是开封府府尹,其实这是非常明显的错误。要知道朝时的开封府尹一般都是由亲担任的,在仁宗时期在开封仅有知府一人。监察御史其实就是言官,他的目的非常的简单,那便是监察天下百官,估计当时包拯便是这样的职务。不过这个职务也确实符合包拯的性格,根本史书的记载包拯在担任这个职务时,一共皇帝上书187份奏折。

这些奏折上面的内容大多数弹劾那些贪官污吏的,不过这也使得包拯得罪一大批的权贵。包拯在工作当中非常的严谨,在生活当中包拯更是非常的节约。常常在饭桌上,包拯吃饭都不忍心掉一粒米!嘉佑七年,一生清廉的包青天离开了人世,当时的皇帝对此都非常的难过。为表彰包拯为大宋王朝所做出的贡献,于是皇帝便将他追封为礼部尚书,这也使得他的葬礼规模得到的极大的提升。

根本包拯生前的遗言,他希望将自己葬入到自己老家祖坟当中。不过当时包公在下葬时,一共有21口棺材同时从城门抬出。为要这么做呢?要知道包拯生前向来清廉,对于这种行为是绝对会制止的。原来包拯的后人考虑到,自己父亲的一生得罪太多的人,为防止时候逝世之后受到别人的打扰,于是他们便想出这样的办法。这样一来仇家便不知道这里面哪个是装着真正的包公!

1956年,包拯墓被列为国家重点物保护单位!不过后来没有被仇人挖掘,反而被考古专家的给挖掘出来。不过幸运的是在1985年,包拯的陵墓得到重修!之前绝大数的人都认为,河南保证的坟墓是真的,其实包拯墓真正的是埋葬在他的老家安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大宴群臣,傅友德提着两个儿子的人头献上,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先说说傅友德是谁?傅友德是大明开国二十五位公爵之一,是与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齐名的武将,曾以五十几人追杀王宝宝数十万蒙古铁骑,从小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在元末的乱世被朱重八提拔为帐中大将,鄱阳湖一战组成敢死队冲击陈友谅的先锋巨轮,大胜而还,后又在次年的武昌之战中毛遂自荐

  • 宋蒙灭金,比靖康之难更加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大鹏文史斋2023-01-30 07:48山东已关注1234年,与金国有血海深仇的宋蒙联军攻入蔡州城内,金国的结局比靖康之耻时的宋国更为凄惨也更为壮烈,蕞惨的是金哀宗和皇后。金国衰亡的原因是野狐岭战役和三峰山战役的失败,以及金国高层在外交策略上的失误。金蒙之间也是血海深仇,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 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苏苏文史2023-01-31 10:03广东已关注秦桧这个人,可以说是两宋历史中最复杂的一个人,他于北宋末年考取进士,正式进入朝廷,早期参政的秦桧对于南侵的金人,表现出色态度是:主战,不软弱,他曾多次上书宋徽宗、宋钦宗强势一点,可两位父子皇帝忙于内斗,无暇理会秦桧的意见。后来靖康之难爆发,秦桧被金人

  • 比肩岳飞的南宋战神孟珙,与蒙金作战一生未尝败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鹏文史斋2023-01-30 19:21山东已关注他一雪靖康之耻,是可比肩岳飞的南宋战神,他灭金抗蒙从无败绩,独撑南宋危局,有他在蒙军未立寸功,“孟公不死,宋朝不灭”,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不败战神——孟珙孟璞玉。孟珙(1195年—1246年),字璞玉,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祖父曾祖父都曾追随岳飞

  • 赵构:金欲战,则分江淮之镇以授将帅;金欲和,则收将帅之权以归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岳家军中大将,活灵活现地描述了一场只有两个人的“造反大业” 2020-02-08 19:07:08转载 来源: 覃仕勇说史 举报0分享至至于岳云的这封信……已被烧掉了,暂时没有物证。张俊向赵构报告说:“张宪供通,为收岳飞处文字后谋反。”赵构神领意会,立即命人将岳飞收入大理寺狱。兵权已经被解,官职也已

  • 宋朝奸臣被美剧拍成民族英雄,网友:理由还真没法反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秦皇汉武记2020-12-03 22:24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历史领域创作者已关注中国历史上出过不少奸臣,然而细细数来,宋朝奸臣多达21位,《宋史·奸臣传》是二十四史中所录人数最多的一部。宋朝“盛产”奸臣,除了确有蔡京、秦桧等世人皆愤的巨奸影响恶劣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政见不合扣帽子。比如我们今

  • 清朝军机处的最后一批成员在清朝灭亡后都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在立宪派国会请愿运动的压力下,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下令裁撤旧设内阁及军机处,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自此运行了180余年的军机处被撤销。在180余年的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大臣都在军机处当过差,同样在军机处也实现了他们的梦想,那么最后一批军机处大臣都是谁呢,清

  • 贾似道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正面击败忽必烈的统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贾似道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正面击败忽必烈的统帅,为何会背负奸臣的骂名? 转载 神秘之师(77级)楼主2022-04-13 16:41:36发布于浙江贾似道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正面击败忽必烈的统帅,为何会背负奸臣的骂名?由神秘之师 发表在历史区鄂州之战,贾似道率领南宋军队击退了当时纵横世界的蒙古铁

  • “嗜血狂魔”朱元璋,一生之中究竟杀了多少将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嗜血狂魔”朱元璋,一生之中究竟杀了多少人呢?大家好,我是嘿大拿,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千古一帝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不过多介绍,我们先来说说他的事迹,明太祖帝朱元璋一生戎马,驰骋疆场,建国之初,他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制,移民屯田,兴修水利,洪武年间,13次北伐,消灭北元王朝,又先后平定西

  • 清朝地盘为何比明朝大得多?只因它实行了“一国五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考试制度。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重视科举,造成汉族知识分子“九儒十丐”的悲惨境遇。清朝抓住汉人爱考试好当官的心理,坚持科举取士,即使反清复明的斗士也用博学鸿辞的特科来拉拢他们。通过科举制,清朝成功地使汉族知识分子埋头读书考功名之中,成功地稳定了统治秩序,像清末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都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