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从商人到帝国丞相全靠这两个女人

吕不韦:从商人到帝国丞相全靠这两个女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53 更新时间:2023/12/8 17:28:53

[var1]

一、决心

商人赚钱靠什么?信息差。信息差越大,商人利润就越丰厚。吕不韦就是商人中的佼佼者。他本来是韩国阳翟的商人,来往于各国之间,以贱买贵卖的方式很快就积累了千金财富。

成功的商人手中是不会留死钱的,吕不韦有了钱就想干票大的,说白了就是投机。哪种投机能让财富迅速暴涨?风险大的。买地、开店这些商业活动在他心里是常规操作,可以发财但不能暴富。

吕不韦想要以十倍资本去撬动万倍市场,那就要去找风险最大的。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政治投机,“小者谋家,大者谋国”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商人中非常普遍,而且已经有很多先例,比如范蠡

这事说起来简单,但可操作的空间很小。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是关键,要能四两拨千斤。在吕不韦心里,他其实有答案。他深谙低买高卖之道,要想利润最大,一是要找到信息差大的好货,二是要抢占先机。

[var1]

二、谋划

吕不韦可谓是眼光独到,他没有像其他商人一样去找各国丞相宠臣走关系,而是盯上了在他国做人质的各国王室公子。在那个时候,六国都在搞合纵连横,所以国家之间的信任需要以人质来保证。

这些人在别人看来是被自己国家抛弃的烂石头,但在吕不韦看来是能淘到金子的沙子。原因也很简单,他们的父亲都是大王,所以他们身上有不确定的继承权。之所以说是不确定,是因为影响继承权的变动因素很多。

吕不韦在谋划好了第一步后,下一步是缩小“货物”的范围。他继续往来于各国之间做买卖,但更重要的是获取信息。他把获取到的信息都集中起来研究,希望找出哪里的“货物”最值得投资。

对大量信息的整合以及自己商人的直觉,吕不韦最后把目光放在秦国。原因有三,一是他看到了秦国实力最强,二是秦国太子年迈而没有立世子,三是秦国太子最宠爱的华阳夫人无子。

这所有的巧合组合在一起,在他看来就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比起其他国家,投资秦国的风险最小,利润最高。在确定了这个方向后,吕不韦便开始规划第三步,寻找具体的“货物”

这件事也简单,吕不韦打听到秦国有个叫异人的公子正在赵国做人质,他立刻前往邯郸进行实地考察。

[var1]

三、考察

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中间儿子,母亲身份也低贱,所以不被父亲宠爱,很早就在赵国做人质。吕不韦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去接触异人,看看这件“货物”是优质还是劣质。

他打听到异人在赵国的这些年里过得并不顺心,因为秦赵经常摩擦,导致异人的生活非常艰难。吕不韦就找了个机会和异人搭上话,经过几次交谈后,他发现这就是自己心中的理想“货物”。

慢慢地,他开始关心起异人的生活,时不时给他送去生活用品和钱。异人也将吕不韦视为知己,将自己的生世和秦国王室的一些信息告诉吕不韦。吕不韦定下进货目标后,现在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让异人上自己的船

经过他的观察,他发现此人非常好色,而且在邯郸没有家室。找准别人的弱点下钩子,投其所好,这是投机者必不可少的能力。吕不韦斥重金在本地物色了一个女人,名为赵姬,是邯郸很有名气的歌妓,长的非常漂亮。

由吕不韦牵线,在他谋划的各种巧合下,成功地把赵姬推销给了异人。这场交易让吕不韦拿到了异人的两个保证,一是赵姬永为正妻,二是赵姬生的儿子必须是世子。

这是一石二鸟之计,既让异人死心塌地和自己绑在一条船上,又把自己与赵姬的关系与未来的秦国绑在一起。当然,这些保证暂时都是虚的,吕不韦下一步就是想办法把它们变成实的

[var1]

四、成事

想把这事做实,异人未来必须能当上秦王,而这个前提是异人必须被立为世子,异人要想被立为世子必须找到当前秦国太子最宠爱的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

理清了这些关系后,吕不韦就带着他大多数的财产去秦国打通关系。做大生意的人都明白先亏后得的道理。他这次把目标放在了华阳夫人的姐姐身上,因为这是最能接近华阳夫人的人。

吕不韦靠着金钱开道和华阳夫人姐姐接上头,并告诉她利害关系,大意是她能有今日的富贵全靠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无子,等到其年老色衰,必定无法保全富贵,现在在赵国的人质异人资质很好,不妨收其为子,以保将来。这一番话着实就打动了对方。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不明白其中道理的人只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华阳夫人的姐姐进宫也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华阳夫人,后者一听也觉得确实有道理,于是经常向安国君提出想收异人为子的意思,安国君也是同意了。

等到秦赵开战,吕不韦施计让异人逃回秦国,并经过一番安排,使得华阳夫人非常喜欢异人。异人成为世子这件事就坐实了。到了这里,吕不韦的投机计划基本已经完成,唯一的不确定性就是时间。这是场政治投机,所有的投机活动在收益没有放到自己口袋里之前都是有风险的。

现在的风险主要有三个,一是安国君年纪大了可能撑不到他继承王位,二是华阳夫人可能不受宠,三是异人可能不受宠。前两个都不是吕不韦可以控制的,他能控制的就是异人,尽量督促其向贤明君主的标准发展。

吕不韦的运气非常好,他不可控的风险都没有发生,他可控的风险都在消失。老天爷也没有让他等太久,不久以后安国君就做了秦王,只是他只做了三天就死了,异人继位为秦王。

吕不韦估计也没有想到,这次投机的收益来得这么快。继位后的异人,履行自己之前的承诺,立赵姬为王后,立其子嬴政为太子。为了回报吕不韦的谋划,让他做丞相,并封为文信侯,食邑十万户。至此,吕不韦这一场大投机算是成功落地

[var1]

五、后话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吕不韦的这笔政治投机,从有投机意愿到获得回报,每一步都是精心规划,其中有一步走错就满盘皆输。尤其是最重要的三步:找到异人,利用赵姬拉异人上船,利用华阳夫人推异人上位。

所有这些都是围绕着他的投机目标“立国家之主”进行的,环环相扣,没有多余的步骤。我觉得有两句话非常适合形容他,一句是“事在人为”,另一句是“谋事在人”

大家都知道,吕不韦最后是被逼自杀,结局虽然很坏,但评价一个人不是由结局来决定的。吕不韦前半生最大的亮点是“奇货可居”,后半生最大的亮点是“吕氏春秋”。“奇货可居”是他为自己谋划,“吕氏春秋”是他为国家谋划,任意一个都足以让他载入史册。

他这一生唯一能被人诟病的就是与赵姬不清不楚的关系,按理说像他这样精明的商人,在赵姬当了太后以后就应该与她保持适当的距离。但他没有,这是他后半生的第一个错误

在权力斗争中他显得很愚钝,他不明白他和赵姬的关系其实就是他和嬴政的关系。与赵姬走得越近,也就离嬴政越远。等到他明白这件事想抽身时,又作出了他后半生的第二个错误决定,把嫪毐推了出去。

嫪毐是什么样的人,一个不学无术狂妄自大的社会混子,他和赵姬的奸情东窗事发是迟早的事。其实如果吕不韦能一开始时就斩断与赵姬的暧昧之情,也不会有后来的事,赵姬就算是太后也不敢把他怎么样。嫪毐事发之后,吕不韦受到牵连,被迫辞职退休。

在退休的这段时间里,六国都纷纷派使臣邀请吕不韦做官,吕不韦虽然没有答应,但也没有刻意避开。这是他后半生犯的第三个错误,也是最为致命的一个。

作为商人,他可能觉得礼尚往来是必要的,别国来人问候,他就应该以礼招待。但他没有考虑到远在咸阳的嬴政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这事直接把吕不韦推向了嬴政和帝国的对立面。权力游戏中从来就只有斗争,那是和商人秉持的合作共赢的观念截然不同的。

吕不韦死了,他因为女人而成事,也因为女人而败事。他在后来的历朝历代中的评价不高,主要是古代重农抑商的思想和他与太后的关系。但我要给他一个客观的评价:他是一个为了理想而倾尽全力的人,一个为了国家而肝脑涂地的人,一个好人,一个忠臣。他虽然私德有亏,但于国问心无愧

[var1]

----------------------------

“我是【太史迁】,一个把历史当成做事讲的人。喜欢的话,点赞关注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国霸政体系下,为何春秋各国国际关系能够保持长久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 周王式微,春秋争霸,豪杰林立,一时间狼烟四起,战乱纷争不断。这一乱世,旧的体系正在毁灭,新的秩序不知不觉间悄然建立。齐、宋、晋、秦、楚五国相继称霸,但真正的霸主俨然是晋国占据鳌头,霸业持续时间长达百年之久。众所周知,乱世之中的秩序难以长期维系,但是晋国却打破了这个规律。在晋国的霸政体系下,

  • 楚国的灭亡不值得可惜,最后一战的失误乃是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帝国》楚国是战国时代的诸侯大国,最终也是它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这样的结局让很多人认为楚国当初的灭亡十分可惜,他们认为楚国并非没有与秦国一较高下的实力,他们曾经也打败过李信所带领的二十万秦军,却在后来王翦南下灭楚的时候轻敌大意而导致了溃败,这样的灭亡是十分可惜的。但是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

  • 奉节人民卫士金鑫:热血铸警魂 忠诚写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金鑫,一个代表着奉节公安民警荣誉和担当的名字,时光荏苒,英雄的事迹依然在奉节这片土地上传诵,英雄的精神激励着年轻一代公安民警勇敢前行。【英烈事迹】金鑫,男,汉族,重庆市奉节县人,生于1968年1月14日,中师文化程度,共青团员,1991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二级警司,生前系奉节县公安局刑侦队侦查员,1

  • 齐国总被文化邻国碾压,齐宣王也要搞文化,跟孟子谈话后他放弃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那一时期,列国相争,尔虞我诈,除了硬打、明抢,不免也有“抹黑”之类。比如,有的国家好事,说齐国虽然很富,但富而不贵,道德不行,民众太滑,太鸡贼,不淳朴。这就搞得文化也轻了,思想也浮了,显得堂堂齐国没什么文化底蕴。[var1]齐国不幸又和鲁国做了邻居,而鲁国最讲道德文章了。每到这时,鲁国就会被其他列国

  • 楚国第一高富帅向郑国求婚,场面盛大,郑国看后果断将其拒之门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楚国的头号高富帅摆出这么大的阵势,打扮得这么迷人,所来为何?当楚国浩大的车队到了郑国国都城门外,有士兵对着城头大喊:“我们是楚国令尹大人的车队,前来贵国迎娶你们公孙段家美丽温柔的姑娘,请开城门。”说是迎亲,为什么迎亲队伍里密密麻麻全是刀枪和弓弩,轻重武器样样俱全?这分明是来灭国的嘛。郑国

  • 柳下惠:孔子眼中的“遗贤”,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三受黜免,以正立身柳下惠曾任鲁国士师,掌管刑罚狱讼之事,活跃于鲁国庄、闵、僖、文四朝。当时的鲁国强盛不再,公室衰微,朝政把持在大夫臧文仲等人手中。虽然官卑言轻,不过只是掌管刑罚狱讼之事的小官,但柳下惠生性耿直,不事逢迎,数次得罪权贵,前后竟然接连三次遭到黜免,就连百年后的孔子在谈及柳

  • 古代名人智慧:勾践卧薪尝胆雪国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代,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为了日后东山再起,他佯装向吴国投降,伏首称臣,借以蒙蔽敌人。于是他派大夫文种到吴国去,把越国的许多金银财物和珍奇古玩献给夫差,并且还献给他许多美女,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就是其中的一个。后来勾践又表示他愿意永远做夫差最忠实的仆从,夫差不顾大臣们的反对而接受了这一请求

  • 能横扫六国的秦军,巨鹿之战却惨败,难道战斗力突然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朝总共存在于我国历史中十四年,由开国时横扫六国到快灭国时被楚军以少胜多,真的是因为在这短短几年里,秦军自信膨胀,疏于训练而战力大幅下降么?其实不然,秦军还是当年强大的秦军,只是物是人非,另有原因罢。[var1]战中,章邯带领秦军驻扎棘原,而项羽带领楚军驻扎漳河南岸,两军对战,久久僵持而

  • 景定二年(1261)正月,皇太子“谒孔子于太学,请以张栻、吕祖谦列从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常棣tandy2022-08-31 08:00陕西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宋明理学何时确立官方哲学地位?有学者说是在元代,有学者说是在南宋中期,有学者说是在南宋理宗时。理宗逝世后,朝臣在为他

  • 战国韩国如此弱小,为何故地颖川却出了那么多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七雄”之中的韩国,几乎是“弱鸡”一般的存在。从三家分晋开始,韩国的历史就是一段被周边魏、赵、楚、秦不断欺负的故事。它的地盘越来越小,国力越来越弱,虽有申不害变法暂时振作,但很快又变成大国博弈之下的牺牲品,最终,在秦人的铁蹄下,韩国率先亡国,秦军踩在韩国的故土之上东出,实现了一统天下。[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