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遗嘱:子孙不得为我扫墓!过了1700多年,发现真是老奸巨猾

司马懿遗嘱:子孙不得为我扫墓!过了1700多年,发现真是老奸巨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30 更新时间:2024/1/24 16:03:50

常回家看看

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

编辑 | 趙英雄

司马懿,人称老狐狸,擅长隐忍,多诈谋,三国时期唯一能和诸葛亮掰手腕的人物。其凭借能忍善忍的能力,活到了七十三岁,为后来司马家夺取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一个人物,却在临死前谆谆告诫子孙:“吾死后,不得为我扫墓,历代子孙必须遵守!”熟读古书的人物都知道,古代社会的国家大事有两件:唯祭祀和军事。

祭祀这一项源自于周朝,利用孔夫子的话语解释就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上位者的一举一动皆是民众的表率,司马懿为何要做出这样一个决定?

答案就藏在他一生的经历之中,他一生筹谋的都是如何保全自己,保全家人,同时,学习如何向自己的恐惧的对象曹操看齐。

司马懿的前半生

司马懿,出身世家,年少时期闻名洛阳,后董卓乱京,举家迁移到了许都,曹操爱才,举才不必有德,麾下积聚了一大批人物。

在听闻司马家的二公子有才名之后,决定征辟其出而为官。其时曹操为汉丞相,手下谋士有郭嘉贾诩一批才学之士。

司马懿深知自己入了曹营,非但不会受到重用,反而会因为曹操多疑,很可能会为司马家带来杀身之祸。

然而,丞相征辟,岂有拒绝之道理。早年的司马懿表现出性格中老辣狠毒的一面,利用马车将两条腿压断,谢绝了来自于曹操的好意。

在曹操南征北战统一北方的进程中,司马懿始终默默无闻,完全做到了老子所言的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浑身没有骄态和淫志。

他始终在等待一个时机,终于等到了曹操赤壁打败,曹操虽然在出征前豪情壮志地写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可惜一场巨大的失败还是让他意识到,有生之年再也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抱负,他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接班人。

才高八斗的曹植深得他的喜爱,他一度产生了废长立幼的想法。司马懿趁机投到曹丕的麾下,帮助曹丕成功稳住了世子之位,为下一步施展才能提供了美好的前景。

曹丕早崩,儿子曹睿继位,曹睿麾下大将众多,唯一能依靠抗衡诸葛亮者,唯有司马懿一人而已,司马懿在这个时期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历来为人所诟病的空城计,不过是权谋衡量中的最优选择而已。司马懿非曹姓人物,一旦消灭了诸葛亮这唯一的劲敌,等于是将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还有家人,他不可能拿全家的性命玩笑,虽然自己会因此会取得不世出的功绩和名声,但是全家人会沦为功绩的牺牲品,这不是他出而为仕的初衷。

因此,他宁可让自己变成了一个玩笑,这是一个家族负责人应当的担当。

后来的司马懿

然而,诸葛亮还是走了,皇帝曹睿也走了,现任皇帝曹芳最信任的人物是曹爽,曹爽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极其忌惮司马懿。

为了保护自己,司马懿再次施展出“忍”字诀和“装”字诀。曹爽派人到司马懿府邸探望,名义上是探望,实则是窥探这只老狐狸的居心。

司马懿一生都在与人争斗,自然窥破了曹爽的用心。听到消息后,他第一反应就是立刻躺到床上装病。

下人端着粥来到他的面前,一勺一勺地往他肚子里填,结果却是粥几乎全部都要撒到了胸前,老态龙钟如此,怕是命不久矣。

为了增强事情的可信性,他在听到来人说到“荆州”时,故意回应成“并州”,且回应得驴唇不对马嘴。

来人更加确认这位在曹魏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将要走到人生的结尾处,放心地离开司马府,将所见所听全部告诉曹爽。

曹爽失去了劲敌,变得更加肆无忌弹。司马懿躲在昏暗的卧室里,嘴角露出一抹叫狡诈的笑容,不久后之后,他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曹爽外出祭祀,久病在床的司马懿一跃从床上坐起,变得精神矍铄,院落里多出好处持剑的武士,他们都是司马家暗地里培养的死士,这一次他们的任务就是夺取洛阳城里的军械库。

曹爽听到都城发生叛变的消息后,惶恐不安,一个手握天下兵马大权的元帅,遇到这样的事情就如此不堪,他不败谁败呢?

司马懿对付他,如同对付一只蝼蚁,司马懿派人送去了书信:“若你投降,可饶曹氏一族。”

曹爽听信了司马懿的话语,交出兵权,结果曹氏一族遭到了灭顶之灾,满门被抄斩。

皇帝临终托孤

这是司马懿一生中的高光时刻,那个时刻他想到了魏武帝曹操,这个影响了他一生的人物,他对魏武帝的恐惧发自于内心,根本无法消除。

在解决完曹家满门后,他似乎驱除了潜藏在内心恐惧。可惜他还是小看了这种恐惧,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他想到了司马家的未来。

司马家会不会遭遇同样的结局呢?有可能,于是他告诉司马昭,告诫他:“千万不要到我的坟前扫墓。”

司马昭向来聪明,一时间明白了父亲的言外之意。除却消除一些不必要的隐患外,司马懿还有另外一重考虑。

中国自古以来有盗墓的传统,曹操甚至专门设置了摸金校尉,专职盗墓。为避免自身的墓穴被盗,还专门设置了七十二个疑冢来混淆视听。

司马懿生前残害生灵无数,加上司马家贵重的陪葬品,不但会激起仇家后人的复仇之心,也会激起盗墓者的内心的贪念。

因此,他必须告诉后人,不准任何一人到坟前扫墓。狡猾如此,恐怕后代没有几人能赛得上此人。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的坟墓依旧秘密藏在某个地方,不为人知,或许,有一天会有人意外发现,或许,直到时间的尽头也不会有人发现他的坟墓到底藏在什么地方。

与古为徒 厚重华滋

这有

古往与今来

族谱与祖训

名人与古迹

这里

弘扬传统文化

深耕姓氏人文

凝聚精神动力

点和

说说你的看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功震当世,灭亡蜀汉的正直名将邓艾,为何三个月后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前锋邓艾带领三万精兵,后勤诸葛绪带领三万做粮草和伏击的工作,钟会则率领十五万军队坐镇中军,此次曹魏集团出动大军动用了全国一半的军力,不可不谓声势浩大。三路大军一齐出动,惊天动地。左路大军诸葛绪的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而且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粮草运输完备,打散了蜀汉的一些小据点。老将邓艾这方面和蜀汉

  • 张法祥 :刘备在延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东征刘备,刘备战败,逃奔青州袁谭,袁谭将情况汇报给父亲袁绍,袁绍出邺城二百里迎接刘备——一个败兵之将,光杆司令,却还受到如此礼遇,值得庆幸!可接下来的事情就一次比一次地不咋地了!也越来越和延津有关了!袁绍进军黎阳,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曹操采纳荀攸之计,引兵先到延津,装作渡河去袭击袁绍后方的样子,

  • 史说三国:三七四 贾充惑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贾充与侍中任恺都被司马炎所宠爱,都是皇帝信得过的重臣。贾充想独揽朝权,嫉妒任恺,两人矛盾激化,势同水火。朝中官员见风使舵,选择靠山,各自依附。一时之间,朝中各种宗派团体林立,众多庞杂,纷乱无序。司马炎知道了这些情况,在式乾殿宴请贾充、任恺,调和说:“朝廷应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大臣之间要和睦相处。”贾

  • 刘备英雄一世,为什么教育出了阿斗这么一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无疑是刘备一生的污点,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下,刘备明显不如其他两人。曹操有好几个孩子,虽然不能算作是天才任务,但至少每一个孩子都算学有所成,比如文学大师曹植,喜欢军事的曹昂,再比如年纪尚小的曹冲,从小就表现出了天才的头脑,可是没长大。唯独刘禅,可以说笨的可以,以至于根本扶不起来。刘备对刘禅的教育,为什

  • 三国名将周瑜其实名不副实,排不进一流名将的行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周瑜的战绩讲起周瑜被称作名将的依据,一般来说有四个:一是帮助孙策拿下江东六郡,使孙策在江东坐稳位置;二是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奠定三分天下战局;三是击败曹魏名将曹仁,占领南郡;四是谋划益州、二分天下之计;凭借这四项战绩,周瑜可以安稳地跻身一流名将的行列,但是这些战绩有没有水分呢?周瑜战绩分析在孙策统一江

  • 司马迁犯糊涂了?霍去病,卫青为何在《佞幸列传》里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佞幸列传》里,也只是最后一句话提到了霍去病和卫青两个人,这两个为大汉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物,有自己专门的传记,叫《卫将军骠骑列传》。如果司马迁是对霍去病和卫青有意见的话,他也应该在这篇传记当中提出来,但是我们并没有找到一丝一毫的证据。这说明了《佞幸列传》中的顺嘴一提,真的就是顺嘴一提而已。

  • 他武比白起,文比张良,近似半个神仙!突然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他是绝对很奇异的存在。一般古代比较厉害的人,外貌都和常人不一样。曹操就是鹰眼,这种人心狠手辣,而刘备耳朵很大,胳膊很长,刘备的胳膊可以到膝盖的位置。而鬼谷子外貌更不一般,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鬼谷子非常人的外貌,就注定了他不一般的存在。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

  • 托孤之前只是后勤官,地位不如法正,这真的是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托孤之前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地位诸葛亮与刘备的鱼水之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三国志】很多人说,诸葛亮其实在刘备托孤之前没什么存在感,然而三国志记载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是“义同君臣,恩犹父子”,民间也有桃园三结

  • 三国顶级谍战,风起陇西弱爆了,电视剧永远拍不出历史的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黄龙二年(230年),一个叫隐蕃的青州人从曹魏叛逃到东吴。最初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孙权的重视,哪个国家不出几个叛徒呢?或许因为犯了什么罪,又或许是怕受到什么牵连,总之这种事情并不罕见。然而没过多久,孙权却收到了一封上书,而作者正是隐蕃。他在上书中自称叛魏归吴是出于道义,为此不惜抛家舍业,而且他还胸怀锦绣

  • 重磅推荐|《不一样的楚汉争霸》有声书隆重上线,限时免费收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风起云涌的楚汉争霸,处于下风的刘邦在张良、萧何等人的辅佐下,通过广泛吸纳人才,重建制度,打造出一支极具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推翻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战神项羽。这样一个出身平民、崇尚侠客精神的人,为何能反败为胜?作者潜入历史深处,用经济学视角,生动还原了刘邦和项羽两大军攻集团的生死较量。《不一样的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