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686 更新时间:2024/1/19 9:26:37

[var1]

世南(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人。世称虞永兴,谥号文懿。虞世南勤奋好学,恪守礼法,唐太宗李世民对他极其敬重。

其书法风格独特,与同时期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家。他的传世经典作品《孔子庙堂碑》,圆厚温润,既有唐人楷书之法度,又不失个人风貌意趣,是一件极具典则范式的初唐碑版楷书佳作。

[var1]

[var1]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陕拓本 局部

此《孔子庙堂碑》原碑立于大唐贞观年间,共35行,每行64字,用笔精健,法度严谨。

虞世南书此碑成,以墨迹本进呈唐太宗,唐太宗将王羲之所佩右军将军会稽内史黄银印赐给虞世南,虞世南写谢表,宋时曾刻于《群玉堂帖》今已佚。但此作与传为虞世南唯一墨迹作品的《汝南公主墓志》笔触接近,可见永兴风貌。

[var1]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纸本

纵25.9厘米 横38.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var1]

[var1]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陕拓本 局部

黄庭坚评:“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足见其原拓之珍贵。

此碑刻于唐武德年间,原石已毁,传世拓本多为重刻、翻刻版,现存刻石有两块:即《西庙堂》《东庙堂》。其中《西庙堂》为宋刻,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也称“陕本”,流传较多。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时,碑石断为三截。《东庙堂》为元刻,在山东成武县。前者笔画厚重,后者笔画清瘦,风格各异。其余再如“曲阜刻本”,在山东曲阜县学,清乾隆五十八年翁方纲摹刻;饶州(今江西波阳县)“锦江书院刻本”;南海(今广东南海县)潘氏“海山仙馆本”,世无传拓本。

[var1]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整拓 陕本

本文图版主要以陕本中《孔子庙堂碑》为主,从拓本可见,此碑结字长扁各异,笔笔相关,顾盼生姿。临写此帖也需注意在写出唐人法度的同时,兼及虞世南碑中的“趣味”。

[var1]

[var1]

[var1]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拓本 局部 陕本

[var1]

--END--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部编本高中语文选修中《屈原列传》知识补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等。年二十,遨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几遍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做了良好准备。二十几岁任郎中,三十六岁父谈死,三十八岁继任太史令,广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屈原是战国时期最突出的文学家,也是政治家。他与一般游士行径不同。他的姓名不见于诸子百家之书,司马迁著《史记》仍为之立传。家世、生平和政治遭遇屈原,名平,楚之同姓。他自称是高阳氏的后裔,父名伯庸。他的故里,传说在丹阳之秭归。屈原出生大约在楚威王五年(公元前335),这时正是列国纷争、楚国尚能同秦国抗衡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王侯贵族间兴起一股养士的风气。当时国君如魏惠王,“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髠、孟柯皆至梁。”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髠、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千人”。各国的国王、贵族争相养士,企求得到助力而达到某种政治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孙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孙膑,齐国人,是孙武的后裔。《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膑生阿甄之间”,大约在今山东省东阿县、鄄城县之间的一带地方。生卒年月不可考,约与商鞅、孟子同时。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魏惠王的将军,自以为能不及孙膑,暗中派人邀孙膑至魏,借故施以膑刑(去膝盖骨),并加以软禁。以

  • 他为晋文公的称霸奠定了基础,为什么却招来千古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晋献公在晋国的历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韩非子》说他“并国十七,服过三十八”。晋献公即位的时候,晋国在诸侯国之中只能算是个中等国家。但是,他在位时,却灭掉了十七个国家,将国土扩大了十几倍,同时还收服了三十八个国家,为晋文公称霸天下奠定了基础。这样的人物,堪称一带雄主。然而,他却招来了千古骂名,

  • 【增强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物篇——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康县岸门口镇)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自称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

  • 假如你穿越到了秦国,你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秦国统一六国前的时代背景 [var1]说到秦国,我们一定会想到的就是“秦统一六国”。在统一之前是战国,战国时什么样的国情呢?可能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其实在战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可以说一直都是出于一个群雄割据,战事四起的状况。积年累月的战争早已经让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哀怨载道。这个时候有人出来统一那是

  • 溯源甘谷丨甘肃甘谷毛家坪春秋秦墓(M2059)及车马坑(K201)发掘简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

  •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冷说出四个字,至今被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末年,因为秦二世残暴的统治,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对秦朝,其中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声势最为浩大,但笑到最后的却是地痞无赖出身的刘邦,刘邦之所以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是因为他麾下的名将韩信,只不过后来鸟尽弓藏,刘邦还是杀掉了韩信,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冷说出四个字,至今被人诟病。 韩信和萧何的故事

  • 香器历史-春秋战国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沉香蜀子曰,弘扬传统文化,科普香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