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魏国想要扩大自己的势力,但未能拿下秦国

战国时期魏国想要扩大自己的势力,但未能拿下秦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93 更新时间:2024/2/18 1:01:04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自由、最自由的时期。在一系列的纷争之后,诸侯国的地盘终于被确定下来。

一条大河把魏国与秦国隔开,而在春秋末年,身为春秋五雄的魏国,要发展,要扩大疆域,就必须要走两条道路。

[var1]

第一条选择便是与秦国开战,夺取河西。如此一来,秦国便沦为魏国的俘虏,秦国再无可能对魏国构成威胁。而且,河西这块肥沃之地,对魏国进一步扩展有很大的好处。

魏国想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扩大到中原,首先要做的就是先除掉秦国的支持。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发展自己的势力。

一、魏国与秦国

可是,魏国虽然比秦国强大了一倍,却没有把秦国给灭了。事实上,魏国的皇帝和秦国打过几次仗,却始终无法将秦国一网打尽。

[var1]

魏国最初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度。经过魏国内外的改革,他们的实力也是突飞猛进。在魏国拥有了足够的力量之后,他就将重心放在了自己的发展上。

韩国位于魏国东部,赵国位于北方。三国的疆域划分的很是复杂,其中还有数个城池。如此一来,三国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复杂。魏国若有异动,各国都会联合起来对付魏国。

魏国为了防止这种事情,首先要把韩国和赵国的关系搞好,然后再团结一致,一起发展。于是韩赵魏三国决定暂时停止内耗,各自发展壮大,开始向外扩展。

[var1]

一切准备就绪后,魏国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秦国。魏国大军西进,在黄河上建立了少梁。不过秦国并没有就此罢休。魏国一攻,秦国立即展开了反攻。于是,两国就在黄河畔对峙了许久。

魏国在秦国接连失败后,也是焦头烂额,此时魏文侯已经任命吴起为主帅。吴起上任之后,立刻就将之前的僵持给打破了。

吴起率领魏国军队,在西边击溃了秦国的防御。那时秦国正处于危险之中。只要攻破了秦国的要塞,秦国就真的要完蛋了。

此时秦国派出使者,前往邻近的两国,当魏国的兵力全部集中于秦国之时,其余两国也率军进攻魏国。在这种情况下,魏国也只能调集军队,去对付那两国。

[var1]

二、秦国变革

不过,魏文侯的才智极高,对齐国、楚国的攻击视而不见,只想着征服秦国。吴起迅速的调兵遣将,大量的魏军涌入秦国。

顷刻间,魏国攻占了秦国河西的很多城市。河西一带是魏国的天下。自从秦穆公死后,秦国就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雄风。而且,在秦简公时代,秦国的朝野早已腐朽不堪。

民众对于这位皇帝,早已是心怀怨恨。吴起攻陷河西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安抚人心,造福百姓的措施。魏国已经完全掌握了人心。

[var1]

魏国疆域扩大了许多,可是齐国、楚国对魏的攻击却一直没有停止,而且河西的占领,也需要魏国来处理,消化。所以魏国的军队,在攻打了一半的领土后,就停止了对秦国的攻击。

魏国占据了秦国最重要的一块军事要地,相当于将秦国团团围住。

而秦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更是落入了魏国的手中。这样一来,魏国越发强大,秦国也是元气大伤。在秦简公的时候,他只能对初租进行了改革。

[var1]

魏国在新皇帝登基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超级强国了。有了老爹留给他的丰厚遗产,魏武侯更是恨不得一统天下,继承先祖留给他的江山。

魏国与赵国韩国联合起来,对楚国发动进攻。楚国的要塞被攻陷,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恐慌之中。楚悼王不得不派出使者,前往三国,请求和平。

可是,眼看着胜券在握,三国却对楚国的求和置之不理,楚国只好拿出金银珠宝,向秦国求援。秦惠公也是答应了,甚至,在三大世家与楚国的战争中,还顺势拿下了韩国的一些城市。

[var1]

魏武侯作为主战者,自然要站在同盟一边,帮助韩国对秦国发动进攻。魏国与秦国再次开战。这一次,秦国大军的统帅还是吴起。

吴起即将攻打秦国,公叔座这个一向与吴起为敌的人,竟然给魏武侯提了一个建议,说吴起要造反。魏武侯当时就看吴起不顺眼,故意将吴起排除在外。吴起心中充满了恐惧,虽然大获全胜,但他并没有想着要灭掉秦国,所以秦国才能安然无恙。

参考文献:《史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鞅原本是不会死的,只是因为他野心太小了,连下了三招昏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变法18年,已经让秦孝公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商鞅可以说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后面的秦惠文王对商鞅是又敬又畏,并不想杀他的。商鞅之所以最后身死车裂,在于他做错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秦孝公病危时,欲传商君,辞不受。就是说,当秦孝公病重时,他想把王位传给商鞅,让他当秦王,商鞅死后,再传给秦孝公的后人,

  • 战国的灭国逻辑:高光时刻的魏国,能不能灭掉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依据《资治通鉴》的说法,战国始于公元前403年,即赵魏韩三家大夫升级为诸侯。依据《史记》的说法,战国始于公元前476年,以周元王元年为起始。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其实,战国不止七雄,差不多二十来个国家。被灭掉的国家,主要是卫、郑、宋等二流战国。而真正的万乘战国,如齐楚燕韩赵魏秦

  • 战国的名场面长平之战,让我们用影视画面和沙盘地图来细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韩魏互相拆台是最大的败因第二战是公元前278年的鄢郢之战,这一战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鄢郢,楚国军民伤亡不可计数,保守估计也有数十万之众,而且楚国还丢失了四分之一的土地,秦国的巴蜀之地此战之后成为秦国类似关中地区的大后方,为秦国的外侵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保障;楚国从此国力大衰,战国国土最大国民最多

  • 史上最失败的告密者 他的预言却句句成真 魏惠王为此肠子都悔青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他爹和他爷爷勒紧裤腰带,干了几十年,到他这,国富兵强,一时风头无两。[var1]梁惠王与孟子而公叔痤也不愧为当世谋略的王者,先娶了魏文侯的女儿,后设巧计,逼走吴起,当上了魏国的宰相。光阴荏苒,日月如梭。随着魏国的强大,公叔痤年龄也越来越大了,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但是他手下有一个门客刚毅果断,博闻强

  • 战国四大名将的王翦和白起,从战绩来看,谁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时的赵国跟楚国时秦国最大的敌人,白起当时指挥军队与赵国发生了两次大战,第一次是华阳之战,此战时白起跟魏冉率领秦国军队在韩国华阳,魏国,赵国发生的战争,魏国,赵国两国最终战败,秦国大获全胜,并且占领魏国大片城池,共斩首为魏赵15万人。第二次时长平之战,秦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

  • 战国四大名将之李牧:让匈奴闻风丧胆结局却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李牧一直驻守在北方抵御匈奴多年,地方军政大权兼于一身,地方官的任免也是他一言而定,税收全部纳入军营作为军费,赵王从来不过问。他积极训练士卒的骑射技术,在各处设立烽火台,派探子潜入敌人后方暗查动静,做到知己知彼,而且身为统帅的李牧很关心优待自己的士兵,常常杀牛羊和士兵们一起享用,深得边关众

  • 战国四雄主:离统一最近的四位君王,却都与称霸天下失之交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朝的建立不仅结束了春秋战国时代军阀割据的混乱场面,更是中国从隶社会跨入封建时代的标志。此后秦朝开始了封建统治。秦国统一天下不仅在于商鞅变法的成功也在于战国一些雄主接连犯错,其中四位雄主是最近统一的君王却都与最后的胜利失之交臂。秦朝统一的原因秦朝在灭了六国扫平中原之后,当时的秦王嬴政称自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让楚王宠妃怀上自己的儿子,还继承了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个臣子将自己怀了孕的宠妾送给诸侯王,并生下孩子继位,这颇具戏剧性的事情居然在战国时期同时上演了两次。一个是吕不韦让赵姬生下秦始皇,另一个便是黄歇和李环生下的楚幽王。那么黄歇究竟是如何让楚王的宠妃怀上自己的儿子,并继承王位的呢?“春申君”黄歇的上位路程黄歇为人见多识广,能言善辩,所以年轻

  • 魏国是怎么灭亡的?秦国轻易就打到了魏国首都,魏王被杀,真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王翦大军伐燕,李信深入辽东追杀太子丹的同年,王翦之子王贲开辟南部战线,伐楚有功,夺取了十几座城邑。现在看看天下局势,韩、赵两大强国不复存在,魏国还剩下半条命,燕国已经失去了大本营,残余势力龟缩辽东,翻不出多大的浪花,只有楚国和齐国尚存一战之力。嬴政开始动楚国的脑筋了,和李信商量:“吞并楚国的话,

  • 战国四大名将中,谁是第一,谁又是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就这样,战国四大名将的称呼也就那么流传开来了。那么,这四位家喻户晓的将军都有着怎样的功绩呢?他们四人中,谁是第一,谁又是最后呢?白起[var1]从后世的影响以及战绩来看,白起都是四人之中毫无疑问的第一。公元前293年,白起率军在伊阙大破韩魏联军,杀敌二十四万,一战成名。公元前279年,白起率军攻打楚