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首都在蒙古重见天日:曾被卫青所摧毁,或证明匈奴乃炎黄子孙

匈奴首都在蒙古重见天日:曾被卫青所摧毁,或证明匈奴乃炎黄子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48 更新时间:2024/1/23 22:01:58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中所谓的“龙城”,就是漠北强国——匈奴的首都——龙城。按说,匈奴是游牧民族,从来不修建城郭,哪有什么首都呢?

然而实际上,匈奴确实有首都。与汉朝不同,匈奴的首都不是一座城,而是一片区域,而这片区域被称为“单于庭”。而在单于庭内,有一个专门用于祭祀地点,那就是“龙城”

根据司马迁的作者——《史记》的记载:

“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也就是说,每天春节,所有的匈奴酋长便会聚集在单于庭开会。当年五月,匈奴诸酋长便会在单于庭祭祀祖先、天地和鬼神。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首次派兵出击匈奴,而一代名将卫青也在此战中横空出世。在这场战役中,卫青的目标就是匈奴龙城。在战斗中,卫青一举攻克龙城,斩首700余人,获得了汉朝对匈奴的首场胜利,并大大地激励了汉武帝的雄心,为汉匈战争的全面胜利,开了一个好头。

那么龙城到底是什么呢?后世学者一直众说纷纭。很多学者认为,“龙城”可能并不是一座城。相对于汉朝,匈奴最大的优势就是居无定所、来去无踪,没有城郭。如果修建实体的城郭,无异于将自己暴露于汉朝的枪口下,失去了机动的优势。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龙城可能是在单于庭中,临时搭建的祭祀场所。

然而更多学者认为,龙城应该是一座永久性的城郭。因为匈奴人曾俘虏大量汉人,因此是了解筑城技术的。在漠北决战时,匈奴还仿造汉朝,修建了一座“赵信城”,并在其中囤积了大量粮食。因此,龙城未必就不是城池。

而到了最近,龙城之谜终于解开了。就在本月7月18日,蒙古考古队在蒙古国杭爱山脉一带发现了匈奴龙城遗址,此地距离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大约450公里。

据观察现存留迹,该都城周围由内外两层城垣包围,里面有一个人工水池。很明显,龙城就是一个具备防御、仓储以及生活功能的城池。与此同时,专家们在瓦砾中还惊奇地发现了一个汉文瓦当“天子单于”、“与天无极,千(秋)万岁”。无论在史书中,还是在其他出土文物中,都没有“天子单于”这种直接表述。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匈奴人确实将自己的首领——单于称为天子。根据史书记载,按照匈奴语,单于的全称应为“撑犁孤涂单于”。“撑犁”,匈奴语意为“天”,“孤涂”意为“子”,“单于”意为“广大”。

与汉朝的交往中,匈奴常常自称天之骄子,外交上也用汉语。在与汉朝的国书中,匈奴单于自称为“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由此可见,匈奴单于自称为天子,并非没有历史渊源。

与此同时,这块汉文瓦当或许也证明了司马迁的一个记载,那就是匈奴其实是华夏后裔,炎黄子孙。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

夏朝灭亡后,夏之子淳维带着父亲的嫔妃逃亡漠北,随后,淳维违背华夏礼仪,娶了众位小妈,而他们的后代则为匈奴的先祖。随后,淳维的后代又与当地的山戎、荤粥等游牧民族结合,最终形成了匈奴这样一个草原大族。也就是说,匈奴的核心部族,乃是华夏的后裔,是夏后氏的先民。

对于这种说法,现代学者曾多次进行了批驳。从血统层面来说,匈奴乃是华夏后裔的可能性并不大。当从这块“天子单于”的瓦当来看,匈奴乃是华夏后裔的可能性大增。

为何这么说呢?自夏朝以来,华夏国君就自称为“天子”。而匈奴将自己统治者称为“天子”,恐怕并非巧合。因此笔者认为,匈奴虽然没有文字,但仍或许仍存在着对于祖先的记忆。

与此同时,司马迁说匈奴的祖先是夏朝王子淳维,恐怕也不是空穴来风。按照司马迁喜欢实地考察的习惯,甚至可能是从匈奴人口中听来的。毕竟以司马迁的本事和官爵,采访几个匈奴人并不难。

与此同时,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对夏也有着高度的认同。比如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就是“夏”。

因此我认为,匈奴的核心,也就匈奴单于的部族,应为华夏之后、炎黄子孙。匈奴,其实是与华夏是同宗同源的兄弟。匈奴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楚国一样,都是典型的“夏君夷民”政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说三国:二八九 伐魏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他任命滕胤为都下督,总管留守事宜,在各州郡征发二十万人,引发百姓骚动,开始失去民心。诸葛恪打算先到淮南炫耀武力,驱杀掠夺当地百姓。将领中有人提出“围城打援”之计,对诸葛恪说:“如今率兵深入敌境,境内的百姓必然都一起远远地逃离了,恐怕我们的兵士费尽辛劳而功效甚少,不如直接围困合肥新城。新城被困,魏国必

  • 秦始皇49岁意外去世,死因指向他爱喝的“元水”,元水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最有存在感的皇帝,非秦始皇莫属。他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成了中央集权第一人。歌颂的人说他是千古一帝,统一中国功德无量;指责他的人说他劳民伤财,控制思想,焚书坑儒,是暴君。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没有疑问:他是开创了中国统一王朝的第一位最有权势的统治者。越是有权势的人越怕死,越想万

  • 三国中唯一的女将军,实力超强,丈夫是赵云,哥哥是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例如被称为枭雄的曹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司马懿,临死大呼既生亮何生瑜的东吴大将周瑜,还有小霸王之称的孙权,最有名的就是蜀国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许多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但是大家回头细想一下在整个三国中没有看到一个有名的女性。更不用说有名的女将了。大家都知道哪个时代都不可能是

  • 韩信墓前1副对联,虽然只有10个字,但却道尽了韩信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在王朝更迭的封建社会是一句不变的真理,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也没能打破这一“魔咒”。汉朝初建立时,韩信因为功勋显著被封侯拜相,王侯将相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当时世人对韩信的评价跟赞美。但没过多久,韩信便因为功高震主,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被处死在

  • 同为大秦太后,为何宣太后和赵姬在豢养男宠后,结局如此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宣太后是秦昭襄王之母。太后这一尊号,从她开始。宣太后可以说是后妃掌管朝政的鼻祖。她以太后名义,执掌秦国国政近40年。赵姬在政治上的作为不如宣太后,她名声最大的由来是生了始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全面设立郡县制,奠定了此后中国2000多年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宣太后和赵姬的相同之处在于

  • 关羽失去荆州,真的只是大意吗?看看吕蒙的准备有多充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但之后的情势,却急转而下。东吴孙权忽然出手,令吕蒙突袭了荆州,联合魏军夹击关羽的军队。后者走投无路,最终在麦城附近落马,为孙权擒杀。受《三国演义》影响,不少读者总会认为,关羽是大意失去荆州。但在笔者看来,他的对手——东吴第三任大都督吕蒙,在攻取荆州的战役中,表现出了一员优秀统帅所具备的能力。而正是在

  • 古代西方军队身披的锁子甲,东汉传入为何在中国军人没有同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铠甲便是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甲又名铠,《释名·释兵》:“铠,犹铠也。坚重之言也,或谓之甲。”先秦时期的铠甲,主要是用皮革制造,被称作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出现用铁制造的铠,但是皮质的仍称甲;直到唐宋以后,不分质料,或称甲,或称铠,或铠甲连称。铠甲的发展历史那么长,但是有一种铠甲绝对是最特

  • 三国时期,无论是谁想做徐州老大,都必须先过此人这一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三国的人,对徐州这座城市肯定不会陌生。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三国时期,彭城始称徐州。当年,白手起家的刘备就是在这里慢慢积累起自己的基业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著名的“让徐州”事件中,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陶谦,而是陈登。当时,虽然汉朝已不复往日的荣光,可是,各个割据势力仍然在遵

  • 贵州出土一把“偃月刀”,重量让人意外,专家:关羽形象可能会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上个世纪80年代,云贵地区一把偃月刀的出土却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古墓中出土一把偃月刀,刻有吴三桂的字,所以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古墓是吴三桂后人的墓,而这把大刀,则是吴三桂的刀。史书记载:吴襄之子三桂,膂力过人,使刀五十斤。但这把刀重量只有12斤,这不禁让人意外,因为这把刀的重量和史书中的五十斤差距很

  • 刘邦斩白蛇建立汉朝,不料因此招致王莽篡汉,汉朝分为两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屡战屡胜,刘邦屡战屡败,最后得天下的,却是刘邦这个地痞流氓一般的人物。刘邦的登基,某种意义上,彻底地宣告了春秋战国,出身高贵者统治一切的时代,结束了,陈胜吴广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应在刘邦身上,再合适不过。刘邦的起点,是一条被他斩断的白蛇,他宣称自己是赤帝子,而白蛇是白帝子,自己斩白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