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原本是不会死的,只是因为他野心太小了,连下了三招昏棋

商鞅原本是不会死的,只是因为他野心太小了,连下了三招昏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8 更新时间:2024/2/18 1:01:12

商鞅变法18年,已经让秦孝公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商鞅可以说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后面的秦惠对商鞅是又敬又畏,并不想杀他的。

商鞅之所以最后身死车裂,在于他做错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秦孝公病危时,欲传商君,辞不受。

就是说,当秦孝公病重时,他想把王位传给商鞅,让他当秦王,商鞅死后,再传给秦孝公的后人,但是商鞅没有答应。

这件事,有两个疑问:一是很多人不相信秦孝公会禅让;二是商鞅为什么会拒绝?

其实比较好解释,在战国时间,还没有后来封建王朝的“家天下”的概念,“家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主张,战国时期,相信儒家的几乎没有,诸侯国只相信法家与兵家。而秦孝公禅让之举是被《战国策》记录下来的。

商鞅为什么拒绝呢?这是由商鞅的性格特征决定的,在古代,讲究的是“士为知己者死”,知恩图报,而商鞅觉得自己之所以被重用,完全是因为秦孝公,要知道,他在魏国时,只能做门客的,连国君都见不着。而当时战国各个国家,也只有秦孝公颁布“求贤令”,愿意裂土封君,当时商鞅已经是商君了,觉得如果接受禅让,贪心太大,会遭来祸害吧。

第二件商鞅做错的事是什么呢?商鞅想到了退路,于是想将自己的老娘送回魏国邺城,离开了咸阳,这是一巨大的错误,因为,如果商鞅一直呆在咸阳,以他的威望,公子虔那帮人是不敢秦惠文王告状的,即使告了,也没什么用。但是商鞅一旦离开咸阳,就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公子虔马上向秦王告状,并且不是某些历史上说的“谋反”罪告,而是“功高震主”的道理来告,他说,现在秦人只知道商鞅变法,而不知道秦王法令,这一下击中了秦惠文王的软肋。于是下令抓捕商鞅。

第三件商鞅做错的事是什么呢?商鞅他居然逃跑了,逃去了自己的封地,然后纠集了7万人,准备为自己夺取一块生存的土地。这下好了,原本可能秦王只想抓捕商鞅一个人,因为商鞅真的造反了,必须要杀商鞅全族人了。

商鞅纠集7万人,并不要造反,而是想去攻打郑国,夺取一块郑国的土地,让自己生存下来,秦惠文王马上派出强悍的秦国军队,一下子就将商鞅打败了,并且杀死了商鞅。

当秦孝公死后,商鞅可以说是错招不断,最终送了自己的性命。如果商鞅不送老娘回邺城(关键是并没有成功,魏国不纳),那么,公子虔多半没有告状的机会,而商鞅也可以慢慢与秦惠文王搞好关系,毕竟历史上的秦惠文王并不是昏君,而是位“彪炳史册”的明君。

[var1]

[var1]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的灭国逻辑:高光时刻的魏国,能不能灭掉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依据《资治通鉴》的说法,战国始于公元前403年,即赵魏韩三家大夫升级为诸侯。依据《史记》的说法,战国始于公元前476年,以周元王元年为起始。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其实,战国不止七雄,差不多二十来个国家。被灭掉的国家,主要是卫、郑、宋等二流战国。而真正的万乘战国,如齐楚燕韩赵魏秦

  • 战国的名场面长平之战,让我们用影视画面和沙盘地图来细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韩魏互相拆台是最大的败因第二战是公元前278年的鄢郢之战,这一战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鄢郢,楚国军民伤亡不可计数,保守估计也有数十万之众,而且楚国还丢失了四分之一的土地,秦国的巴蜀之地此战之后成为秦国类似关中地区的大后方,为秦国的外侵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保障;楚国从此国力大衰,战国国土最大国民最多

  • 史上最失败的告密者 他的预言却句句成真 魏惠王为此肠子都悔青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他爹和他爷爷勒紧裤腰带,干了几十年,到他这,国富兵强,一时风头无两。[var1]梁惠王与孟子而公叔痤也不愧为当世谋略的王者,先娶了魏文侯的女儿,后设巧计,逼走吴起,当上了魏国的宰相。光阴荏苒,日月如梭。随着魏国的强大,公叔痤年龄也越来越大了,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但是他手下有一个门客刚毅果断,博闻强

  • 战国四大名将的王翦和白起,从战绩来看,谁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时的赵国跟楚国时秦国最大的敌人,白起当时指挥军队与赵国发生了两次大战,第一次是华阳之战,此战时白起跟魏冉率领秦国军队在韩国华阳,魏国,赵国发生的战争,魏国,赵国两国最终战败,秦国大获全胜,并且占领魏国大片城池,共斩首为魏赵15万人。第二次时长平之战,秦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

  • 战国四大名将之李牧:让匈奴闻风丧胆结局却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李牧一直驻守在北方抵御匈奴多年,地方军政大权兼于一身,地方官的任免也是他一言而定,税收全部纳入军营作为军费,赵王从来不过问。他积极训练士卒的骑射技术,在各处设立烽火台,派探子潜入敌人后方暗查动静,做到知己知彼,而且身为统帅的李牧很关心优待自己的士兵,常常杀牛羊和士兵们一起享用,深得边关众

  • 战国四雄主:离统一最近的四位君王,却都与称霸天下失之交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朝的建立不仅结束了春秋战国时代军阀割据的混乱场面,更是中国从隶社会跨入封建时代的标志。此后秦朝开始了封建统治。秦国统一天下不仅在于商鞅变法的成功也在于战国一些雄主接连犯错,其中四位雄主是最近统一的君王却都与最后的胜利失之交臂。秦朝统一的原因秦朝在灭了六国扫平中原之后,当时的秦王嬴政称自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让楚王宠妃怀上自己的儿子,还继承了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个臣子将自己怀了孕的宠妾送给诸侯王,并生下孩子继位,这颇具戏剧性的事情居然在战国时期同时上演了两次。一个是吕不韦让赵姬生下秦始皇,另一个便是黄歇和李环生下的楚幽王。那么黄歇究竟是如何让楚王的宠妃怀上自己的儿子,并继承王位的呢?“春申君”黄歇的上位路程黄歇为人见多识广,能言善辩,所以年轻

  • 魏国是怎么灭亡的?秦国轻易就打到了魏国首都,魏王被杀,真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王翦大军伐燕,李信深入辽东追杀太子丹的同年,王翦之子王贲开辟南部战线,伐楚有功,夺取了十几座城邑。现在看看天下局势,韩、赵两大强国不复存在,魏国还剩下半条命,燕国已经失去了大本营,残余势力龟缩辽东,翻不出多大的浪花,只有楚国和齐国尚存一战之力。嬴政开始动楚国的脑筋了,和李信商量:“吞并楚国的话,

  • 战国四大名将中,谁是第一,谁又是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就这样,战国四大名将的称呼也就那么流传开来了。那么,这四位家喻户晓的将军都有着怎样的功绩呢?他们四人中,谁是第一,谁又是最后呢?白起[var1]从后世的影响以及战绩来看,白起都是四人之中毫无疑问的第一。公元前293年,白起率军在伊阙大破韩魏联军,杀敌二十四万,一战成名。公元前279年,白起率军攻打楚

  • 战国经典战役“灭赵之战”,战神李牧不死能否力挽狂澜?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的进攻分为两路,一路是由名将王翦率领,从上郡太原东进井陘关,随后南下剑指邯郸的后背巨鹿要塞。而另外一路则是由名将杨端和率领,从河内前进,从北面正面进攻邯郸。秦国兵分两路对赵国的邯郸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经过了长平之战后,赵国实际上已经国力衰微,早已非昔日的战国豪强,但由于此前邯郸之战的败北伏笔,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