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功震当世,灭亡蜀汉的正直名将邓艾,为何三个月后惨死!

功震当世,灭亡蜀汉的正直名将邓艾,为何三个月后惨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851 更新时间:2024/2/10 6:21:41

前锋邓艾带领三万精兵,后勤诸葛绪带领三万做粮草和伏击的工作,钟会则率领十五万军队坐镇中军,此次曹魏集团出动大军动用了全国一半的军力,不可不谓声势浩大。三路大军一齐出动,惊天动地。左路大军诸葛绪的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而且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粮草运输完备,打散了蜀汉的一些小据点。老将邓艾这方面和蜀汉主将姜维相逢,二虎相斗,大军鏖战,僵持了下来。贵族钟会率领的军队最多,坐镇中军,最为安全,而且避开的蜀汉的主力部队,压力也最为轻松,投机者贵族钟会立即认识到这时候的战况对他来说是一个好时机,立即率领大军直奔蜀汉都城成都,没有经过什么有效抵抗,就插入了蜀汉的腹地。消息传到姜维那里,可把姜维吓坏了,立即开拔大军日夜星辰的奔赴到钟会大军进入蜀汉成都的必经之地,剑阁。何为剑阁,见名取意,乃是地形似剑的防御阁楼,地形极为陡峭,处处悬崖峭壁,北面是高达几百米的悬崖峭壁阻挡外来入侵者,南面乃是平原,接受益州兵马的军力和粮草,是上好的防守地点,汉初韩信的明烧栈道,唐代诗仙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在这里,让人不寒而栗。这可把贵族钟会难为住了,本来自己的带军经验就不是很好,打吧,打不下来,僵持了几个月,大军的粮草快用完了。走吧,自己带领十五万大军,数倍于蜀汉兵力,太丢人。如果不走,一旦大军粮草用尽,发生哗变,姜维再来个突袭,那就吃大败仗了,这可是要受审判的,钟会思前想后决定撤军,就算丢人也比打败仗强,在钟会决定撤军的时候,有一个好消息传过来了,让钟会放弃了撤军的念头,什么好消息呢?拭目以待。

原来这钟会和姜维在剑阁僵持的时候,邓艾和诸葛绪闹出了意见的不合,邓艾认为趁着蜀汉主力在剑阁坚守,前锋和左路大军应该直插成都,灭掉蜀汉,老将军钟会去诸葛绪帐下商议的时候,诸葛绪却不这么想,他思考着,自己的粮草任务已经完成了,辅助工作做的很好,没有必要去大成都,这又不是自己的任务,再说了,去成都的路上,道路艰阻,山川层峦叠嶂,道路艰难而且不熟悉地形,粮草不能为继,打胜了就不说了,万一打败了,被蜀汉来个歼灭战,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但是诸葛绪内心不愿意,表面却说司马昭交给他的辅助任务已经完成了,该回去复命了,在邓艾的坚持劝说下诸葛绪仍然不同意,于是邓艾为了在有生之年报答司马氏三代的知遇之恩,率领先锋大军去直插成都,诸葛绪则去和钟会回合,左路和先锋大军分道扬镳。诸葛绪和钟会大军相会,把这个消息告诉钟会。这可把钟会高兴坏了,因为邓艾如果去打成都,打胜了,自己是主帅,功劳很大的,如果邓艾被围歼了,那是邓艾执意要去打的,败了也和自己没关系。钟会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却给发小司马昭写了一封信,说诸葛绪怯战,让邓艾自己打成都去了,于是乎,司马昭下诏,将诸葛绪囚往京都,钟会略施伎俩就收编了诸葛绪的三万大军,自己拥有了十八九万大军。

图注:影视剧中的钟会形象

邓艾率部从阴平小路历尽艰险,到达江油。蜀国守将马邈投降。接着,邓艾率部长驱直入,在绵竹打破诸葛瞻诸葛亮之子)的军队,进至成都。蜀国皇帝刘禅投降,蜀国灭亡。姜维得到消息,就率部向尚未到达成都的钟会投降。邓艾因功被封为太尉,钟会因功被封为司徒。可是,此后的局势急剧变化,邓艾有大功却被杀,其中原因何在呢?邓艾从陕西阴平在当地人作向导的带领下,到达江袖,一路除了群山的阻隔,没有遇到什么有规模的抵抗。在一次翻越大山的途中,前方的跨度太大,山况治下几十米。七十岁高龄的老将军邓艾却带头同身体裹着羊皮毯子从山上滚到山下,大军被主帅的亲冒箭矢的精神感动了,他们本来就是穷苦人,为了混口饭吃,不必拼了命,而且大在蜀汉腹地,远离自己家乡,思乡心切,但是这些年青士兵被老将军的精神感动,纷纷裹着羊皮毯子往下跳,有少数死伤。邓艾率领大军经过艰难险阻,长途跋涉到达了四川绵竹郊区,刘禅朝廷这时才知道邓艾大军打过来了,朝堂上下乱成了一锅粥。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领蜀汉最后的军队去抵御邓艾大军。这时候有人给诸葛瞻出了主意,说蜀汉大军应该驻扎在绵竹以北,利用大山的阻隔,邓艾大军攻不上来,等到他们粮草用尽,就是他们失败的时候了。可是没有领悟到他父亲诸葛亮用兵之法的诸葛瞻却说,我们应该驻扎在绵竹的中心平原地带,等待邓艾大军来的时候,我们以逸待劳,一举歼灭,岂不更好。邓艾知道了诸葛瞻的作战部署,心里松了一口气。等到邓艾大军到达绵竹平原,双方大军打了一仗,邓艾大军却败了,先锋官邓艾的儿子和邓艾的学生说,我们撤军吧,打不下来,邓艾直接下令要斩了两个人,说大军生死在此一举,何言要退。吓得二人赶紧收拾人马战鼓不要命也要打,打不下也要打,反正回去也是个死,于是乎,诸葛瞻大军大败,诸葛瞻父子也阵亡在败军之中。消息传到成都,举朝震惊,不清楚前方状况的刘禅以为前方尽落入曹魏之手,就拿着皇帝印玺在成都郊区迎接邓艾,蜀汉灭亡。邓艾命令刘禅向还在抵抗的姜维发出投降指令,姜维投降。曹魏大军胜利之后,各路将军加官进爵,按理说灭亡了蜀汉政权的邓艾名垂青史,应该被当权者封侯才对,可是三个月之后等待他的却是,死亡。原因何在?

原来灭蜀之后。魏军驻扎在蜀地,邓艾因为常年熟悉军情,屡次上书向司马昭上报要利用于勇之兵锋,趁势拿下动物,并且上书作战计划。这些事情本来是当权者做的决定,邓艾不应该插手,服从命令就是了,可是对于三朝元老,劳苦功高,灭亡蜀汉的老将邓艾来说,上书这事其实也不算什么,但是却被投机者钟会抓住话柄,上书说邓艾积极对东吴用兵是为了收揽大权,自立为王,还举了种种迹象,这可把司马昭气坏了,于是下诏捉拿邓艾,邓艾本来就正直,而且没做亏心事,就坐囚车要和司马昭辩解。这时钟会略施小计就收编了诸葛绪和邓艾的各三万兵马,加上他自己的十五六万,还有蜀汉降将姜维的五六万,自己总共有二十五六万兵马,此时的钟会欲望膨胀到了极点,他要用这二十五万精兵和洛阳的司马昭抗衡,做西蜀王,于是在一次誓师大会中,钟会宣布要做西蜀王,成为和曹魏抗衡的自主独立王国,另钟会没想到的是,钟会在众人心中的信服力不是很高,让其他将领接受不了,引起了军事哗变,在哗变中,钟会和假意投降以便日后光复蜀国的姜维都死在乱军中。大军没有了领头人,于是众将推举军中很有威望的总监军卫灌做了军队的统帅。但是这时邓艾的部下因不满自己老领导邓艾的悲惨遭遇,率领骑兵劫了囚车,救出邓艾。卫灌知道消息后很是慌张,因为卫灌是钟会因为妒忌邓艾的功劳而决定除掉邓艾的合伙人之一,于是做贼心虚的卫灌就派出大军将解救邓艾的骑兵屠戮杀尽,邓艾父子也死在乱军中。虽然邓艾的结局是凄惨的,可是历史的眼睛是雪亮的,邓艾这个名字,他的故事被留名青史。

86三国邓艾

我们来分析一下邓艾为什么灭亡蜀汉却惨死的结局

一,邓艾自己的原因。邓艾虽然比较正直,奴隶出身做到大将,靠的是真才实学,靠的是一身正气,靠的是为国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但是邓艾却严重的政治能力不行,虽然当世名将姜维都栽在他的手里,可是邓艾说了进攻东吴的决定还有作战计划,这时统治者才能做的决定,邓艾因为正直不想太多,在平时的说话做事方面,都给了别人可趁之机。

第二,从邓艾的搭档钟会的角度来分析。

钟会是个野心家,吞并诸葛绪的部队后,钟会属下的军队是邓艾的好几倍。再加上姜维的投降和劝说,钟会打算以蜀地为根据地谋反。谋反的最大障碍就是邓艾。

于是,钟会与监军卫瓘一起密报邓艾想谋反。钟会还模仿邓艾的笔迹,篡改了邓艾写过的文稿,写了一些悖逆傲慢的言辞。这就进一步加重了司马昭的疑心。次年正月,司马昭以魏国皇帝的名义下诏“槛车徵邓艾”,同时命令钟会向成都进军,司马昭则率领大军跟皇帝一起到了长安,以防有变。

二,从钟会卫灌的角度分析

钟会是传统贵族,又是司马昭的发小,所以中军的重任司马昭才会交到带兵能力不是很强的钟会手里,钟会作为世代的贵族,早就思想和曹操世代的重才能不重门第的思想相背驰,他很厌恶比自己父亲还大的老将军邓艾,邓艾草根出身,有改不掉的草根习气,而且同士兵同甘共苦,是钟会厌恶的,还有钟会是野心家,他要做独立王国,那里身边的对司马氏无比忠心而且还是功震当世的邓艾是他极大的威胁,钟会必须要除掉邓艾。而贵族卫灌因为是诬陷邓艾的合伙人,一旦邓艾翻了身,那么遭殃的就是自己了,卫灌没有补救自己的错误,而是在自己犯的错上面补一刀。

图注:卫瓘画像

邓艾的死因是贵族士大夫集团内心阴暗的结果,他们厌恶草根出身的但有才能的邓艾,而且邓艾的才能让他们眼红。但是争议就是正义,清白就是清白,最后邓艾的死被平反,而且列入中国盖世名将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法祥 :刘备在延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东征刘备,刘备战败,逃奔青州袁谭,袁谭将情况汇报给父亲袁绍,袁绍出邺城二百里迎接刘备——一个败兵之将,光杆司令,却还受到如此礼遇,值得庆幸!可接下来的事情就一次比一次地不咋地了!也越来越和延津有关了!袁绍进军黎阳,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曹操采纳荀攸之计,引兵先到延津,装作渡河去袭击袁绍后方的样子,

  • 史说三国:三七四 贾充惑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贾充与侍中任恺都被司马炎所宠爱,都是皇帝信得过的重臣。贾充想独揽朝权,嫉妒任恺,两人矛盾激化,势同水火。朝中官员见风使舵,选择靠山,各自依附。一时之间,朝中各种宗派团体林立,众多庞杂,纷乱无序。司马炎知道了这些情况,在式乾殿宴请贾充、任恺,调和说:“朝廷应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大臣之间要和睦相处。”贾

  • 刘备英雄一世,为什么教育出了阿斗这么一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无疑是刘备一生的污点,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下,刘备明显不如其他两人。曹操有好几个孩子,虽然不能算作是天才任务,但至少每一个孩子都算学有所成,比如文学大师曹植,喜欢军事的曹昂,再比如年纪尚小的曹冲,从小就表现出了天才的头脑,可是没长大。唯独刘禅,可以说笨的可以,以至于根本扶不起来。刘备对刘禅的教育,为什

  • 三国名将周瑜其实名不副实,排不进一流名将的行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周瑜的战绩讲起周瑜被称作名将的依据,一般来说有四个:一是帮助孙策拿下江东六郡,使孙策在江东坐稳位置;二是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奠定三分天下战局;三是击败曹魏名将曹仁,占领南郡;四是谋划益州、二分天下之计;凭借这四项战绩,周瑜可以安稳地跻身一流名将的行列,但是这些战绩有没有水分呢?周瑜战绩分析在孙策统一江

  • 司马迁犯糊涂了?霍去病,卫青为何在《佞幸列传》里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佞幸列传》里,也只是最后一句话提到了霍去病和卫青两个人,这两个为大汉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物,有自己专门的传记,叫《卫将军骠骑列传》。如果司马迁是对霍去病和卫青有意见的话,他也应该在这篇传记当中提出来,但是我们并没有找到一丝一毫的证据。这说明了《佞幸列传》中的顺嘴一提,真的就是顺嘴一提而已。

  • 他武比白起,文比张良,近似半个神仙!突然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他是绝对很奇异的存在。一般古代比较厉害的人,外貌都和常人不一样。曹操就是鹰眼,这种人心狠手辣,而刘备耳朵很大,胳膊很长,刘备的胳膊可以到膝盖的位置。而鬼谷子外貌更不一般,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鬼谷子非常人的外貌,就注定了他不一般的存在。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

  • 托孤之前只是后勤官,地位不如法正,这真的是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托孤之前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地位诸葛亮与刘备的鱼水之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三国志】很多人说,诸葛亮其实在刘备托孤之前没什么存在感,然而三国志记载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是“义同君臣,恩犹父子”,民间也有桃园三结

  • 三国顶级谍战,风起陇西弱爆了,电视剧永远拍不出历史的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黄龙二年(230年),一个叫隐蕃的青州人从曹魏叛逃到东吴。最初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孙权的重视,哪个国家不出几个叛徒呢?或许因为犯了什么罪,又或许是怕受到什么牵连,总之这种事情并不罕见。然而没过多久,孙权却收到了一封上书,而作者正是隐蕃。他在上书中自称叛魏归吴是出于道义,为此不惜抛家舍业,而且他还胸怀锦绣

  • 重磅推荐|《不一样的楚汉争霸》有声书隆重上线,限时免费收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风起云涌的楚汉争霸,处于下风的刘邦在张良、萧何等人的辅佐下,通过广泛吸纳人才,重建制度,打造出一支极具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推翻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战神项羽。这样一个出身平民、崇尚侠客精神的人,为何能反败为胜?作者潜入历史深处,用经济学视角,生动还原了刘邦和项羽两大军攻集团的生死较量。《不一样的楚

  • 史说三国:三七五 西陵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步阐一家,自父亲步骘开始,经过兄长步协,到步阐为止,两代三人在西陵(今湖北宜昌市)经营了四十余年。步阐仓促之间接到调离西陵的命令,感到惶恐不安,担心自己有什么过失,又害怕是有人在孙皓面前诬陷,对自己不利。九月,步阐惶急之下,举西陵城投降晋国,将兄长步协的两个儿子步玑、步璿,送到晋国的首都洛阳当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