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唯一攻破函谷关的战国名将,打得秦王割地称臣,但最终结局却成迷

唯一攻破函谷关的战国名将,打得秦王割地称臣,但最终结局却成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09 更新时间:2024/3/3 4:28:49

战国中后期,秦国之所以能成为天下霸主,进而实现兼并六国、统一海内的伟业,除了拥有百万虎狼之师外,还跟它牢牢占据天险-函谷关,始终处在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有关。函谷关是如此险峻、易守难攻,以至于整个战国时期,只有一位名将曾经成功地攻破过它。此人,便是齐国名将匡章

匡章是战国中期齐国人,早年间游学魏国,曾拜“亚圣”孟子为师,是后者甚为器重的学生。匡章擅长辩难,在徐州相王期间(前334年),曾与魏国国相惠施辩论,最终成功地促成齐威王魏惠王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经此一事,齐威王对匡章的才能甚是欣赏,经常命他从事外交工作。

[var1]

匡章画像

齐威王中晚期,齐国名将凋零,熟读兵法的匡章临危受命,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战场上。齐威王三十四年(前323年),为了击败山东六国中最大的劲敌-齐,秦国借道魏、韩向齐国展开军事行动,并在桑丘同匡章率领的齐军相遇。匡章深知,秦国孤军深入,唯恐魏、韩在背后截断它的归路,所以只能虚张声势威胁齐军,但实际上却不敢贸然发动进攻。

正是利用秦军进退维谷的矛盾心理,匡章连番设计,在数次派人出使秦军大营,声称要协商停战协议同时,却借机变更部分齐军的旗帜标记,使其混杂到秦军当中做内应。僵持半年之久后,匡章突袭秦军,并在内应的协助下重创对手。此战过后,秦惠文王被迫向齐威王称臣(“秦军大败,于是,秦王拜西藩之臣而谢于齐”见《战国策·卷八》),使得齐国的威望远超其他各国。

[var1]

战国中后期形势图

桑丘之战9年后(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相国子之与太子平混战不已,齐宣王认为有机可乘,便命匡章率十万大军进攻燕国。由于燕国军民都痛恨子之,所以一路上欢迎齐军的到来,并为他们做向导,因此匡章率领的齐军仅用了50天时间,便攻灭燕国、杀死子之。虽然燕昭王在不久后复国,但经过齐军的摧残,实燕国力大损,直到30年后才恢复元气。

齐宣王十九年(前301年),为了惩罚楚国的背盟之举,匡章与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联合伐楚,并在垂沙之战中重创对手,包括主帅唐昧在内的2万余名楚军将士被杀。此战过后,楚国失去在宛、叶以北的大片土地,百余年来在中原的侵吞成果一朝化为乌有。不仅如此,楚怀王为了求和,还把太子熊横送到齐国做人质,简直屈辱到了极点。

[var1]

齐威王塑像

匡章通过3场战役灭一国、大败两国,如此骄人的战绩,足以让他彪炳史册。但是,匡章并没有在创造奇迹的路上停止脚步,在垂沙之战结束3年后(前298年),他随即又投身到五国伐秦的战事中。齐国之所以向秦国开战,缘于后者总在怂恿、拉拢各国与齐国为敌。更何况,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势力大增,并日益展现出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齐国不能不引起警惕。

齐闵王三年(前298年),孟尝君出任相国,随即纠合齐、魏、韩三国联合攻秦,并由匡章担任主帅。匡章连战连捷,一口气达到函谷关下,赵、宋两国认为有利可图,便也加入到伐秦队伍中。作为秦国东进的第一关口,函谷关不仅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而且驻有大量的秦军精锐,任山东六国费尽心机也始终难以攻破,例如当年信陵君便数次率联军伐秦,但每一次都是在函谷关下铩羽而归。

[var1]

函谷关遗址

匡章自然懂得进攻函谷关的困难性,因此他并没有采取立刻进攻的态势,而是在城下扎营建寨,跟秦国打起了持久战,时间长达3年之久。在此期间,匡章一直派间谍刺探秦军的情报,收集对手的动态,在得知秦国抽掉部分函谷关兵力南下侵夺楚国的土地时,才立刻发动对函谷关的进攻。

由于双方僵持日久,守城秦军早已松懈,绝没想到联军会在此时发动进攻,因此一战便被击溃,函谷关也被攻克,时在齐闵王五年(前296年)。匡章攻占函谷关后,继续率联军进攻秦国内地。此时,秦国主力尚在南方攻楚,一时间难以抽调回来御敌,因此秦昭襄王急忙遣使向联军求和,并割取大部分领土作为条件。

[var1]

秦昭襄王

按照匡章的建议,联军应该拒绝秦国的求和,并一鼓作气将它击灭,唯此才能消除心腹大患。但是,孟尝君听信秦使韩庆的劝说,再加上燕国此时已在蠢蠢欲动,想要趁着齐国主力伐秦的良机实施偷袭,因此便同意秦昭襄王的求和要求,自此错失灭秦良机。此后,匡章的事迹便不再出现于史册中,宛如人间蒸发一般。

史料来源:《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心狠手辣的将军,在魏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没有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吴起原本就卫国人,他出生于家财万贯的富裕家庭,可是吴起从小就不喜欢当一个文人,而喜欢班门弄斧。当吴起看到过卫国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后就一直立志要成为大将军,吴起放弃了家族的商业,并决定游阅他国寻找当将军的机遇。当时多年流荡的吴起并没有当上将军,他却耗尽了家财回到了家乡,这时乡里的人听闻吴起败

  • 中国最没骨气的皇帝,被抓后在敌营生儿育女,真的是另一个勾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宋徽宗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当时金人的铁骑已经踏入了北宋的国境,他在慌乱之下赶忙将皇位传给了儿子宋钦宗以求逃脱亡国之君的罪名。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北宋就是毁在了他的手里,国都开封被金人攻破之后,宋徽宗被当作俘虏抓到了金朝。[var1]按理说一般的皇帝在这个时候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节肯定会选

  • 刘备手下最牛的叛臣,蜀国善待他的家人,魏国则给他高官和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黄权早年间曾在巴西任君吏,刘璋继位当上益州牧后,征召黄权担任主簿,属于益州旧臣。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因感受到汉中张鲁的压力,而派张松寻求外援,后来张松建议刘璋请荆州刘备入蜀,帮助刘璋抵御张鲁。在请刘备入川这件事上,黄权曾劝谏刘璋说:“左将军(刘备)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

  •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刘邦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259年,嬴政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在嬴政出生的仅仅三年以后,位于楚国和魏国交界地带的沛县丰邑降生了一位经历更加传奇的男孩。史记记载,这位男孩出生前,曾有一只蛟龙盘在其母身上,他的母亲随之怀孕诞下了男孩,此人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刘邦。可见嬴政只比刘邦大了三岁,

  • 历史小人物,在荆轲刺秦中的小人物 夏无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27年,荆轲受燕太子丹派遣,携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var1]荆轲向秦王献地图时,图穷匕见之时,荆轲一只手抓着秦王的衣袖,另一只手抓着匕首向秦王刺去,幸而秦王主角光环强大,衣袖直接断掉,他马上跑到殿中,绕着殿中的柱子躲避。因为秦朝的官员不能带兵器进大殿,在最危险的

  • 吕不韦:从商人到帝国丞相全靠这两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决心商人赚钱靠什么?信息差。信息差越大,商人利润就越丰厚。吕不韦就是商人中的佼佼者。他本来是韩国阳翟的商人,来往于各国之间,以贱买贵卖的方式很快就积累了千金财富。成功的商人手中是不会留死钱的,吕不韦有了钱就想干票大的,说白了就是投机。哪种投机能让财富迅速暴涨?风险大的。买地、开店这些

  • 晋国霸政体系下,为何春秋各国国际关系能够保持长久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 周王式微,春秋争霸,豪杰林立,一时间狼烟四起,战乱纷争不断。这一乱世,旧的体系正在毁灭,新的秩序不知不觉间悄然建立。齐、宋、晋、秦、楚五国相继称霸,但真正的霸主俨然是晋国占据鳌头,霸业持续时间长达百年之久。众所周知,乱世之中的秩序难以长期维系,但是晋国却打破了这个规律。在晋国的霸政体系下,

  • 楚国的灭亡不值得可惜,最后一战的失误乃是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帝国》楚国是战国时代的诸侯大国,最终也是它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这样的结局让很多人认为楚国当初的灭亡十分可惜,他们认为楚国并非没有与秦国一较高下的实力,他们曾经也打败过李信所带领的二十万秦军,却在后来王翦南下灭楚的时候轻敌大意而导致了溃败,这样的灭亡是十分可惜的。但是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

  • 奉节人民卫士金鑫:热血铸警魂 忠诚写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金鑫,一个代表着奉节公安民警荣誉和担当的名字,时光荏苒,英雄的事迹依然在奉节这片土地上传诵,英雄的精神激励着年轻一代公安民警勇敢前行。【英烈事迹】金鑫,男,汉族,重庆市奉节县人,生于1968年1月14日,中师文化程度,共青团员,1991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二级警司,生前系奉节县公安局刑侦队侦查员,1

  • 齐国总被文化邻国碾压,齐宣王也要搞文化,跟孟子谈话后他放弃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那一时期,列国相争,尔虞我诈,除了硬打、明抢,不免也有“抹黑”之类。比如,有的国家好事,说齐国虽然很富,但富而不贵,道德不行,民众太滑,太鸡贼,不淳朴。这就搞得文化也轻了,思想也浮了,显得堂堂齐国没什么文化底蕴。[var1]齐国不幸又和鲁国做了邻居,而鲁国最讲道德文章了。每到这时,鲁国就会被其他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