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何能够统一六国?有3件东西,本不该出现在两千多年前

秦始皇为何能够统一六国?有3件东西,本不该出现在两千多年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37 更新时间:2024/2/18 0:25:52

从心理学和历史学角度多重论证,我们会发现秦始皇之所以要统一六国,那是因为秦国是七大诸侯国中实力最弱的一个国家,在以前经受到六国的侵害,所以为了报仇,必须要把六国全部灭了。秦始皇有这样的心理,我们可以理解,但是要想灭掉六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还需要有强大的实力。那么秦国在此时与其他六个国家比起来,具有了哪些能够打败六国的制胜武器呢?

[var1]

一、秦剑比六国之剑长十厘米,战场上更有利于杀敌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依然处于兵器时代。也就是说,只有人与人接触,才能分出战争的胜负。因此在战场中,如果我的军剑能够刺到你,而你的军剑却不能刺到我,那么我就处于战争的上风了。

根据考古研究,通过比较秦国的军剑和六国的军剑,我们发现六国的军剑一般是80厘米长,而秦国的军剑有90厘米长。这就说明在双方的交战过程中,秦国军队在自我保护的基础上,更有可能刺杀到敌人。

秦国的手工业水平也非常高,秦国军剑的表面是一个六边形,六边形也就意味着有六条棱,每一条棱都很锋利,都能够杀死敌人。这与六国军剑的四边形比起来,更具有杀伤力。

而且经过碳14的研究,我们发现秦国军剑的棱上面竟然有铁的成分,那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了。与青铜比起来,铁更硬,而且铁更不容易生锈。因此秦国军剑的耐用性也比较好。

[var1]

这么高超的军剑,当然要配上战斗力爆表的军人,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商鞅变法时期,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实行了奖励军功的制度。也就是说如果你在战场上能够杀敌,杀的敌人越多,在国内获得的军功就越高。

军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够成为国家官员,就能够享受一系列特权,比如获得了一等功爵,你就等同获得了一次免死金牌。而且这个免死金牌是可以继承的,比如你的儿子犯了死刑,用这个特权是可以免除的。

在军功爵制度的鼓励之下,秦国军人的战斗力非常强,都希望能够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再加上先进的武器,使得秦国军队能够所披靡,战无不胜。

二、秦国的弓弩,标准化的零部件,大大提高了利用率

在冷兵器时代,除了要把敌军的有生力量全部消灭以外,还需要攻打很多城池。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国家,为了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往往会修建城池。在城市的边缘,垒起厚厚的城墙,城墙上面是可以走人的,和现在的长城一样。因此城池成为了最易守难攻的地方。

攻城的重要武器就是弓弩。通常情况下,都是用弓弩把城墙打开一个缺口,然后士兵在冲锋陷阵。秦国的弓弩威力特别大,而且射程特别远,有时候在敌人还看不到的地方,秦国的弓弩就能发挥作用。因此也会给敌军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var1]

弓弩是由很多个零部件构成的,如果一个零件坏了,那么也就意味着整个弓弩就失去效果了。而且在春秋战国时期,弓弩除了射出的箭是用青铜器制作的,全部是用木头制作的。因此很容易被敌军捣毁。

为了增加弓弩的使用率,商鞅命令全国的弓弩部件必须统一生产,必须按照统一的尺寸。这样就可以保证,一个弓弩的零部件坏了,还可以把其他的零件按上继续使用。秦国弓弩的使用率非常高,也是秦国军队战斗力超强的表现之一。

商鞅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强调用法律来管理军队,因此秦国的军队纪律比较好,而且还有统一的领导核心。商鞅也是有名的军事家,为了增强军事战斗力,曾经多次下令要改进武器。

[var1]

秦国弓弩杀伤力的增强就和商鞅的不断改革是分不开的。由于弓弩体积比较大,重量也比较大,一个人是无法搬动它的。因此商鞅制定了巡回进攻的方式,就是弓弩兵站在队列的最前面,当战争发生的时候,首先射出一箭。

[var1]

然后后面的三排步兵立马跑到前面,准备冲锋陷阵。一方面可以给敌军造成巨大的心理的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保护弓,使它慢点遭受敌军的入侵。

三、铁路雏形的出现,大大增强了军队运输能力

有这么一句古话,那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军事补给是战争能够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为了增加全国的粮食产量,商鞅实行的奖励耕织的政策,就是鼓励普通老百姓要不断开荒,要不断提高单位粮食产量。经济实力的增强,是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基础。

[var1]

这么多的粮食,如果无法给军队运输过去,那么等同于没有。在中国古代,既没有柏油大马路,也没有水泥路,仅仅是土路。在天气好的时候,在土路上运输是没有任问题的。但是一旦下雨或者下雪,马车在土路上就无法运行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秦国在自己军队的必经之路上铺设轨道,让马车在轨道上面行驶,这样就有限的避免了泥泞道路的缺点,能够为前方的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没有后顾之忧的秦国军队,当然是战斗力爆表的。

本不该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国的这三样东西,非常超前,为他战胜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国是军事实力非常强大的国家,他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军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军队的遗风依然影响到了他之后的统治。

[var1]

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国继续采取法家思想,实行高压政策,使得普通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老百姓起义了。建立了丰功伟业的秦始皇,在农民起义的暴动中,失去了生命,秦朝也如同流星一般转瞬即逝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魏国想要扩大自己的势力,但未能拿下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自由、最自由的时期。在一系列的纷争之后,诸侯国的地盘终于被确定下来。一条大河把魏国与秦国隔开,而在春秋末年,身为春秋五雄的魏国,要发展,要扩大疆域,就必须要走两条道路。[var1]第一条选择便是与秦国开战,夺取河西。如此一来,秦国便沦为魏国的俘虏,秦国再无可能对魏国构成威胁。而

  • 商鞅原本是不会死的,只是因为他野心太小了,连下了三招昏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变法18年,已经让秦孝公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商鞅可以说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后面的秦惠文王对商鞅是又敬又畏,并不想杀他的。商鞅之所以最后身死车裂,在于他做错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秦孝公病危时,欲传商君,辞不受。就是说,当秦孝公病重时,他想把王位传给商鞅,让他当秦王,商鞅死后,再传给秦孝公的后人,

  • 战国的灭国逻辑:高光时刻的魏国,能不能灭掉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依据《资治通鉴》的说法,战国始于公元前403年,即赵魏韩三家大夫升级为诸侯。依据《史记》的说法,战国始于公元前476年,以周元王元年为起始。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其实,战国不止七雄,差不多二十来个国家。被灭掉的国家,主要是卫、郑、宋等二流战国。而真正的万乘战国,如齐楚燕韩赵魏秦

  • 战国的名场面长平之战,让我们用影视画面和沙盘地图来细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韩魏互相拆台是最大的败因第二战是公元前278年的鄢郢之战,这一战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鄢郢,楚国军民伤亡不可计数,保守估计也有数十万之众,而且楚国还丢失了四分之一的土地,秦国的巴蜀之地此战之后成为秦国类似关中地区的大后方,为秦国的外侵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保障;楚国从此国力大衰,战国国土最大国民最多

  • 史上最失败的告密者 他的预言却句句成真 魏惠王为此肠子都悔青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他爹和他爷爷勒紧裤腰带,干了几十年,到他这,国富兵强,一时风头无两。[var1]梁惠王与孟子而公叔痤也不愧为当世谋略的王者,先娶了魏文侯的女儿,后设巧计,逼走吴起,当上了魏国的宰相。光阴荏苒,日月如梭。随着魏国的强大,公叔痤年龄也越来越大了,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但是他手下有一个门客刚毅果断,博闻强

  • 战国四大名将的王翦和白起,从战绩来看,谁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时的赵国跟楚国时秦国最大的敌人,白起当时指挥军队与赵国发生了两次大战,第一次是华阳之战,此战时白起跟魏冉率领秦国军队在韩国华阳,魏国,赵国发生的战争,魏国,赵国两国最终战败,秦国大获全胜,并且占领魏国大片城池,共斩首为魏赵15万人。第二次时长平之战,秦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

  • 战国四大名将之李牧:让匈奴闻风丧胆结局却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李牧一直驻守在北方抵御匈奴多年,地方军政大权兼于一身,地方官的任免也是他一言而定,税收全部纳入军营作为军费,赵王从来不过问。他积极训练士卒的骑射技术,在各处设立烽火台,派探子潜入敌人后方暗查动静,做到知己知彼,而且身为统帅的李牧很关心优待自己的士兵,常常杀牛羊和士兵们一起享用,深得边关众

  • 战国四雄主:离统一最近的四位君王,却都与称霸天下失之交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朝的建立不仅结束了春秋战国时代军阀割据的混乱场面,更是中国从隶社会跨入封建时代的标志。此后秦朝开始了封建统治。秦国统一天下不仅在于商鞅变法的成功也在于战国一些雄主接连犯错,其中四位雄主是最近统一的君王却都与最后的胜利失之交臂。秦朝统一的原因秦朝在灭了六国扫平中原之后,当时的秦王嬴政称自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让楚王宠妃怀上自己的儿子,还继承了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个臣子将自己怀了孕的宠妾送给诸侯王,并生下孩子继位,这颇具戏剧性的事情居然在战国时期同时上演了两次。一个是吕不韦让赵姬生下秦始皇,另一个便是黄歇和李环生下的楚幽王。那么黄歇究竟是如何让楚王的宠妃怀上自己的儿子,并继承王位的呢?“春申君”黄歇的上位路程黄歇为人见多识广,能言善辩,所以年轻

  • 魏国是怎么灭亡的?秦国轻易就打到了魏国首都,魏王被杀,真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王翦大军伐燕,李信深入辽东追杀太子丹的同年,王翦之子王贲开辟南部战线,伐楚有功,夺取了十几座城邑。现在看看天下局势,韩、赵两大强国不复存在,魏国还剩下半条命,燕国已经失去了大本营,残余势力龟缩辽东,翻不出多大的浪花,只有楚国和齐国尚存一战之力。嬴政开始动楚国的脑筋了,和李信商量:“吞并楚国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