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国国君生病后,儿子拒给父亲饭食将其饿死,只因父亲思念一个人

鲁国国君生病后,儿子拒给父亲饭食将其饿死,只因父亲思念一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50 更新时间:2024/3/11 17:54:58

之后,叔孙豹找到了一个新的去处—齐国,他不但在齐国得到了一份高薪且稳定的工作,还当上了齐国世袭贵族——国氏的女婿,很快又添了两个大胖小子—老大孟丙、老二仲壬

[var1]

一天晚上,叔孙豹做了个梦,梦见天塌了,眼看就要压到自己。这时,他忽然发现身后有一个人,黑皮肤、驼背、眍眼睛、猪嘴巴,完全没有人样。慌忙之中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就根据那个人的面部特征喊了一句:“牛,来帮我!”没想到那人竟真的跑过来帮他顶住了天。第二天一早,他迫不及待地把家里人都召集到一起。他本想,可能是家中的人救了自己。但结果令他大失所望,没有一个人的长相梦中救他的人相似。

不久,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鲁国派人来召他回去,并许诺由他继承先人的爵位。也许怕君臣反悔,叔孙豹得到消息便动身了,连老婆孩子都没带。

叔孙豹刚回到鲁国,庚宗的那个女人就带着儿子找上门来。一见到儿子,叔孙豹愣住了—竟然是在梦中救自己的“牛”。于是,叔孙豹也没问他叫什么,开口就喊“牛”,儿子竟爽快地答应了。叔孙豹认为,这个儿子是自己的福星,从此对他精心呵护。

十多年后,小牛已经长大成人,叔孙豹便让他学着主管家政。与此同时,叔孙豹也想到了身在齐国的两个儿子,便派人去齐国接他们母子。结果儿子是接来了,可老婆却没有来。原来,在他回国后,他老婆便和他在齐国的好朋友公孙明勾搭上了。叔孙豹很生气,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

对于孟丙和仲壬的到来,有一个人很不高兴,那就是小牛。他很清楚,两个兄弟的到来肯定会让自己即将到手的权力和家业失去很多,因此他决定除掉他们。

[var1]

转眼间,孟丙到了弱冠之年,叔孙豹为他铸造了一口在成人典礼上用的钟,并告诉他,自己会在他生日那天为他举行个落钟典礼,之后他就可以进入交际场合了。孟丙很高兴,将宴会上所需东西精心备好后,让已经掌管家政的小牛去请老爸确定日期。然而,小牛并没有老爸报告这件事,却对孟丙说:“老爸已经定下日子,某天上午某时,你在外边使劲敲钟就可以了。”

等到了那天,即将开席之时,叔孙豹听到一阵刺耳的钟声,然后就见小牛神色匆匆地跑来报告:这钟声是孟丙在宴请一个齐国人时做的伴奏。叔孙豹赶紧问齐国人是谁。小牛说好像叫公孙明,他听说孟丙要举行成人礼,就来了。没等小牛说完,叔孙豹就动身要去灭了这两个家伙。小牛赶紧制止,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动手,影响不好。好不容易等客人都走了,叔孙豹急忙派人拘禁了孟丙,并在当晚借着酒疯把他杀了。

半年后,仲壬君鲁昭公的司机在宫内游玩,被昭公碰见。昭公很喜欢仲壬,就赐给他一个玉环。回家后,仲壬让小牛拿去给老爸看,并恳请老爸允许自己佩(在古代,贵重玉器不可以随便佩戴,必须得到长辈的允许)。同样,小牛进去后,也是转了一圈就出来了,并信誓旦旦地告诉仲壬,老爸准许他佩戴。

第二天,小牛神秘地问叔孙豹:“让仲壬进见君怎么样?”叔孙豹不解,小牛就带着怨气说:“您没有带他进见过君,人家自己就去见过了,君还赏赐给他一个玉环,刚才我还见他把玉环佩戴在身上了。”叔孙豹一听,再次动怒,把仲壬给赶走了。

[var1]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赶走仲壬几个月后的一天,叔孙豹来到离封地不远处的丘莸打猎。不知是运动过度,还是不慎得了伤风感冒,叔孙豹病倒了。由于没有带随队医生,叔孙豹的病情愈发加重。躺在床上的他,开始思念起儿子们,于是命令小牛召仲壬回来。好不容易才把他赶走,怎么可能再把他叫回来?小牛嘴上答应着,但就是不动。

刚开始生病那几天,小牛对老爸还是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但自从老爸让他叫回仲壬那刻起,他就改变了态度,并最终做了一个毫无人性的决定—饿死老爸。此后,他告诉送饭人员:“现在我老爸正在病中,不宜打扰。为了给他老人家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从今天起,饭菜全部放在门口,由我送进去。”于是,当下人送来饭食后,小牛就端起来倒进屋内的废陶器罐里。很快,叔孙豹就被自己经的恩人儿子给活活饿死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朝太监宰相赵高(五):迷惑秦王,讨好胡亥,谗言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赵高一家被秦王掳入秦国之际,秦国空前强大。秦王嬴政奋发有为,决心一鼓作气,消灭六国,建立由秦一统的天下。自公元前231年发动灭韩战争时算起,秦国仅用了短短的10年时间,先后消灭了韩、赵等国,这时的秦国,国力强盛,军士善战。在一统战争的后期,秦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节节胜利,锐不可挡。

  • 生在秦国的楚人昌平君:他用一生诠释了秦与楚如何相爱相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伴随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的广泛流传,秦国与楚国仿佛成了不共戴天之敌。但就两国王室的关系而言,秦楚两国与其说是死敌,更像是一对相爱相杀的CP。比起战国末年近百年的“相杀”,两国“相爱”的时间反倒更长些。而战国时代楚国的末代楚王昌平君,同时把秦楚的“爱恨情仇”发挥到极致,更有宿命感的是,两国

  • 少年嬴政掌权记:逼死吕不韦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当他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还只是一位“跛脚”秦王,秦国的大权在太后和围绕太后的外戚集团手中,纵使秦国已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但少年嬴政是否能真正掌握权力,还是一个未知数。历史的时针调回到公元前251年,在位长达五十六年、叱咤风云的秦昭襄王去世;太子柱即位,是为秦孝文王

  • 吴国地盘好大,可为什么户籍人口只有曹魏的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80年,孙皓降晋,晋将军王浚受降,屹立五十余年的东吴政权走向灭亡。据记载:浚收其图籍,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余艘,后宫五千余人。——《三国志·吴书》注引《晋阳秋》据统计,这时吴国登记在册的户口为52

  • 长平之战秦军倾巢出动,强大楚国为何不去偷袭?原来事情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代,长平之战是决定当时未来走向的一场“世纪之战”。若当时赵国赢得了胜利,那么战国的历史可能又是一番景象。可惜的是,历史不可能有如果,长平一役还是以秦国笑到了最后而告终。再后来,秦趁势消灭了其他6个国家,最终建立了秦王朝。不过当时也有个让大多数人非常费解的地方:长平之战时,秦军倾巢出动,而强大的

  • 民族交融视野下的十六国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甘肃省文物局)民族文化交融是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基本主题。十六国之前的民族接触导致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排斥,民族交融的益处被轻视或忽略;十六国民族分治所造成的社会伤害使一部分有识之士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行了程度深浅不一的民族交融举措,使历史重新向健康完善的方向悄然转变。十六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十六国

  • 秦国和齐国都是超级大国,为何最终齐国没落,而秦国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是齐国在长期争霸中消耗太大,而秦国较少参与争霸,保存了实力。在春秋时期,齐国是最早称霸的国家,但是齐桓公之后,齐国迅速就陷入内乱,同时与其他国家的矛盾越来越大,越来越多,齐国长年累月陷入打仗之中。这样做,对国力的消耗太大。秦国在春秋时期也参与过争霸。不过,秦国向东发展的势头,很快被晋国

  • 晋国内部的六卿争斗,韩、赵、魏为何能笑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三家分晋的历史早已为国人熟知,但在晋国的诸多公卿家族之中,为什么是韩赵魏三家笑到最后?在这场残酷内斗中,晋国周边的各诸侯国又在做什么?这一切的答案,或许要从一位江南的来客说起。三军六卿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访中原。作为已故吴王寿梦之子,季札此前拒绝继位,因为广有贤名。他一路北

  • 春秋与战国卿权的分割线:田氏代齐背后反映了什么重大变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先秦时期的齐国与其他诸侯不同,《史记》中有两篇“世家”:《齐太公世家》与《田敬仲完世家》。这两篇世家代表了齐国的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姜太公后代做齐国国君,现在一般称“姜齐”;后一个阶段是田氏做齐国国君,现在一般称“田齐”。但这只是习惯性叫法,其实不大严谨,“姜”是姓,“田”是氏,二者是不对等的。

  • 惨遭桃花劫:野蛮生长的楚国争霸之路是如何被战略性毁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不管是“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还是“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虽然逐步掏空了周王朝的权力,但从根上算,基本都是周王朝分封的。有些分封得早、地位很高,比如姜姓齐国、晋国、宋国、燕国;有些是半路崛起但也经过了周王朝认证,比如秦国、田氏齐国、韩、赵、魏。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